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件     
正绿城向融创出售9个项目在刚刚完成与九龙仓的股权交易之后,绿城集团选择了融创作为其下一个融资对象。在6月22日举行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绿城公布了其与融创的合作计划:与融创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收购绿城持有的8个地产项目全部股权及1个项目的50%股权。融创需要向绿城支付人民币33.7亿元。  相似文献   

2.
融创速度考     
丁保祥 《商界》2015,(4):32-37
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当年的顺驰遭遇了败局,但孙宏斌没有败局。老天没有给他的顺驰一个喘息之机,却给了他的融创一个稳健的开始。融创生命初期的成长之痛已经被顺驰代偿。它耐心蛰伏,把握时机迅速借力,融创的快速有了不同的内容。融创收购绿城失败了。现金支付给了宋卫平,孙宏斌也坐进了绿城的办公室。可惜,6个月后绿城反悔了。但融创没有停下,2015年2月,又要收购深圳佳兆业。2014年融创风头有些足。年销售额715.5亿元,近三年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经营》2014,(10):96-96
取消限购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名誉副会长朱中一房地产黄金时代结束态度仍谨慎乐观——万科董事长王石任何情况下,融创都不会放弃收购——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到明年上半年房价很难涨起来——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章惠生北京房价必然下跌除非居民收入大幅上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  相似文献   

4.
限购淡出有消息称,除北上广深之外,其他城市的限购政策可以自行调节。消息一出,多方纷纷猜测,在—次次的试探、否认、叫停、暗松之后,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四年之久的限购政策,即将从市场中淡出。宋卫平5月15日,一份融创拟收购绿城股权的公告,给整个地产行业带来"地震"。一时间,宋卫平的种种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8日后,此事终以融创收购绿城24%股份尘埃落定。房闹  相似文献   

5.
“3-5年内,远洋将完成北京、上海、大连等一线或热点城市在养老领域内的多点布局,形成与集团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以及房地产金融平行的全新业务增长极,未来养老在战略上或会成为远洋地产的主要业务之一.”远洋地产总裁李明近日对媒体说.在进入养老地产的房企中,以中国人寿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远洋地产备受关注.事实上,除了远洋地产外,截至目前,包括保利、万科、绿地、合生、万达、绿城等企业在内,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  相似文献   

6.
荣耀     
《信息与经营》2016,(Z1):115-126
风云榜成功举办了十三届,每一年,都会选出年度最优秀的人物、企业和项目,予以表彰,致以敬意。作为每年年末压轴登场的中国地产年度风云榜,因其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被行业冠以"地产奥斯卡"的称号。他们是行业的榜样,也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地产的中国力量。英雄榜The top marvelous ceremony of china realty(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地产年度人物黄其森:泰禾集团董事长闽商地产崛起的标杆人物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无论优客工场未来如何,他是大变革后主动或被动创业的地产人的一面旗帜孙宏斌: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创始人祭起收购并购大旗,率融创攻城略地许华芳:宝龙集团总裁创办商悦科技,用互联网手段颠覆传统商业管理模式许家印: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不论有多少争论,但一年700亿增长的幅度相当于创造了5个地产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从就职联想到身陷囹圄,从创建顺驰到将顺驰贱卖,从另起炉灶组建融创到酝酿融创上市,孙宏斌的人生可以用大起大落未形容,而这和他的性格以及经历紧紧相关,偏执、理想主义、赌徒是媒体用来形容他的最多的词,但谁也不可否认,他又是一个极其聪明而又霸气十足的明白人,甚至也不乏有人用一代枭雄这样的溢美之词来评价他,无论如何,孙宏斌都曾在中国的地产史上留下一记不小的震撼。  相似文献   

8.
张琳 《光彩》2015,(2):36-37
从与融创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再到"改嫁"中交集团,宋卫平两卖绿城成为2014年地产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入选理由:两卖绿城引发关于企业家法律和诚信意识的大讨论2014年5月22日,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卖掉自己一手创办的绿城集团。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融创出资62.9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50.38亿元)收购宋卫平、夏一波与寿柏年所持绿城中国  相似文献   

9.
人物     
《商界》2009,(1):11-11
孙宏斌 45岁的孙宏斌又当了一次“风云人物”。2008年12月9日,首钢融创不惜以20.1亿元拍下北京海淀西北旺项目,成为2008年冷清土地市场中的“新地王”,据估算,该项目楼面地价高达每平方米7000元。首钢融创的前身正是首钢顺驰,2008年年初,顺驰中国已将首钢顺驰50%的股权转让给了孙宏斌旗下的融创集团。目前,首钢集团和融创集团股权各占一半,运营由融创负责。  相似文献   

10.
地产:上海绿城玫瑰园携手宾利上演低调奢华盛宴 一个是上海最大精品别墅社区,一个是著名奢侈品汽车品牌,这两者的结合,将会上演一场怎样的奢华盛宴?2010年5月29日下午,阳光明媚的初夏,位于闵行马桥旗忠的上海绿城玫瑰园内,正上演一场由搜狐焦点、搜狐汽车联合绿城玫瑰园与宾利公司共同举办的"乐享玫瑰人生"世界名车鉴赏会。  相似文献   

11.
付正乔 《广告大观》2014,(11):45-46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看似荡涤一切、重新制定游戏规则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营销"成为最时髦也最费解的名词。精彩纷呈的营销策略,其核心思想依然是"植入",在消费者心智中植入产品特点、品牌属性、植入爱和期待,植入价值观使命和态度……而品牌"人格化"则是一家品牌成长生命周期的至高境界。名人秀在房地产领域是可以成功运作的,宋卫平就是一个例子。作为浙江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宋卫平代言他一手创办的绿城地产品牌并闻名全国。  相似文献   

12.
Q21CBR:相比10年前,个人在公司管理方面有哪些进步?孙宏斌:管100亿跟管300亿、管300亿跟管500亿其实差别挺大。这两年,融创中国特别重视两件事:首先是管控体系,融创中国的管控系统在行业应该是最好的,比如说财务、营销等都是打通的,所有职能模块最终都归  相似文献   

13.
《华商》2012,(1):90-90
享有“中国品牌奥斯卡”之称的“世界品牌实验室2011年(第八届)中国品牌年度大奖评选”结果于2011年12月29日在香港举行的“总裁世界年会”上揭晓。阳光100连续八届蝉联地产类最具影响力品牌TOP10,在今年榜单上位居第四位。同时名列地产类最具影响力品牌TOP10的还有万科、中海、合生创展、保利、绿城、富力、远洋、招商、恒大。  相似文献   

14.
《新财富》2005,(3):70-72,74
尽管在正式场合孙宏斌一直否认顺驰存在“系”的概念,但从目前顺驰中国、融创、顺驰置业间的业务互补及有效联动看,由顺驰中国、融创、顺驰置业构成的顺驰系三驾马车己初具雏形。而且在孙宏斌看来,这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正是实现其目标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孙宏斌为自己的年少轻浮痛尝了身陷囹圄的酸涩苦果;霸王上弓,狂飙突进,孙宏斌为自己的鲁莽草率付出了破产卖身的惨重代价。但是,两次跌倒,两次爬起,作为中国商界的"硬汉"级人物,孙宏斌以自己的倔强与毅力导演了满血复活的传奇故事,以自己的勇气与慧能创造了凤凰涅槃的不死神话。站在东山再起的事业之巅,扫视英豪群起的地产江湖,知命之年的孙宏斌又一次擂响了冲锋的鼓点,再一次跨上了资本的战马,脚踩速度与激情的风火轮冲击着"并购狂人"视窗中的绚丽愿景与未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数字     
85折在市场成交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近日,恒大地产全国40个在售项目开始85折销售,成为首个公开调价的内地发展商。一石激起千层浪,龙湖地产、远洋地产、合景泰富、富力地产及绿城中国等发展商也纷纷跟随,分  相似文献   

17.
英雄榜     
《信息与经营》2016,(Z1):138-151
神圣的大会堂,中国地产年度风云榜是叱咤风云的行业精英的大舞台。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少不了关键人物的身影。他们引导、推动、改变着行业发展的进程。他们是地产界的精英,更是这个时代人居文明的缔造者。中国地产年度人物黄其森:泰禾集团董事长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孙宏斌: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创始人许华芳:宝龙集团总裁许家印: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姚振华:深圳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郑志刚:新世界副主席、K11创始人朱喜和:天成地产董事长中国地产年度先锋人物曹如仓:天洋置地总经理杜宏志:森润地产常务副总经理杜艳新:海南希望建设公司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8.
大道·焦点     
《商界》2007,(4):4-15
外企在沪遭遇“行贿门”;孙宏斌退守融创;李嘉诚印度卖“金蛋”;外资悄然并购中国期货业;江苏民企抱团进军金融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顺驰转变     
一边做着销售额百亿规模公司的老板,一边又在为别人打工,孙宏斌的选择与众不同,而这两家公司之间也在有意无意间暧昧不清,也难怪外界怀疑顺驰和融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合理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多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国企当年拿4万亿只能投房地产万科董事长王石:因楼盘降价曾被政府罚款4000历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中国建筑20年后得拆一半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我对楼市前景很悲观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政府不会轻易退出房地产,市场化只是个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