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涛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1):1-4,29
2013年4月,美国参议院‘八人党正式向国会提交《2013年边境安全、经济机遇及移民现代化法案》。目前该法案已在参议院获得通过,进入众议院审议阶段。该法案重点制定了一系列吸引高技术移民和创业人才的措施,内容涉及:取消对美急需人才移民签证的配额限制,增加高级人才在移民签证中的比例,设立创业移民签证,实施绩效评分的移民签证制度,大幅提高专业技能工作签证配额等。新法案一旦获得通过实施,会对美国带来积极影响,但对我国发展会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积极跟踪发达国家的人才政策,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关仲奇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7,(8):47-49
一、美国的农业科技政策 1.美国的农业研究目标 美国的1995年农业法案经美国国会批准后已于1996年4月4日由克林顿总统签署正式成为法律,即“1996联邦农业改良和改革法”(简称1996年农业法)。根据此项新的农业法,美国政府还将编制新的有关农业的联邦法典。该项新的农业法的第八篇专门阐述了有关农业 相似文献
3.
陈谦长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9,(4):23-24
美国主要自然灾害减灾现状美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据统计,在1980一1998年的19年间,仅与气象有关且经济损失在10亿美元以上的自然灾害次数就有31次。1989-1993年,包括飓风、地震、洪水。干旱、龙卷风和大火等在内的主要自然灾害给美国经济所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年约33亿美元。在1994—1997年的4年间,平均每年的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增加到130亿美元,而同期仅联邦政府的减灾费用就达200多亿美元。由于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日益严重,加上现有的减灾计划往往只针对单一灾害,缺少综合减灾考虑,促使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不得… 相似文献
4.
育东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5,(5):2-14
确切地说,美国政府的科技信息政策是零碎的,不协调的。原因之一是政府没有把科技信息政策作为一个独市的政策领域来对待,因而受到美国科技界的异议。但是,美国政府的信息政策、科技政策中都含有科技信息政策。科技统计为制定和调整科技及科技信息政策提供了依据。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人们对科技的重要性的认识可谓节节升高;而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5.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21,36(4)
2021年1月12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原计划最早在2042年12月31日才能解密的《美国对印太地区战略框架》文件。这份文件包含了"美国要帮助印度崛起,联印制中""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等关键性战略部署。研究该文件可知:美国对中国的遏制部署更全面、指向更明确、手段更具体;美国将通过"扶助印度崛起"的手段来制衡中国;从美国拜登政府设立印太协调员的举动来看,拜登可能对解密文件已有默许与共识,未来拜登时期的"印太战略"不太可能有实质性颠覆;美国这一较罕见的解密文件举动,更有可能意在传递信心给盟友国家。 相似文献
6.
7.
从中国留学生的年龄结构的演化,用人机制、企业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以美国各阶段颁布实施的移民法为例,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美国人才战略的演变过程及其对解决中国问题的启示。最后,对有关问题和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罗晖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24(1):54-63
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其经验一直是世界科技政策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美国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美国宪法确立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国策.以及数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致力于优先发展科学技术的先进理念和政策,是美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9·11\"后,美军进驻中亚使中亚地区的格局有了很大的转变.美国的中亚战略在\"9*11\"前后也进行了调整,而在其中亚战略指导下的中亚政策对中亚地区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中亚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上升是一个事实,在未来的时间里,这一趋势会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美国的科技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乐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1):4-6
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成立于1993年11月23日。该委员会由总统主持,成员包括副总统、总统科技事务助理、各内阁部长、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其他白宫官员。这个内阁级别的委员会是总统协调联邦政府各部门科技政策的主要机构。其重要目标之一是为联邦政府在信息技术、健康研究、交通系统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投入设定明确的国家目标,同时为此制定研发战略。 相似文献
11.
张于喆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4,(5):26-31
虽然各国国情和科技发展水平存在着种种差异,推动创新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美国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成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美国自主创新的特点和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突出科技的战略地位,私营部门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不断加强产学研等创新行为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政府在促进自主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注重创新环境的构建等。美国的繁荣永远不会依靠低工资或低价格,而是依靠开发新产品和生成新行业,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充当世界引擎。 相似文献
12.
内部劳动市场的经济理性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利用组织经济学分析内部劳动市场的特征、运作及其有效性 ,指出它在企业人力资本蓄积、鼓励职工和企业的长期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及这些作用发挥所需的条件 ,同时指出了其固有的缺陷 ,最后分析了内部劳动市场在我国的适用性及如何完善。 相似文献
13.
2014年5月,美国发布《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美国的气候变化事实,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农业、林业、能源、交通等主要经济部门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美国十大区域的影响,以及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等四大部分。该报告是美国迄今最全面、权威和透明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通过对报告的内容、发布背景及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从我国国内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基于风险的气候变化决策、加强气候变化科普宣传以及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后,美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推出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阻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本文分析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表现和对我国的影响,并就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先进科学仪器对科学研究重大突破所起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先进科学仪器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从发展战略与政策、发展重点与布局和基本数据统计等3个角度对美国先进科学仪器资助政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且从长期规划、科学目标、优先领域、发展定位、组织模式和管理办法等6个方面对美国先进科学仪器资助政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期望所做研究和分析,为我国先进科学仪器资助战略和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Jouni Paavola 《Ecological Economics》2011,70(7):1289-1296
This article examines institutions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their interaction with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growth of settlements polluted waters and created pressure to adopt local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and networked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technologies in the mid-19th century. However, the new urban technologies undermined local institutional responses and expanded the scale of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they were expected to resolve. Water companies, households and local governments litigated their water pollution conflicts in the courts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alternatives. In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many states adopted water pollution policies. At first,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enforced the new policies to protect public water supplies from sewage contamination. However, w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filtration and chlorination of drinking water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ceased to enforce discharge prohibitions and instead pressured water companies to adopt the new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理论解释及证据——基于投资结构与就业均衡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情况已成为困扰中国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的难题。文章从投资结构与就业均衡视角对此进行理论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本约束条件下,技术改造型资本和外延扩大型资本的迅速扩张,导致技术和非技术劳动力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工资刚性导致劳动力供给刚性,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则导致劳动力质量上升缓慢,因而劳动力市场中技术与非技术劳动力的供需矛盾造成了"民工荒"与"技工荒"的并存。研究表明,将技术改造型资本投入和外延扩大型资本投入保持与在职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均衡增长,那么将不会产生劳动力双重短缺,即有效解决"两荒"并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对我国粮食主销区、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的制度安排和职能定位下,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但信贷结构趋同,而且农业政策性金融仅对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要结合区域农业经济特色,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我国汽车工业的结构演进过程,以更好地引导发展,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汽车工业市场结构变迁及其成因进行了梳理。研究表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可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市场结构特点、成因、竞争程度均有很大差异,其中政府和市场影响呈现此消彼长的局面,但政府角色更关键。政府一系列行为旨在塑造由国营车企主导的高集中度市场结构,但行政主导式的高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由于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因而市场结构始终与较强的市场势力和不完全竞争相联系。此外,本文还运用博弈论探讨了现阶段“多角联盟”下的企业行为,分析表明该结构下的价格合谋更具稳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