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培花 《财会月刊》2005,(10):45-47
一、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几种处理情形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初次投资时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按借方或贷方进行摊销或者计人资本公积的,由于追加投资产生新的股权投资差额(包括借方或贷方差额),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简称《解答(四)》]的规定.企业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2.
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与税法中的有关规定存在差异,本文拟以上述规定为依据,具体分析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与所得税处理差异。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分析(一)企业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办法。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应根据企业投资额的大小以及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影响程度的高低,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当长期股权投资额占被投资企业 20%以上份额时,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权或能施加重大影响,此时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反之,则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当投资者的持股比例随着增股或让股而发生变动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帐务处理方法也应作出相应改变。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帐务处理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增加到 20%以…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已于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执行。笔者认为该制度1401会计科目“长期股权投资”对权益法下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尚有某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此提出来与会计界同仁共同探讨。《制度》在“长期股权投资”科...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企业投资额的大小以及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影响程度的高低,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应将长期股权投资核  相似文献   

7.
倪梦琦 《当代会计》2021,(12):121-123
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施,高校对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需要区分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颠覆了高校会计制度下的账务处理模式.如何进行新旧制度衔接,衔接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如何区分及账务处理,既需要遵循《政府会计准则2号—投资》的规定,又必须与企业会计进行辨析.高校在持有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结合其经济实质,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既要在财务会计中处理正确,也要关注预算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长期股权投资》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处理规定相当有限。本文针对些问题,区分形成转换的不同情况,剖析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拟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只作了简单而原则的规定,但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以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所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拟对此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浅议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8条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文章对长期股权投资中权益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长期投资中除债券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的核算一般都会涉及到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选择,如果选择权益法核算,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核算规定上差异较大。而且实际工作中企业存在长期投资核算不规范的现象。分行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与权益法核算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徐勇 《财会通讯》2007,(7):34-36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新会计准则要求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投资收益和处置损益等方面规定的差异,从而产生一系列所得税纳税调整问题,本文以《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为主要依据,分析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计税差异的形成及其类型,并举例说明差异调整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适用范围的两套规定关于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范围,我国现行会计制度有两套规定,一是大部分企业施行的行业财务会计制度,二是财政部2000年12月29日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投资准则》。(一)行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1.基本规范,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没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2.关于“控制”范围,最早在财政部1995年2月印发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财会[1995…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及应用指南的解释,通过实例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长期股权投资》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处理规定相当有限。本文针对此问题,区分形成转换的不同情况,剖析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十一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也就是说,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需要先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然后再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处理。本文拟在分析现行准则规定的基础上,介绍一种以成本法为基础进行调整抵销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特别是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核算、处置等方面,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财政部陆续发布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以下简称《问题解容(一)》、《问题解答(二)》、《问题解答(三)》、《问题解答(四)》),其中都涉及了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问题,为企业会计人员正确地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