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需正确处理稳定与调整的关系刘元有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实施18年来。调动了广大农民与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两个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获得了农村“第一个飞跃”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迁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完善,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创新。  相似文献   

3.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形成了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相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在 ,这一体制仍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体制 ,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它在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和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不足也日益明显。因此 ,双层经营体制面临一个稳定、完善和发展的问题 ,即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 ,不搞归大堆 ,坚持家庭经营为基本经营形式的前提下 ,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 ,组织指导农民参与市场经济 ,并使…  相似文献   

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海林 《农业经济问题》2004,24(6):61-62,65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近10年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及实际工作者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这个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有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已过时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制约了农业规模经营发展,要求集中土地扩大经营规模。还有人主张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甚至实行土地私有。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首先,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由我国国情决定,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然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层次的农村集体经济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发展起来。并且有很多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累累,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7.
娄铁铭  戴炜 《农业经济》1997,(10):21-23
铁岭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运行评析娄铁铭戴炜蒋启林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它一直是广大农民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铁岭市是国家和辽宁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农村展望》1990,(11):9-11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会于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召开了全省农村发展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除对我省科技兴农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交流外,,重点对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一致认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使全省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家庭承包经营的项目、规模日益发展和扩大,各种合作经营逐步建立健全,集体经济也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并在“统”与“分”两个层次的结合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连片种植、中分管”、“双保制”、“互助农场”等形式得到较普遍的推广,有效地促进了我省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由于家庭承包初期存在重分轻统的倾向,后续的完善和管理工作又沉有跟上,至使集体经营基础脆弱,服务功能不强,家庭经营本身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整体上影响了双层经营机制的运行,成为农村生产力进一步的主要障碍。为此,与会同志建议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过程中,要狠抓集体经济的发展,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双层经营中统的主导职能和家庭经营基础职能的作用,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陈国兴 《农村展望》1990,(11):29-30
我们佳木斯市的农村,1983年春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形成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格局。7年来,农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农村社会总值翻一番半,达28.5亿元;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半,达544元。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充分显示了家庭承包制的优越性。但是,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徘徊,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继续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我们认为,首先,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由我国国情决定,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政策的基石,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动摇不得.  相似文献   

11.
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形成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向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转变的进程中,农业及农村内部深层大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农业小生产与商品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要素优化组合,资源合理配置等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之所以产生这此矛盾,关键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完善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 ,乡村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乡村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看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 ,长期稳定乡村经济经营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我国 ,由于集体经济组织是行政村域的基本所有制经济组织 ,乡村经济就成为行政村域的独立运行的企业经济 ,它属于微观经济。自 1980年以来 ,我国行政村范围内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约 97%的农村地区建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制,建立了双层经营体制,这是集体经济的新形式,党中央对这一经营体制的设计是将家庭经营引进到集体经济内部中来,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而使充分调动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与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有些地方还很不完善,只有家庭经营一个层次,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当前建立、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层次,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改革,已成为现阶段农村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与任何经济体制一样,农村经营体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在稳定基础上的完善、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必须妥善处理和解决好“路径依赖”问题。最近,我到  相似文献   

15.
双层经营机制是我国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建立的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证明它的建立给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对双层经营机制运行现状的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农村生产关系具体表现的双层经营,必然有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理州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基石,不断加以巩固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自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体制具有旺盛的  相似文献   

18.
继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30年农村改革最大的成果,就是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即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30年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制度,下一步继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还要围绕着如何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把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实行以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体制能否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和国际农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已成为摆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一、我国农业经营组织的现状当前,我国农业经营组织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农业经营组织共同发展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一)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是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营组织。党中央坚持解放…  相似文献   

20.
变革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历史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农业和农民要与市场接轨,这又是一次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研究、探索现阶段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如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实现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第二次飞跃,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笔者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承包制出现的新问题,以及变革农村经营体制的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