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徐达 《商场现代化》2012,(33):38-39
文章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宁波出口贸易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还将长期存在,但不会呈泛滥趋势,宁波只有采取进一步加大开拓出口市场促进政策的力度、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积极应对相关国家施加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和深入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等策略才能使宁波的外贸出口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6年是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面临重大转变的一年。宏观经济政策中促进和抑制出口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虽然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受出口换汇成本上扬、退税率降低的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去年就显露出口增长速度逐月降低、出口后劲乏力的端倪。1996年进一步呈现出负增长态势。今年一至四月,全国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7.7%,而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8月至今,我国已连续7次调高出口退税率,意在以这一传统措施促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然而,出口退税政策不是也不应当成为国家促进出口的灵丹妙药,出口退税政策应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从加快出口退税、加大资金扶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改善出口的金融服务、推动加工贸易升级转型和开拓新兴市场六个方面积极实施外贸出口促进政策以促进外贸出口的稳定和增长。从政策实施效果分析,仍存在需进一步政策支持、退税拉动作用不明显、资金支持力度有待加强、政策有待细化落实等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化工科技市场》2009,32(4):44-44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已于2007年6月18日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6.
国家对出口退税实行了新一轮的调整,调低或取消国家限制出口产品和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宁波外贸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政府应加强管理,实施品牌化战略,引导外贸企业积极应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促进宁波外贸出口。  相似文献   

7.
谭宁 《中国海关》2001,(2):36-38
一黑洞 1 985年,我国对出口商品开始实行出口退税,这是国际通行的一项鼓励外贸出口的重要政策.十几年来,这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1 998年以来,为了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应对通货紧缩趋势,国家连续三次提高了出口退税率,综合退税率由1 997年的8.29%提高到15%.实践证明,出口退税政策对外贸出口快速增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相似文献   

9.
外贸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行业协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外贸出口的预警机制是我国实施公平贸易战略和促进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同业协会和商会(以下简称行业协会)应当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协调者,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贸财会》2007,(7):15-18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后,推动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但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农业政策。近年来,贸易保护频频引发国际纠纷,农产品的贸易保护更是愈演愈烈,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WTO各主要成员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讨论了我国政府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政策而起到的平衡作用,以及为加快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平稳发展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我国贸易税收政策的功能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制定和调整。本文通过分析关税、出口退税、反倾销税三大贸易税收政策的主要功能在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我国入世后贸易税收政策功能调整的战略方向及措施:应强化关税产业保护功能,弱化财政收入功能;应以“走出去”战略为依据,真正发挥出口退税制度的保护产业和鼓励出口的基本功能;应发挥经济比较优势,加强国际分工合作,避免反倾销税成为过度产业保护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产品出口支持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由于我国以往农业发展的目标并不在于扩大出口,对扩大农产品出口缺少理论和经验指导,加之近年来主要贸易国技术壁垒的影响,入世后我国农业出口形势并不理想。政府牵头资助促进出口无疑是扭转形势的重要途径,但对于我国而言,政府促进农产品出口尚属新鲜事物,在具体的操作上缺乏实际经验,因此急需借鉴别国的成熟做法。美国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大国,也是出口促进政策体系最为完备和成功的国家。深入研究美国农产品出口支持措施,为我国制定贸易政策,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5周年纪念日。回望这5年,入世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我国企业参与到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本文利用最新的进出口数据,对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入世5周年后的现状以及与入世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左永刚 《中国市场》2010,(43):32-33
长期以来,全球主要依赖中国出口稀土,中国的稀土储量已开始大幅下降。中国不仅需要对稀土出口进行限制,更应尽快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强化稀土资源保护,夺回国际定价权。  相似文献   

16.
农业国际化与我国农产品贸易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国际化是全球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而加入世贸组织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化进程。文章借助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数据,分别计算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指数,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在世贸组织前后竞争优势的演变,并对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优势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药出口结构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我国农药出口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文系统分析了农药出口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变动,并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份额、市场渗透率及贸易竞争指数(NTB)等评价了我国农药出口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农药出口竞争优势很强,且提升速度较快。比较来看,农药出口的比较优势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提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确实像预期的一样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进口国的绿色壁垒仍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顺利出口,从而限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文章在阐述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形式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与研究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新的《贸易法》开始实施,新外贸法对1994年《外贸法》与我国加入世贸经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不相符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世贸组织规则,对我国享受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实施机制和程序作了规定;同时也根据1994年《外贸法》实施以来出现的新情况和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要求对其作了修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扩大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取消了对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代之以备案登记。这是我国外贸资格管理方式的又一变革。本文着重分析了国民待遇原则和国家垄断对外贸易的国际规则对我国外贸资格管理方式的影响,并就在现阶段如何规范外贸经营管理方式,使之更加符合国际规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入世前后我国棉花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入世前后影响我国棉花国际贸易行为的诸因素进行了甄别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在入世前我国棉花垄断经营时期,棉花的进出口只关注供给层面而忽视需求层面,并随着生产量和库存量的变化而波动,而入世以后我国棉花国际贸易波动则主要是受市场价格及需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