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与煤炭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仍停留在表面认识上,一切以“利”字当头,企业不负责任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近期发生的“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再次暴露了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共同治理机制 总被引:101,自引:3,他引:101
现实的改革思路基本上遵循所谓“股东至上”逻辑,该逻辑既违背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原则,又过于简化,甚至扭曲了现代公司的制度特征。本文力图摆脱“股东至上”逻辑,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使国有企业原有的“单边治理”过渡到“共同治理”,通过每个产权全体平等地参与企业决策,并平等地相互监督,以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论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组织实质上是协作群生产,代表一组合同关系,通过合同关系,实现企业内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企业治理由传统的“股东至上”演进到“共同治理”模式,表明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权益,而且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不仅强调经营者的权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方的关注,中国的企业也已初步认识到尽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起必要的责任。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勤业、上市部执行经理卢雄鹰两位专家,表达他们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中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5.
6.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按照资本形态的不同,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货币资本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社会资本利益相关者,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以46家上市公司2003—2007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关注其社会责任,但社会责任的披露信息仍然很少;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变量对当期财务绩效的影响为负;长期来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其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企业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追求的利益要求之间不仅会有差异,而且很可能会有冲突。本文剖析了企业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特性,进而将公司治理的本质理解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并阐明公司治理安排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动态地满足多维度的平衡要求。 相似文献
8.
9.
论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会计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政策不是一个简单的会计问题,它既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公司治理的对象。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本文探讨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下会计政策选择权利的归属,并指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可以保证其归属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理财及相关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公司理财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模式不断发展演进。作为现代理论界最新观点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共同治理模式,尽管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却存在着许多困难。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共同治理模式与IT治理与网络化做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IT治理与网络化对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这一公司治理模式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基于整合与协同演化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司治理、组织能力和社会责任是企业永续经营难以回避的关键问题,但在学术界它们是被分开来研究的.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企业发展的综合思考。本文在批判性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三者作为企业价值运作机制的组成部分而具有的共同特征。本文基于整合视角而不是分离角度、基于动态视角而不是静态角度,将组织能力、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三者的整合模型和演化过程,对其协同演化的“最佳实践”作了相关拓展.并提出初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治理伦理与公司治理:二维治理结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制度性机制为单一维度的分析框架。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行为所暗含的“私人安排”的分析,将伦理参数导入公司治理的机制体系,建立了一个扩展成的“二维治理结构”。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治理伦理”标准化和职能化,以及提高伦理治理强度是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作者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3年52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结果表明,从当期看。承担社会责任越多的企业。企业价值越低;但从长期看,根据关键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承担社会责任并不会降低企业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也表明资产规模、负债比率、重污染行业因素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活动显著正相关;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ST类公司、前一年的盈利能力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活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与发展:基于综合性社会契约的理解 总被引:81,自引:2,他引:81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流企业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fq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但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可以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企业在履行其囊括显性契约与隐性契约在内的综合性社会契约时,必须考虑其利益相关者合理的利益要求,进而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高勇强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9,(2):29-32
伴随着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增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问题就一直备受商业理论界的关注。大量学者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内涵、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些问题来自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本身,而另一些则来自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中的四个方面的研究困境与不足进行探讨,这四个问题分别涉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原因、评价与跨国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勇强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0,(7):13-19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相关研究得到极大发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文章对西方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三个方面的理论进行了整理和述评,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企业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以及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潘奇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11,(2):34-39
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两个维度出发,结合特定制度及相关因素,厘清企业社会责任的演进机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相应条件具备时,围绕情境化、概念化、规范化以及定型化四个阶段循环演进,从而形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动态发展模式。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动态演进机制,把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演生特质,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路径参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范畴的归纳性分析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通过归纳性分析,我们考察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概念范围,对来自12个省区市630位企业总经理(或企业所有者)进行开放式调查,我们收集了2811个关于CSR的事件描述。从得到的定性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9个维度,其中有3个在西方文献中是没有被提及的,同时还发现有2个在西方得到普遍认同的CSR维度没有在中国得到体现。我们通过对比中西方CSR维度,揭示了中国CSR的一些独特维度。结果表明,CSR在中国的形式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形式,中国的CSR是与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已由“股东至上”的产权治理演进为“利益相关者”的超产权治理,由单一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治理向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演进.企业价值评价也由财务指标逐渐转向非财务指标.在以网络关系为基础的公司治理中,企业当着力构建公司的价值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和顾客网络关系,并以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点,根据不同的网络关系,实施分类治理,协调、维护好各种网络关系,使各类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公司利用各种网络关系攫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致力于企业“Key Stone”角色的建设,保持企业的“常青基业”,以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国外大石油企业对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都有不同的理念与实践。通过对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BP)、壳牌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寻求我国石油企业与外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差异,为我国石油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借鉴,同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