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加油站是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终端环节,也是成品油销售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满足业绩考评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成品油销售企业在本系统内推行标准的加油站核算体系,即加油站单站核算业务。本文以大型成品油销售企业实际操作模式为依据,阐述了加油站单站核算的含义、核算原则、具体的核算内容和全面推行加油站单站核算的重要意义,使读者能够对加油站单站核算业务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加油站是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基础单元,做好稽查工作是控制加油站财务风险的重中之重。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加油站财务稽查工作可以更好地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稽查工作的有效实施。同时,应用PDCA对财务稽查工作进行循环闭环管理,从而实现降低加油站财务风险、提高稽查工作效率的目的,使企业良性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面向市场的终端环节,直接影响客户消费体验和油站经营销量,运维工作尤为关键。当前,成品油销售企业运维体系存在缺乏顶层统筹管理、管理风险和成本升高、资源效用发挥不足、信息化系统功能有待完善等缺点,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在机制上深化改革。"中台模式"能有效解决业务矛盾,为高频多变的业务需求提供快速响应。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中台模式的加油站运维体系设计,顺应现代企业转型潮流,帮助企业有效提升加油站运维质效,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成品油消费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成品油销售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困境和风险也日趋加剧。在这种经营环境下,通过研究阿米巴经营会计这一管理会计工具在加油站的落地实施来促使加油站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提升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经营业绩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阿米巴经营模式和阿米巴经营会计的概念进行界定,反映阿米巴经营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提出并着重分析了阿米巴经营会计在加油站成功落地实施的三个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为阿米巴经营会计在加油站落地实施的过程中提供自己的一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库、加油站等成品油终端销售网络的竞争日趋激烈,投资成本与日俱增.经营方对零售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也使投资项目的决策和评价越发复杂和困难。本文通过对财务经济指标进行优化选择.实现对已投运油库、加油站投资效益情况的实时监控,总结经验教训,引导成品油销售企业进行科学投资决策.改进经营管理.实现最大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不断发展,如何结合石油销售企业的实际,建立具有石油销售企业特色的加油站内部控制系统,已经成为规范加油站经营行为,提高加油站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一、大企业不约而同紧盯销售终端 自去年底以来,中国两大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力抢购加油站.据称,中石化将在"十五"期间斥资313亿元人民币建成成品油营销网络,其中251亿元用于收购加油站.石油巨头对小小的加油站如此看重,匪夷所思.  相似文献   

8.
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的终端环节,需要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来保证发展壮大的可持续性。但目前加油站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造成很多加油站经营状况不理想,阻碍了其发展。文章从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后果出发,提出了一些稳定企业员工队伍的建议,希望对当前加油站管理的现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石油销售企业成品油损耗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中国石油华中销售河南分公司近几年成品油损耗控制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当前石油销售企业成品油流转流程和数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对成品油在各流转环节发生损耗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具体分析,并以内部控制管理思想为指导,从油品流转的各个环节着手探讨如何进一步控制油库、加油站成品油损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成品油销售企业面临的来自各个领域的风险也逐渐加大,从企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一、成品油销售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1.
陈会玲 《价值工程》2011,30(8):121-121
并购让企业跳跃式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风险。并购合同是防范并购风险的重要机制,但学界业界对此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并购合同法律地位、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现状、现实和理论必要性几方面浅议并购合同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张辉 《城市问题》2012,(4):50-56
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大量运用了BT模式,但在实践中由于运作不规范等原因,BT模式在合法性、合同主体、项目所有权、回购担保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认为要化解这些风险,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合同条款,提高项目参与方的法律意识,纠正项目实施中不合法、不合规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刘岩松 《物流技术》2012,(15):148-151
阐述了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概念、特征及主要内容,分析其法律性质,在介绍与第三方物流合同相关的法律关系基础上,从合同的法律适用、归责原则、法律风险及规避等方面分析第三方物流合同。  相似文献   

14.
高强 《价值工程》2013,(29):91-92
EPC是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国际上这种管理方式已经得到了认可,并且我国部分企业、单位中也已采用了管理模式。EPC项目中包含的法律风险除了存在施工过程中,还在项目建设的初始阶段一直到项目财务资金核算阶段中存在。本文将对EPC项目合同法律风险进行简要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Hydrogen can be viewed as the flexible automotive fuel of the future. However, many issues related to its use have not been sufficiently investigated. One such issue concerns hydroge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throughout a territory. One near-term scenario over the next decade is likely to include distribution procedures that are similar to those currently used for petrol products. In this scenario, the conversion of petrol service stations into hydrogen distribution points will progressively be implemented. Petrol companies will then represent one of the major categories of hydrogen producers. They will thus have to select, from a cost/benefit standpoint that accounts for competing companies expected to offer the same service throughout a territory,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locations for hydrogen distribution. The current paper presents a model for planning a network of service stations of a given company within a competitive framework. A case study of a specific territory in northern Italy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合同作为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合同双方当事人设立、变更、终止权利与义务的民事法律凭据。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对外经济交往主要通过签订经济合同的方式进行。所以,对合同实施有效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将对外经济交往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对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国有企业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法律部门工作的实践,就国有企业在合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合同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明确权利与义务,签订经济合同往往是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因此,合同风险的防范在企业的管理中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法律体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完善,但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合同风险的防范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值得深入挖掘与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程关松 《企业经济》2012,(8):189-192
《认购合同书》是不法开发商转移经营风险、设置法律陷阱、损害购房者权益普遍使用的工具,它不仅使购房者陷入法律陷阱,也使监管机关和司法机关陷入策略短缺与规则短缺的困境。揭开《认购合同书》形式"合法"、实质违法的面纱,有利于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防范房地产市场成为社会危机的风暴眼。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perceptions of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informal self‐employment depend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al (network) and 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action. Informal self‐employment should create at least three types of risk. The first concerns the possible legal and social sanctions that stem from the illegal character of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on. The second is related to the complete lack of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 among those for whom informal self‐employment is their sole employment. The thir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ack of guarantees concerning contract enforcement, which may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opportunistic behaviour by business partners and clients. On the basis of a qualitative study of young, highly educated, informally self‐employed workers in Bulgaria's capital Sofia, I argue that these risks are compensated by the specific network and 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the economic action. This compensation takes the form of various types of insurance against risks. Its core i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vacuum of institutional‐system trust with interpersonal trust. Thus, the specific constellation of institutional, network and cultural embeddedness is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pportunism, as well as to create the perception that the informally self‐employed are faced with not much greater risks than registered self‐employed workers.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平台企业与网约工之间的关系属性,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及相关研究,开发了互联网平台企业网约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化问卷。以网约车司机和网约配送员为调研对象,在15个城市获取367个样本数据,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LCA)对平台企业网约工心理契约的潜在类型进行细分,分析平台企业网约工的心理契约差异。结果发现,网约工心理契约分为3种类型:低期望型、高期望型和随机期望型。3种心理契约类型在文化程度、工作类型、工作平台和工作感受4个指标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研究建议:平台企业要关注网约工的心理诉求,根据网约工的心理契约类型采取多元化雇佣模式;网约工要认识到网约工作的风险,做好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管理;政府部门要督促平台企业履行雇主责任与社会责任,保障网约工的基本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