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一、生产服务业对产业集聚和专业化的影响 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产业集聚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不同区位的限制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同类或者关联企业在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趋同.从而生产某种产品的产业链中若干配套的企业及相关的支持服务体系集群在一起而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网络。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呈深度发展态势,然而从各省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产业链重塑力度不高、产业集聚规模小、产品生产不均衡、政策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基于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发现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存问题主要是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分工不彻底以及军民品分工导致分割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最后提出应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以协作为重要手段、以骨干企业为牵引、以政策为支撑等路径优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3.
只有使招商引资的竞争策略转向培育产业集聚优势和综合环境优势,真正把产业链做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脉,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才能在打造产业链的基础上变大企业规模拉动为产业内联动,推动外向经济和内生经济的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从港口产业园区发展到港口产业集聚区,无疑是一个增益、完善、嬗变的过程,也是在遵循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利用了企业以及产业链自身的协同互动规律,不仅充分发挥产业链的效益,也能缩减中间生产成本,促进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高度集聚,进而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使港口产业园区的“集聚”性更强。区域产业竞争涉及到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对产业集聚和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港口产业竞争将是以产业链的强弱来抉择,这正是有别于过去普通产业园区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产业体系可以看作是产业在横向联系上具有均衡性和协调性,在纵向发展上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具备良好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和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国际产业发展相适应相衔接的产业链完整、优势集聚、竞争力强的产业系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产业链是基于产业分工不断深化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链的形态对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的发展,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延伸产业链;要以大项目、大企业为支撑,带动中小企业,完善产业链;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产业链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实现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8.
上海要有效推动其重点产业的发展,形成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新的产业发展的推动源,还必须以体制创新为基础和保证,在市场化改革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此,上海产业发展要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考虑产业布局;形成合理分工、充分竞争的区域经济体制;形成若干各具特点的产业群体,提高产业和技术集聚度;用市场化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利用内外资本改造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现实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志莉  叶青 《特区经济》2006,(5):239-241
本文从对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出发,通过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产业区发展的现实状况的研究,把它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及与成熟的产业集群相比较,发现我国的产业集群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劳动力资源短缺、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于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进行发展和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北方经济》2010,(1):24-24
集聚发展是当今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服务业集聚区是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经营集约的原则,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引导相关产业链中互相联系的各类服务企业向集聚区集中,促进资源共享,协调发展,逐步实现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11.
齐园 《特区经济》2010,(2):284-286
运用国际科技园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理论,深入研究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提出其发展模式,即技术城模式;并与美国硅谷相对比,研究它们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而明确其存在的诸如智力资源单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投融资环境不完善、专业化分工与服务体系不发达的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应建议,希望对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如既往地加大对支柱性产业和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的培育力度,立足产业规模的集聚壮大、产业链的上下延伸,努力做好招商选资的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杜深华 《当代陕西》2008,(11):26-27
最近,《当代陕西》从省发改委获悉,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确定,到201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在20%以上。即将出台的《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总体思路,以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为特点加快产业集聚,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鼓励大企业、大项目及配套产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集聚,培育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协作水平,延伸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经济》2008,(8):67-67
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构成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三犬支柱,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新材料产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全新发展极,必将受到各开发园区、高新技术园区和投资者的青睐。新材料产业必须重视以开发园区为依托的集群发展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和专业化分工促进行业创新和快速发展,并更加注重节能与环保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产业链的完整性、企业的知名品牌、专利技术的自主创新、光伏技术人才的集聚等方面介绍了江苏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从健全产业相关配套机制、产业技术发展对策、产业技术发展对策等方面提出了江苏光伏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广东清远市为例介绍了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的模式,建立工业因区和依托原有企业,引进外来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扩大规模,指出了在产业集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在产业集聚中受到的人才、土地、环境、资金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过程中大力扶持本土企业,打造"区域品牌集群"、培育完整产业链等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聚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良好的区域创新体系会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产业集聚中来,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体系在结构、功能和目标上存在着相关性。明确产业集聚内部创新主体的分工、增加本产业的企业技术创新贡献率、整合区域内部经济资源等,可以更好的促进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近日表示,产业集聚是全球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将借鉴国际经验,推动高技术产业集聚式发展。他认为,产业集聚能够细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降低交易和创新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形成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优势,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和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区位熵法与旅游产业链及专业化分工相结合的方法判别出新疆喀什市旅游产业的集聚态势显著,根据本地区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的作用,在现有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基础上构建GEMS模型,对新疆喀什市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得出其现有竞争力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资源和企业的结构、战略、竞争是其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20.
白旭川 《发展》2012,(7):70-71
天水市在实施产业集聚战略过程中,应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管理,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应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市场治理体制、市场导向、市场环境、产业链核心和服务型政府构建等方面大力加快天水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