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6年以来,河北省柏各庄农场开始把生产队办成经济实体。实践证明,把生产队办成经济实体,可以使生产队的大小农场“结合部”作用更有生机和活力,促进农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加速家庭农场向合理规模的经济实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在现阶段,家庭农场是不是企业法人 一种意见认为,家庭农场既是经济实体,就必然是法人。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理由如下: 1.经济实体与法人这两者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是所有的经济实体都可以成为法人.但法人都必须是经济实体。法人的本质特征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即可以以其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而不为上下左右所约束。家庭农场在目前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比如它所生产的粮豆产品就不能完全为自己所控制,要按定购合同上交农场;农场  相似文献   

3.
经济实体的含义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相对独立的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办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农垦经济体制改革所赋予的战略目标。家庭农场既然界定  相似文献   

4.
家庭农场的定义应该是:以家庭为单位,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实体。家庭农场应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在组织上是由同属于一个家庭的成员组成,而没有其他家庭的成员参加。这是家庭农场的前提条件。第二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实体。这两个特征必须同时具备,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就不是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5.
国营农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已经三年了,对于什么是家庭农场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职工家庭农场是在全民所有制国营农场领导下,以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6.
国营农场以兴办职工家庭农场为突破口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模式,调动了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商品生产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职工家庭农场的性质、地位及其与国营农场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在积极探索。它关系到国营农场的改革方向和继续坚持改革的问题,如果理论上概念不清就会导致实践中出现混乱,甚至会使国营农场的经济体制改革半途而废。世界农业发展史证明:农业适于家庭经营。家庭农场就是家庭经营农业的经济实体。资本主义国家有欧美式的私有制家庭农场,社会主义的中国农村有合作经济的集体所有制家庭农场,两者的共同点是独立经营农业的经济实体;不同点是,由于社会制度和所有  相似文献   

7.
所谓农场职工联户经营小农场,就是国家统一经营和农场职工承包经营相结合的一种责任制形式。 目前,职工家庭农场大体上分为单体型和合体型两种经济实体。 所谓“单体型”,就是以一家一户为承包经营单位,独立核算、  相似文献   

8.
如何办活橡胶业家庭农场?这是当前橡胶垦区兴办职工家庭农场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国营南林农场南水生产队的橡胶中小苗自费抚管改革的实践,是对这一课题的一个突破,为把橡胶业家庭农场办成充满活力的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给职工家庭农场下这样一个定义:“在国营农场领导下,以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不准确的,它与实践中的职工家庭农场是不相符的。这是由于: 第一,就目前职工家庭农场的状况看,还不是经济实体。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它应拥有从事生产所需要的足够的生产资料和资金,能够相对独立地完成再生产的整过程;它除了接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外,与其他经济组织都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是等价交换关系;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有权处理自己的产品,有权决定经营成果的分配。目前我们的职工家庭农场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它要承包使用国营农场的生产资料,要由农场为其垫付生产资金,要接受作为经济组织的国营农场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关于“经济实体”的概念,我曾认为要分成“完全的”或“目标性的”和“不完全的” (或“过渡性的”)两类,并认为强调国营农场职工家庭农场都必须办成独立企业式的经济实体,是产生  相似文献   

11.
松江县从1987年以来,村办合作农场逐步兴起。至1993年全县已办了121个合作农场,经营耕地1.65万亩。笔者对古松乡的合作农场作了一番调查,现将所见所得分述于下: 一、合作农场的概念与内在特征 古松乡合作农场创建于1990年秋,共有耕地近800亩,它是打破村队地域行政界限而形成的社区性、专业性的合作经济实体,是乡农业公司和农民群众在自愿互利基础上,实行以场员承包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国营农牧场兴办起大批职工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在全民所有制国营农牧场领导下,以户或联户为单位,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缴,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改变了国营农牧场以队为基础的两级管理、两级核算的体制。统计调查基础由原来的生产队也变为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已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仅就家庭农场资金管理问题谈几点建议。一、加强家庭农场资金管理的必要性1.家庭农场是国营农场内部的一个经营单位,需要加强资金管理。由于家庭农场是实行"家庭经营、定额上交、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资金管理直接影响家庭农场的经济成果。2.家庭农场资金管理也直接影响国营农场的经济成果。办家庭农场以后,国营农场盈亏计算口径已经改变,既不是按家庭农场盈亏汇总计算,也不是按承包指标直接计算,而是按照资金的实际收付(或利费税直接收缴)计算国营农场盈亏。只有管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垦区农场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庭农场土地承包经营的全面落实,生产队的管理体制、职能作用也在变化。有的生产队成为农场的派出机构,实行报账制,农场直接对各家庭农场的土地承包合同进行管理,生产队不计算盈亏。还有的农场对生产队实行承包经营,各项指标下达给生产队,生产队再结合连队管理费用支出计划、土地等级情况分解落实承包给家庭农场,生产队仍为经济实体,计算盈亏。现就承包经营生产队,家庭农场土地承包合同审计谈几点意见。  一、问题的提出几年来,通过对生产队承包经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发现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中坤农场21队到中坤金山公司○蔡川展刘镇波中坤农场有57个生产队,其中橡胶生产队55个。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如何使生产队尽快转变为经济实体,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课题。1993年9月,在省局和农场帮助下,21队改组为股份合作制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中央对家庭农场扶持力度的逐步加大,各地发展家庭农场的势头迅猛,积极性很高。就重庆市而言,2013年底全市家庭农场1079个,其中已注册登记的100个,家庭农场劳动力5245个,其中家庭成员劳动力3856个,经营土地面积64027亩,其中流转土地11554亩,家庭农场总收入18897万元。何谓"家庭农场"?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解读各异。一说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自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实体;一说是以适应现有农业生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庭农场的概念 关于家庭农场的定义,中外学者有过许多精彩的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面向市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科学管理的企业化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8.
自 1985年黑龙江垦区兴办家庭农场、全面推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后,有效地解决了职工吃农场“大锅饭”的弊端,家庭农场逐步成为“四自”的经济实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入买市场,粮食销售形势日益严峻,“卖粮难”困扰着农场;加上近几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又造成了土地“承包难”和家庭农场利费“收缴难”。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部分农场试行了生产队土地整体承包的对策。笔者认为,这是完善垦区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有益尝试,应积极探索,使之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9.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不断完善提高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广大职工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积极性空前高涨,农场经济有了新的活力。尤其是1984年春,将耕地、生产设施等全部承包到户,办起950多个家庭农场后,农场经济迅猛发展。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场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的是:分场成了场部的派出机构,没有形成经济实体,公共事业无力去搞,社会化服务无人去抓;机械化作业有所下降;精神文明有所放松等等。造成了“墙上缺砖、房上缺瓦、窗上缺玻  相似文献   

20.
国有农场生产队内部承包形式浅析纪景春自1993年始,红旗岭农场各农业生产队全部实行了风险抵押承包经济责任制,以合同形式确定生产队的责、权、利,使生产队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从而把农场对生产队的直接管理转向“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