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出了《人生》以后,有人说你到了顶峰了,然而路遥不承认这是他面前最高的标杆.实际上,提出“路遥是不是就难以超越《人生》那样轰动全国的作品了?”这样的质疑,首先来自于路遥自己. 1949年12月2日,路遥出生在陕北的清涧县石嘴驿镇王家堡一个小村子.王家堡村子虽小,却是古老的. 父母是普普通通的农民.1956年,路遥7岁,当时的名字叫王卫国,或者,还没有人这样称呼他,他的小名叫“卫儿”.这一年,因为两个弟弟的出生,家里实在没有办法养活当时已有的四个孩子,就决定将路遥过继给延川县他的大伯家.  相似文献   

2.
引言 关于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作者之间关系,钱钟书先生有个著名的解读:“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吃就行了,何必要问是哪只母鸡下的?” 此话道出了钱先生的大气、谦逊、睿智和幽默,点赞者不少. 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并非如此,你看前不久《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热播大江南北,与之相伴而生的有这样一个现象:从官方到民间,从文学界到理论界,从老一辈到在校大学生、中学生,神州大地再次掀起“路遥热”.人们街谈巷议“路遥的创作”“路遥的身世”“路遥的传奇”“路遥的奋斗足迹”……  相似文献   

3.
陈忠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路遥用自己的整个创作生命书写了这句至理名言.我们习惯说“陕北路遥”和“路遥的陕北”,那是他的生身之地,体验是直接的;更难得他在个人身份发生变化之后依然扎根立足陕北,从乡村到县城,从窑洞到矿井,继续着他的体验,这种直接的体验无疑是路遥独得独有的,也是成就他的创作的独特风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路遥的作品对几代人产生了持续影响.《平凡的世界》从问世到现在已快30年,人们对它的阅读持续升温的同时,“路遥精神”也被逐渐认知和推崇. 人生经历:吃苦自强抗争 “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过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 ——路遥 《当代陕西》:路遥是陕西文化的一张名片.据统计,读过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读者占被调查者的38.6%,位列所有茅盾文学奖作品第一位.艺术源于生活,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路遥和其作品的不平凡? 刘凤梅:路遥一生都在和苦难抗争.  相似文献   

5.
路遥创作上的特点,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有深刻的关系.路遥的童年和少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路遥后来回忆说:“那时候贫困生活的经历,给我留下了十分强烈的印象,尽管我那时才七八岁,但那种印象是永生难忘的.”路遥后来在其小说创作中对苦难生活的真切描绘,表现炼狱般的苦难生活,对一个真正的人性格的磨砺、精神成长的作用,都与他童年和少年时对苦难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体验有关.路遥17岁以前没有出过县境.青年时期经历了“文革”,他有过革命的狂热,也经历了人生的沉重的挫败.但他没有消沉,也没有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不断地寻求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之路,最终成为一个有影响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路遥是我的兄长,如果用足球作参照,我们是同龄人.路遥说,他要写一部大部头作品的抱负是源于早年岁月的一个梦.作家高建群说,一个卑微的少年站在黄土高原上眺望星空想象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飞翔的情景,那是贫困给予的馈赠.开启路遥足球视域和世界杯情结的是1982年的第十二届西班牙世界杯.那时路遥喜爱的中国球员不是左右边锋古广明和沈祥福,而是有名言“宁可被踢死,也不能被吓死”外号“坦克”的左树声.我曾描述过路遥当时看球的情形:有时候,他像一个快乐的孩童,有时候,又像一只暴躁的黑熊.  相似文献   

7.
男儿也有泪     
破碎的借条 偶然在旧物中发现路遥手写的一张便条:“晓雷,请将写XX大楼那壹仟元稿费领出交给林达.”时间是9月19日.路遥写字条的日子离他告别时世的11月17日,相隔只有两个月,纸条上的笔迹确然已显示出他此时此刻的衰弱状态. 路遥的这笔稿费有一段来历.一家大企业要搞一次形象宣传,想请知名作家写一组文章,计划一篇文章付酬一百大洋.活动组织者十分作难,说你给一百后边再加个零.企业家牙一咬,拍板了,但组织者仍然心存忐忑,不知道路遥肯不肯屈就,竟没想到他听后咧开嘴巴嘿嘿一笑:那就捡这两个小钱.原定一周以后截稿,估计路遥会拖上十天半月,又没想到路遥第4天提前交差,而且写得极其认真,题目醒豁,行文大气,誊抄得如一贯的干净工整.  相似文献   

8.
为谁写 为别人写作而不是为自己写作,为多数人写作而不是为少数人写作,已经成为路遥的最基本的写作原则. 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作家,路遥对作家的劳动及“为谁写作”这类问题有着积极而正确的理解.在他看来,从根本上讲,作家写作并不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能得到一种廉价的满足:“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作家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作家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  相似文献   

9.
没有人会相信作家缺钱,更没有人会相信路遥这样的明星级作家缺钱. 大约是春节期间吧,他来我家闲聊,那一天我们的谈话怎么也摆脱不掉金钱这个俗物.作为刚刚步入中年的路遥,上有高堂健在,下有未成年的子女,他可能比谁都更加敏锐地意识到生存的挑战和未来的负担.他一下从沙发上坐起,不安地说:“不行,咱们得赚点钱,要不,哪一天就像独联体那些文化人一样,全都成了最穷的人!”  相似文献   

10.
陈忠实:"就生命的历程而言,路遥是短暂的;就生命的质量而言,路遥是辉煌的.能在如此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创造出如此辉煌如此有声有色的生命的高质量,路遥是无愧于他的整个人生的,无愧于哺育他的土地和人民." 贾平凹:"路遥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却获得了长生.他除了留下他的著作,更留下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无论生活如何贫困、环境如何艰辛,灵魂却一定要高尚,志存高远,坚韧不拔,奉献一切."  相似文献   

11.
对路遥来说,他离开人世只是生理意义上的.作为一个形象,一种精神感召和一种风格魅力,他持久地活在人们心里. 路遥的影响为什么会广泛、长久、持续?我想,这首先和路遥严肃的创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当我们今天翻开路遥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他的成长和其他作家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他从早期的练笔开始,进而写出了短篇小说,继而写出了中篇小说,再下来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创作.不能说路遥就是天才,他有的只是比常人更多的勤奋.他在成长为作家的道路上,和其他作家完全一样,是一步一步地前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并由此而渐行渐远、渐登渐高的.有一条是非常明确非常清楚的:路遥所有作品,没有一部是趣味低下和境界庸俗的!  相似文献   

12.
"几天以前,我在榆林清涧县调研途中参观了路遥纪念馆,参观之后很有感慨,很受震撼,我一直和随行的同志讨论‘路遥的意义’是什么."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赵正永面对400多名陕西作家代表说,"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这是路遥精神的核心价值.我坚信,陕西的厚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路遥’". 陕西作家"像牛一样劳动"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浓厚的文学传统.诞生于此的诗经乐府传诵千古,汉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3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掀起了革命文艺创作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深秋,静读《平凡的世界》,不觉想到15年前路遥羽化登仙的那一刻所带给中国文坛的剧烈震动。 路遥在42年浓缩的生命中创作出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从《惊心动魄的一幕》到《人生》,再到《平凡的世界》,终结于《早晨从中午开始》。他把生活当作是一部正剧,“只有庄严的心情,才能庄严地工作”。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群体,父母亲目不识丁,在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务家.父亲身高约1.5米,这完全是由于沉重的劳动使他在土地上弯曲了他不该弯曲的身躯.他就是用这么一副侏儒般的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存重担.他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为了活命,他在路遥7岁时,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王玉德.我的伯父王玉德移民到延川县当农民,伯母没有生育过.临行前,父亲找了村里的冯先生,给路遥起了名字叫王卫国.于是路遥就从这一个农民家庭走到了另一个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5.
路遥从中国西北的一个自然环境最恶劣也最贫穷的县的山村走出来,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创造了绚烂的篇章.这不单是路遥个人的凯歌,它至少给我们以这样的启迪,我们这个民族所潜存的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和旺盛而又强大的艺术创造力量.路遥已经形成的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成就大事业者的强大的气魄,朝着创造的目标实现创造理想时必备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卓绝的耐力,充分显示出这个古老而又优秀的民族的最优秀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和许多作家创作前绝口不提自己的题材与故事不同,路遥对自己即将写作的作品,喜欢先给朋友讲. 路遥经常和三五好友,整晚说自己的人物和故事.有时他兴奋得边讲边在地上团团转,《人生》里刘巧珍刷牙,《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姐夫卖老鼠药,都是路遥先讲出来,再写进作品里的.他是通过这种方式,判断别人的反应,同时借此梳理自己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和解读路遥作品,对路遥小说中的村庄形象的美学蕴含进行分析。首先解读了路遥描写的荒凉凄苦与优美恬静的村庄风貌;其次,分析了路遥描写的一系列心胸宽广而封建懦弱的乡村民众;第三,坚信乡村发展坎坷曲折却前途光明。路遥以此展示的就是这种在艰苦环境条件下人的一种动力和精神;时代的风貌。  相似文献   

18.
1986年,路遥当选陕西作协副主席,他发起在陕北召开陕西省长篇小说创作讨论会,我当时是《长安》的主编,渴望发现陕西重量级的文学作品,自然全力支持. 在一辆豪华的大巴车里,陕西的30多名作家,一路说,一路唱,说的是“黄段子”,唱的是“酸曲”,一个个争先恐后,激情飞扬,原形毕露,男女无别,没有虚情,没有伪装.到了延安,住进刚建好的延安宾馆里,这种荒唐还在延续.有人出了几道题:假如你当了国家元首,怎样对待你的朋友?怎样对待你的敌人?每个人必须说真心话.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路遥先生逝世已15年了,人们深深怀念这位富有才华、挚爱文学、卓有影响,却英年早逝的作家,以各种形式表达追思与纪念。笔者看到了著名作家、路遥的好友贾平凹先生的文章《怀念路遥》,惺惺相惜,其情真挚,令人感怀。  相似文献   

20.
市场的敌人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有过这样的一段描述:时任原西县革委会副主任的田福军把孙少安拉出人群问他:“上次你们队因为分组的事,以后你再没受什么整吧?”少安答:“没!”……,田福军用手亲切地拍了拍少安的肩膀,说:“小伙子,不要灰心!相信一切都会开始变化的。我坚信农村不久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一切恐怕都势在必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