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张红莉 《魅力中国》2010,(35):154-154
商业贿赂犯罪是贿赂犯罪中的一种,已经成为啃噬社会主义食粮的蛀虫,而且案件日益剧增,犯罪手段也越加的多样化,已经极其严重的败坏了社会主义公仆的形象,进而大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笔者立足于法条与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并从医药购销领域贿赂犯罪方面为例,综合自己就商业贿赂犯罪的见解,希望能为更好的促进我国反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的完善和相关体制的健全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3.
徐伟贻 《魅力中国》2010,(4X):160-160
本文主要对当前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犯罪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查处困难进行剖析,并由此进一步提出防范和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后,其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济飘红,锐不可当。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伴随着腐败的滋生。如果说人权是20世纪创设的最重要的国际法词汇之一,那么,21世纪最有意义的全新国际法词汇将是廉政。建立廉政政府已成为新的普世价值观,并迅速占据了国际舞台,如何有效地澳门地区的贿赂犯罪及其惩处防治加以了解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易华 《魅力中国》2013,(22):315-315
贿赂犯罪是行贿与受贿的“对舍犯”行为,其实质是“钱权交易”,它作为一种历史社会现象早存在于有统治之始的人类,至少出现四五千年了。鏊于贿赂行为对社会与统治根基的危害,历朝历代统治集团都或轻或重给予打击,然而却从未根绝过。在当今.随着我国改革深入发展,贿赂犯罪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其隐蔽性、智能性、破坏性、危害性等特点凸显,对此,不少有识之士、业界专家学者不惜笔墨,积极思谋治理之术,不断探索查办之谋略。作为多接触于工作实际的笔者,针对贿赂行为所呈现的新特征、新态势。试图探讨贿赂犯罪的相关问题,以求能对国家反贪污贿赂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并不断取得成果的同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也显得十分猖獗,其中贿赂犯罪尤为嚣张。它不仅直接侵吞国家财产,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严重地侵蚀着我们党的肌体,损害政府在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2007年9月11日,原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温梦杰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这是北京市打击商业贿赂犯罪以来首个伏法的官员。将温梦杰推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两个情人联手举报的结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骆绪刚  王荣利 《特区经济》2007,226(11):260-262
诱惑侦查是侦查贿赂案件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其极可能被政治利用,作为政治打击手段,国内外学者倾向于否定其在贿赂案件中的适用。应该说,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诱惑侦查是把双刃剑,在侦查贿赂案件中,有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同时也必须对其适用的类型、适用的限度、适用的对象、适用的程序以及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法律规制,以限制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鹏祥 《特区经济》2010,(12):246-247
商业贿赂犯罪是一种新型经济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目前商业贿赂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商业贿赂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总体上的考虑和部署,我们需要多方面加大对商业贿赂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对商业贿赂犯罪进行了大修改;2007年对商业贿赂犯罪罪名的修正;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所有的这些足以显示我国反商业贿路的力度和决心.商业贿路越演越烈,其危害性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惩治与预防商业贿路成了我国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略论反商业贿赂的刑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发展》2009,(6):113-114
《刑法》作为治理商业贿赂犯罪的重要法律武器,其反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体系是否完整、严密,直接决定了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有效性。尽管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与商业贿赂犯罪有关刑法法条进行了重要修改补充,但仍存在许多缺陷。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详解美国《反海外腐败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当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在我国刑法中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扩大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以及"贿赂"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3.
张昊 《老区建设》2014,(16):33-35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73条增加规定了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这一法律制度,但关键是如何把握其适用条件,尤其是要把握好指定居所、有碍侦查、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认定标准,以便最大限度保障当事人权益,降低适用该措施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一、犯罪领域的普遍性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贿赂犯罪已经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环节,只要有商业活动,几乎就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在与商业活动紧密联连的行政行为背后,钱权交易逐渐猖獗,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5.
岑士杰 《宁波通讯》2006,(11):57-57
商业贿赂,因渗透广泛、危害性大,已被中央列入各级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重点,人人皆知。但还有一种更具“杀伤力”和破坏性的贿赂——精神贿赂,鲜为人知。古代有位学生外出做官前,到老师处辞行请训。老师问:“上任前有何打算”?学生答:“除了已备好一百顶‘高帽子’外其他什么都没有”。老师批评说:“新官上任应脚踏实地为民办事,怎能搞起这一套”。学生马上回答:“世上人人都喜欢戴‘高帽子’,有几个像您老师这样  相似文献   

16.
贪污贿赂犯罪有着深刻复杂的社会根源,这决定着预防此类犯罪必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在预防工作中,除要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思想政治、健康人生观、价值观、信仰、法制的宣传教育外,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加强预防立法,强化对各种权力的设置管理和严格监督制约,即通过依法治权来强化对职权的综合治理,使职权沿着健康的、正确的而非异化的、商品化的方向运作和发展,并明确预防工作中的各种权责关系等。本文拟就加强预防贪污贿赂犯罪立法问题作一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从中纪委获悉,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正在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蒋姮  徐婷  周民 《中国经贸》2012,(3):26-28
商业贿赂虽然发生在经营者的交易活动中,但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有密切关系。反商业贿赂的合规管理因而一直是世界各国治理腐败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但检察机关发现,在这背后隐藏着大量猫腻,有些投标从程序上看天衣无缝,实际上竟是招标方与中标方串通一气自导自演的闹剧。城镇建设工程的商业贿赂犯罪已经引起检察机关的注意——今年4月,最高检察院已部署开始严查此类腐败。  相似文献   

20.
辛韦 《重庆改革》2003,(5):5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