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一个反映我国地区间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北京与周边和我国其它区域的区域间经济联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测算奥运会投资对这三个区域经济的拉动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紧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奥运会投资拉动北京经济2002—2007年均多增长约2个百分点;同时,奥运会投资具有较强的溢出效应,带动北京之外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于对北京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月兰 《经济问题》2003,(12):55-57
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可以从人均GDP、人均收入水平和新经济实力三个指标得到印证。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从财政政策安排角度,应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等三个方面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发展地铁经济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石家庄已成为我国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区域,区域内部以及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际的人流、物流迅速增加,这对交通事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地铁是石家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经历了指令型、过渡型、市场型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明显的制度变迁特征。政府主导、以追求公平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不高;市场主导、以追求效率为主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西部地区的能力和能力结构具有决定性影响。改善西部地区能力结构是提高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效率、建立合作新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旭 《经济论坛》2005,(8):18-20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提升本国经济竞争力。综观各国经济格局,都存在经济区域集中现象。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竞争力往往由几个区域的竞争力体现出来。例如东京都是日本的经济核心,美国的五大湖区域是美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在中国,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及京津渤海湾地区是三大经济核心区,这三个区域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40%,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当前统筹区域发展的现状特征及要求出发,针对我国目前由于缺乏用于研究我国区域间经济关系的有效数量分析工具而造成的对我国当前区域间经济关系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在相关的实证研究方面,使得当前对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的了解和把握不充分,指出了研制和开发我国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对这一研究领域的重大开创和突破,将为我国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出不可估量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研究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状。在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核心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多层次的金融中心体系包括:国际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等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相似文献   

10.
数字新基建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选取全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新基建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一系列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数字新基建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贡献度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第二,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新基建赋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数字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数字新基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毛泽东到江泽民: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国家的重大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一贯重视这一问题,并依据各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相应时代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轨迹,从而正确理解这种变化的客观性、必要性,从一个 的侧面了解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进程,更重要的是,继往开来,搞好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实现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因此,本文拟对党的三代领导人区域经济发展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基本结构四个方面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思想为主线,围绕"空间"和"要素"这两个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论题,着重分析了基于区域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化内涵、城市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思想、我国城市化研究的三个基点内容(城市化发展过程、格局、机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响应与调控认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福厚 《现代财经》2006,26(7):23-2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做出贡献的能力,这一能力因投资国与东道国或经济区域生产函数的不同而贡献的程度不同。通过对我国及三大经济区域FDI部门和内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的实证比较分析表明,生产函数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同;我国及三大经济区域引进的是先进的生产函数,这种先进性表现在FDI部门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于内资部门要素边际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县级市经济是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城乡结合的若干特点。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县级市经济发展中,资本最为重要,劳动力次之,耕地资源也具重要性。这不仅为促进县级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也为通过发展县级市经济来统筹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及区域经济的分布状态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的关系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之下人力资源的完善措施分析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管理关系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人力资源在推动区域经济深化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区域经济:特征、种类与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区域经济有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域经济增长内含着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的要求,具有向经济区域经济演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王伟东 《经济论坛》2005,(15):19-22
泛珠三角、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中国的这三驾区域经济合作的“马车”日益显示其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的作用,也表明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提出了中国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包括粤、桂、琼、滇、贵、川、湘、赣、闽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泛珠三角”又称为“大华南地区”或“南中国”经济区域,是中国区域合作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冯振环  赵国杰 《现代财经》2005,25(10):54-57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脆弱性特点,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发展的脆弱性。脆弱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相关关系。应从稳定性、敏感性和损失度三个方面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脆弱性程度。  相似文献   

19.
陈宁 《时代经贸》2011,(8):65-66
重庆、成都、兰州作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都处于中西部开发的腹地,具有连接东南西北中的区域优势,这三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辐射功能,能够带动本省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兰成、兰渝铁路的修建为契机,打造兰成渝走廊经济带,加强三省市区域经济的联合、发展和辐射作用,可以使我国连接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通道最为快捷,最为通畅,使沿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对加快西北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析我国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学的联系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特色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大多数研究者没有对特色经济、区域经济学进行鉴别,导致在实践中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混乱,对特色经济的顺利发展产生很大影响。本文试图对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学的联系与差异进行探讨,提出了几个探索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