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人与企业 人创造了社会、创造了企业、创造了企业的技术和文化,人是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人在经济活动中所居的位置,犹如企业的“企”字中的“人”字,去掉上面的“人”则为“止”,没有人企业便会死亡。 目前,人们都津津乐道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日本经济腾飞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的作用。西方有关管理专家指出:日本人的奥秘在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正确利用,在于人的素质,人和公司休戚与共。把人当作天赋的资源,而不是当作机器,这或许就是日本企业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一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2.
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曾明确地说,日本的经济起飞和辉煌成就,是依靠“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无形的资源发展起来的。”据美国的抽样调查,受教育程度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百分比是:小学43%,中学108%,大学300%。美国管理学者认为,美国最佳公司成功的经验,其关键的关键是“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即一个企业或一家公司里独  相似文献   

3.
管理科学是美国人整理出来的,他们曾经是世界最大的“管理”输出国。但是,在管理上做得最成功的却要算日本人,因为日本人除了管理科学之外,还十分重视管理理念。放眼世界,在人才频繁流动的今天,在人才“争夺战”弥漫的硝烟里,我们却很难发现日本在为自己人才的流失或者断层而忧虑。他们有自己的管理秘诀和绝活。 第一招:“天地之性人为贵” 日本企业家很早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观念,把人作为管理的基础。在他们看来,在现代社会,人就是财产,是最重要的资源。因而,素有“日本经营之神”之  相似文献   

4.
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1990年前后在我国考察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时,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的企业不重视标准化工作,中国企业只是在孤立地导人国际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中国的质量管理是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日本企业有完善的标准化基础并导入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这段话对我们广大标准化工作者是一种警示,更是说明了企业令面实施标准战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公司》2000,(11):39-39
培训是学习的捷径,更是管理的超载。成功企业的经营明白无误地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证实: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是否形成其核心竞争能力。拥有竞争能力的途径有多种,但拥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拥有能够开发和掌握核心竞争能力的人对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多少。处于“知不经营”重心位置的人才更是决定经营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谁拥有大量人才,谁拥有大量现代化知识资本,谁就是未来市场的主宰。探索、总结企业发展的成功轨迹,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的能力不如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不如一个人的素养(觉悟),而人的素养…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开始,美国人发现自已落伍了,许多重要的部门,如炼钢、汽车、造船、电器被日本人捷足先登。日本有什么秘诀?日本管理之父松下幸之助说:“松下公司与其说是造产品,倒不如说造人。”这就是日本的秘密武器。现在,美国以及世界上所有关心发展的人都开始接受这样一个真理:人是重要的资源,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正演化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一、从巨人的衰落到美国汽车工人巨人集团是靠高科技迅速崛起的一个民营企业,它有过辉煌,又走向衰落。1989年,巨人创始人史玉柱以4000元和自己开发的M—6401汉卡起家,四个月后总资产达到100万,三年时间资产总值超亿元。但很快,到1996年底,巨人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它的表面原因,或者说直接原因似乎是由于70层巨人大厦的投资失误。1992年以公司资产规模  相似文献   

7.
荣事达的零缺陷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荣事达集团是我国家电行业中的著名企业,荣事达的成功中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最精彩的当属公司的“零缺陷管理”。荣事达的“零缺陷管理”是在借鉴美国、日本、瑞典等企业的“零缺陷生产”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宁墨 《价值工程》1998,(5):46-47
美国《商业周刊》(7月出版)公布的1998年球1000家大企业,以股票市值计算排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为27164亿美元,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大企业,号称“千富之首”。又据美国《财富》杂志社对世界推出“美国最受崇敬的公司”的评选,通用电气公司得票第一。一、注重培训人才———公司走向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创造人力资源的优势,以人为本,企业经久不衰。通用电气公司现任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培育人才,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与人有关的问题上。韦尔奇感慨地说:“这是一家由众多杰出人物管理的公司,我最大的功劳莫…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也将是全面质量管理(TQM)蓬勃发展。不断深化的世纪。如何有效地实施TQM,本义试就其实施要点作简要的粗浅的探讨。要点一:领导亲自参与已故的口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在阐述日本大全面质量管理(又称全公司范围的质量管理CWQC)时,强调全面质红管理只有在公司社长(总经工甲)不自参与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如果只是授权给下属或通过支持下属来推动,则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人时能取得成功。这说法也符六戴明、朱”-t、费很堡姆。大罗斯比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的理论观点,即企业…  相似文献   

10.
用人以成事,这是人们多少年来所遵循的用人原则。然而现代企业用人,更加关注人的成长,形成了成事与成人并重的用人观。日本的企业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说:“松下电器公司在生产物品之前,首先它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公司,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我国的长烟,把人才开发列为企业“五要素战略管理”的首要因素,国内外成功的企业的用人,都把成人与成事并重,甚至把促使人才的成长作为用人的首要原则。成事与成人并重的用人观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高科技的发展,把人的智力因素提到了推动企业发展的诸因素的首位。另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1.
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一个叫做广濑一夫的日本人写了一本叫做《现场的管理与改进》的书,我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了解日本企业是如何进行生产作业管理的。在这本书第二章的末尾,作者写了下面一段话:“在纽约有幸会见朱兰博士,他是从事QC工作的权威人士。当时我想,他会对美国的QC工作予以强调,但没想到他却讲了以下的话:‘美国在世界上值得夸耀的东西就是IE,美国之所以打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有打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力量,就是美国有IE。既然大家专程来美国,就请把美国各公司IE的实际情况扎实地学好带回去吧。”  相似文献   

12.
戴明,一生集“统计学大师”、“质量管理之父”、“日本经济的救世主”、“美国复兴的导师”、“工业革命先驱”等多项桂冠于一身,一个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巨大影响的美国人,一个在日本名声大噪、达到荣誉的巅峰后再被美国人发现的传奇式人物。 戴明一生获得的赞誉远非其他质量管理专家所能比。丰田汽车主席丰田喜一郎曾说过:“没有一天我不想到戴明博士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戴明在管理大师的行列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是一个教会日本人关于质量控制并创造日本经济奇迹的美国人,因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而享誉全球。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称他“对日本和美国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成功企业,在寻觅和使用人才方面都各具慧眼。正因如此,才促进了企业走向成功。 △伊藤忠商事公司;需要不墨守成规的人。 公司主管人事的高岛说:“企业风气是自由豁达而又不讲派系,这对新职员来说似乎是富有魅力的。”然而,除非打破组织的大框框,违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创新研究先驱者ADI公司董事长雷·斯泰塔对美国与日本企业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之所以失败,而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成败取决于业主的素质和行为。”这是笔者在采访中听到有关专家所说最多的一句话。专家们认为,在一个人决定进行创业之前,必须要评价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当业主应有的性格特点、技能水平的物质条件。成功的业主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走运”,而是因为他们工作努力并且有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素质和能力。那么,促使创业成功的能力到底有哪些呢?专家们给出了如下十个答案:其一:承担责任的能力。创业要成功,就要承担责任和义务。这意味着你将把  相似文献   

17.
母兰 《现代企业》2001,(5):22-22
现代企业中,人们都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都认识到了技术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些技术型的公司更是技术变为主宰,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怎样吸纳优秀的人才,怎样管理优秀的人才,以便形成良好的企业化,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麦瑞特饭店的主席比尔.麦瑞特这样面试候选的经理:他告诉候选人说本饭店要使三组人满意满意:顾客,员工与股东,虽然这三组人都很.地么他的问题是,以上这三个群体满意的先后顺序如何?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先让顾客满意,但他的答案却不同,首先,公司应该让员工满意,只有员工热有工作,并以自己的工作为荣,他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顾客,而顾客只有感到满意才会重新光顾饭店,这样,才能给股东带来丰富的收益,由此,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应越来越被重视,只有这要,企业才能长期成功,而不是暂时成功,对于现代企业的员工管理,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及时管理制”,是70年代中期在日本的企业界流行起来的。当时,一些美国、西欧甚至日本的管理专家却认为:“及时制管理”,是日本民族特点所形成“日式管理”的产物,只适用于日本企业。到80年代初才在美国和西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专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各种要素和资源,尤其是人的相互配合来共同促进。因为在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人才、机制、品牌、创新等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有人将企业的“企”字拆解为“人”“止”,意为企业是起于人又止于人的事业。美国《财富》杂志曾对一些大公司调查分析后认为: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价值是一个企业净资产的5—20倍。从众多成功企业成长的历程看,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出一流的企业。因此,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一、严峻的质量竞争形势当代世界的竞争实质就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竞争,质量成为当代多极势力抗衡争霸的焦点。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朱兰博士预言:“二十一世纪是质量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谁的产品质量高就能称霸世界;谁的产品质量低就可能沦为经济上的“殖民地和亡国奴”。日本美国都想称霸世界,欧共体不甘落后努力抗争,我们面对日本的“零缺陷”、德国高技术水平的99%合格率、多极争雄,中国众多小型企业该怎么办?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严肃思考的大问题。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对经济建设是个极好的机遇,然而在世界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