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那年除夕     
我们家以前一直是三代住在一起,拥挤得很。那年,父亲在二十里外的邻村买了一间房屋。临搬家时听不少人说这个村的村风坏,二流子、盗窃犯出了好几个。就因为这个,自搬来那天起,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今年元月,我父亲在本村民组所有的荒地上开垦了一块地,紧挨着外组的地盘。地开好后,被外组的一家占用,理由是他在此地有土。后请本组组长来解决,他说这块荒地是供放牧的草地,两家都不准使用。请问;我父亲有权在自己开垦的荒地上种庄稼吗? (读者:袁杰〕  相似文献   

3.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1994年至1995年赛季的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总是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打不好,而不是去找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他说得对,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  相似文献   

4.
养蜂巧搬家     
为了养好蜂、多产蜜,养蜂人在每年的蜜蜂采蜜期都要搬家调换蜜源区。但是很多养蜂人总是为每一次搬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开发区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基本克服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从记事起,布鲁斯就知道自己的父亲与众不同。父亲的右腿比左腿短,走路总是一拐一拐的,不能像其他小朋友的父亲那样,把儿子顶在头上嬉戏奔跑。父亲不上班,每天在家里的打字机上敲呀敲,一切都显得平淡无奇。布鲁斯很困惑,母亲怎么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并和他很恩爱呢?母亲是个律师,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账本     
父亲去世多年了。每当我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就会看见那一本本红色硬皮的账本。看到它,仿佛父亲就在身旁,端坐在案前,戴上老花镜,乐不知疲地工作着。一桩桩、一幕幕的情景把我的思绪带到那遥远的往昔。孩提时代,我依稀记得,父亲为全村三千多人口的粮棉计划而忙碌着,经常在昏黄的灯下,左手拨着算珠,右手拿起笔,嘴里轻念着数字,一笔一笔工整地写在账本上,待第二天一早又分发在村民手中。有时,有些村民对计划不清,向我父亲发问,他微笑着先解释后再拿出账本指给他们看,这干净的账页,这明朗的数字,使他们看过心服口服,并深信不疑。那时,父亲的账本,…  相似文献   

7.
父亲在外不显山不露水,当了30年的小工人,没想到刚一退休回家便当了“官儿”———村委会会计。父亲当这“官儿”有些偶然。开春时全村进行换届选举,不少人暗暗活动,父亲没拉选票,大红榜上竟有他的名字,乡票,大红榜上竟有他的名字,乡亲们对父亲说“非你当这会计不行”。起初父亲死活不肯,乡亲们一拨拨地坐在炕头上给父亲“上课”,说大伙儿知道你在厂里当过会计,有基础,知道你心眼儿正,咱们村先头没规没矩的那样,该是个头儿了。父亲拗不过,答应试试。父亲上任第二天就“伤”了人。那天,父亲正在整理村里的账目,刚离任的一名村“老”干部拿着…  相似文献   

8.
当前,各地都在按照《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由此驶入了新的发展轨道。本文就规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行为,做粗浅探析。一、规范经营行为的理由理由之一:从大的经济格局上来说,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客观上需...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算盘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五年了。每当我想起父亲时,就望望墙上挂着的那磨得发亮的算盘,仿佛父亲坐在桌前,戴着老花镜,在昏黄的灯下,手指灵活快捷地拨弄着算珠,那清脆的响声,伴随着我们全家人入睡。父亲从50年代中期就干上了村会计这行,仅有小学文化的父亲,拜师求学,刻苦认真,以他的悟性与聪明很快胜任了此项工作。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父亲可谓是“红极一时”的人物,常有村民为布匹、粮食等分配问题而询问到家,他总是百问不厌。数字小的,只用口算答复;数字大的,他就请出算盘,三下五除二,算得一清二楚,令上门的村民点头佩服。那…  相似文献   

10.
父爱如山     
孙晓明 《齐鲁粮食》2006,(10):46-48
像沐着泰山西麓淡淡的夕阳,我深切怀念我亲爱的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怀念他。每当在报刊上看到父爱亲情的章,就勾起我的思念,泪簌簌得往下掉;每当看到他人亲情浓浓,阖家相聚,我内心禁不住酸楚;每当我在办公室椅子上坐累了,想直直身子,向窗外看去时,我多想像当年一样看到父亲的身影,我也多想像当年一样从楼上飞也似地跑下去,去追赶父亲的脚步,喊一声“爸爸”啊。但物是人非,阴阳相隔,我再也追赶不上父亲的脚步了。我在泰城的大街小巷再也看不到父亲那移动的背影了,此时我泪眼模糊,只能在梦里依稀看到他在天堂上的音容笑貌。  相似文献   

11.
特殊的奖品     
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过后,我被老师和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 寒假前的一天下午,学校举行了发奖会,我得到一张奖状和一个塑料皮日记本。放学回家后,我把奖状和日记本拿给父亲看,父亲接过来,一边连连点着头,一边说:“好,这次你当上了‘三好生’,我要好好奖励你”。我一听你父亲要奖励我,马上想起了前些日子奶奶生病住院,家里借了不少钱,在乡供销社当会计的父亲肩上担子已经很重了。于是,我喃喃地对父亲说:“爸,我什么都不想要。”说完就低下了头,不再言语。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就径直走进了里屋。一会儿,父亲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锦盒。我一看便  相似文献   

12.
因为猪肉、粮油价格上涨而引发上一轮CPI上涨的情形让人记忆犹新。现在猪肉价格已进入下行通道,就在沿海养猪户大呼“难顶”和因为城市化发展频频被迫“搬家”的时候,德意志银行、泰国正大畜禽有限公司近期均宣布斥资进入中国养殖业,这些追求最大利润的资本为何进入别人都不看好的生活市场?他们的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13.
荆江段泥沙淤积搬家与洞庭湖的防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荆江裁弯以后,本应淤积在洞庭湖的部分泥沙搬家到湖口城陵矶河段淤积,从而引起了洞庭湖调蓄量的被动增大而恶化了防洪形势;三峡水库运行后,坝下泥沙虽有变化,但泥沙淤积搬家现象仍然存在。为此,提出恢复一万年前的嘉鱼九宫湖-鄂州樊口段长江古河道,以疏浚城陵矶河道泥沙,作为三峡水库防洪的配套工程而形成“上堵洪水下疏泥沙”堵与疏相结合的防洪体系。  相似文献   

14.
父亲     
父亲1954年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爷爷在父亲不到10岁的时候就得肺痨离世了。那时候,奶奶眼瞎,小姑还在吃奶,父亲一个人在村子外的茅草棚里守着爷爷,直到他咽气。作为家里的长子,父亲才10岁就负担起了养家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老去的故乡     
<正>印象里,父亲的很多时光都给了村后边的南峰山,而母亲却将青春献给了门前的那条桃花河。在我不谙世事的年岁里,父亲常常天蒙蒙亮就背着背篓走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就能看到他背着小山似的满满一背篓草走过村道,走过那个石碾子边上。那里是村里的饭场,常常会有一大堆人端着饭碗聚在那里闲聊,常常会有招呼和羡慕声:在哪儿割的草?这一背篓草真好,牛最爱吃了。父亲也不紧不慢地回答:南峰顶上割的。父亲几乎每天早上都上南峰顶上给牛割草,因为家里养了大小三头牛,即便是我,放学后回来也少不  相似文献   

16.
父亲跳绳     
晚年的父亲越来越倔强. 特别是生了病,父亲常常拒绝上医院看.他认为小病小痛,去医院是白白送钱,万万不能去.因此,我们父子间常常为看病争吵,有时还弄得两人几天不说话,但最后总是我投降. 有一次,父亲身体痛得厉害,我请了三个朋友才将父亲“绑架”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肾结石.结果出来后,父亲坚持不在医院治疗,只拿点消炎药和镇痛片就回家了.  相似文献   

17.
我出生在广西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从我懂事的时候起,就没有见过父亲。母亲告诉我,父亲到很远的地方赚钱去了。打从那时候开始,我每天都渴望父亲回家。上小学一年级那年,在一次跟同学争吵中,我得知我的父亲正在监狱里服刑。我哭着跑回家问母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母亲怔愣了很久,然后对我说,小芳,这是真的,在你出生不久,你父亲因贩卖毒品被判无期徒刑,妈妈怕你伤心,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你真情,  相似文献   

18.
利民搬家公司是福州市粮食系统走进市场、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先行企业。1996年被评为福州市财贸系统“满意杯”竞赛先进单位,并先后数次荣获省市粮食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最近,国家粮食储备局又授予“全国粮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福州市利民搬家服务公司前身是福州市粮食制品九厂。盼年代初,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第三产业。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他们敏锐地发现,随着大批居民新楼拔地而起,搬家难已成为一个热点。成立一个专业性搬家公司,可能为企业闯出一条生路。1992年3月7日,这家当时福州市唯一的…  相似文献   

19.
退学     
退学安徽鲁传江又是星期六,我迎着多日不见的夕阳,边走边盘算着这次回家找什么借口向父亲要钱。刚踏上离家不远的大坝埂,就见有人掉进大坝的渠道里,待走上前,不敢想象,掉下去的人竟是父亲。父亲是担着稻把掉下去的,我脑瓜里一片空白,直愣愣地站在渠道埂上,看着父...  相似文献   

20.
我想有个家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首歌是唱出了那些没妈的孩子的心声。是啊,没妈的孩子的确很孤独,像根草。但这根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我就像那根草。我原本有一个很温暖,很美满的家庭,虽然父母不常在家,但是我一样可以得到他们的关爱。然而,自打母亲又生育妹妹之后,我的家就得不到片刻安宁,父母经常吵架,有时候甚至还动手打起来,我和妹妹就在这种家庭“战火”中度过的。1999年初,父母亲在一次打闹后,走向了法庭。离婚是母亲提出来的。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法院在受理后,通知父亲回乡,但父亲拒绝回来,因为,父亲不同意离婚。母亲就跑到父亲单位亲自将父亲“逮”了回来。记得那天是6月12日,父母亲走上了法庭,母亲说要我和父亲一块去法庭听最后的判决。那天早上,我请了假等着和父亲一块出门,父亲却说什么也不肯让我去,还生气地说:“如果你去,那我就不去了。”那一刻,我哭了……父亲和母亲就这样离婚了。我和妹妹也被法院分别判给了父亲和母亲。从此,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母亲和妹妹,只身一人随父亲到外地读书。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慢慢地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