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2005,(7):19-19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措施之后,1353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判断今后商品房销售价格不会继续上涨,所占比重为48.7%。其中,949个企业认为房价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与现在价格水平持平,所占比重为34.2%;404个企业认为房价将会下降,所占比重为14.5%;972个企业认为房价将会继续上涨,所占比重为35%。此外,还有453个企业认为目前对房价的走势不好判断,所占比重为16.3%。  相似文献   

2.
近日两组数据,11月份中国70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7.7%,两轮政府调控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气贯如虹,而另一组是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已经跃居全球第三,这两组看似没有联系的数字告诉我们怎样一个事实呢?  相似文献   

3.
遏制房地产中介赚取“买卖差价”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房地产持续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房价上涨过快的压力。特别是二手房市场发展迅速,以上海为例,据对部分小区调查统计,2004年1~10月份,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格上涨了20%左右,其中通河新村由于受到地铁一号线延伸开通的影响,房价上涨了35.8%(见附表)。  相似文献   

4.
方言 《东南置业》2004,(76):13-15
赞同房价上涨者,力举多种理由,认为厦门房地产市场的如下优势可以支撑房价继续走高。  相似文献   

5.
市场看板     
二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有所回落;近70%的购房家庭认为房价将上涨;七成开发商看淡上海房价;黑龙江省统计局:中小城市房价上涨可能加快  相似文献   

6.
刘鹏 《国土经济》2011,(1):67-67
2010年房价上涨速度虽然大大放慢,但仍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目前中国85%家庭没有能力购买住宅。中国社科院12月7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对明年房地产形势分析称,在调控不放松等情况下,房价可能出现略跌。(据2010年12月8日《中国证券报》)  相似文献   

7.
楼政     
《楼市》2010,(Z3)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本刊讯]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委员对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作出解读,他认为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影响到了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民生的改善,而且从房地产本身的发展讲,房价过快上涨,并没有将房地产做大,因为有大量的中低收入者被拦在大门之外。实际上,房价过快上涨,最终将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8.
省市消息     
沪上七成房企业认为房价近期不会涨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对27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房地产企业认为上海房价近期不会上涨。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有45.1%的企业判断房价将停止上涨;28.4%的企业判断房价将会下跌,其中15.3%的企业判断房价将于今年下半年下跌;判断房价将继续上涨的企业仅占13.8%,并且其中一半以上的企业认为上涨幅度不会超过5%。同时,被调查企业普遍认为,土地等成本增加、投资性购房和投机性炒作是造成目前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调查进一步显示,房产开发企业普遍认同中央及地方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6…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土地交易价格上涨7.8%,其中,住宅用地价格上涨9.6%。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和大部分工薪阶层的买房人,开发商居心叵测地将导致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源先是归咎于“招拍挂”出让方式导致土地价格的上扬,后又归咎于政府对土地供应总量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东南置业》2011,(12):8-8
李克强: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 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关键时期,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成果。建设保障性住房,有利于遏制房价过帙上涨,助推城镇化,这会释放巨大的消费和投资潜力,推动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8,(9):34-34
央行可能出台更强硬的政策来抑制通胀,高CPI指数 高通胀率或将促房价暴涨,不存在“负资产家庭”,房价既要防止反弹 更要防止大幅下跌,通货膨胀不会引起房价的进一步上涨,中国房地产还有超过10年的发展良机,有价无市 房地产市场从紧政策不宜再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10,(4):25-25
哈继铭:房地产避免泡沫难度很大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今年消费将在全球经济复苏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房价仍有上涨动能,避免泡沫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建委房地产开发处处长李希平预测,2005年的广州房地产市场总投资额仍然持续增加,价格仍会上涨,但幅度不一定大。加息从需求上有抑制房价的作用,但开发的成本也提高了,这样大家就寻求一个平衡点,看对谁的影响大,如果是对前者影响大,房价就跌,如果对后者影响大,房价则可能上涨。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5.
鲁勋 《东南置业》2009,(8):44-44
“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7月29日在南京举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董藩博客)坚持认为,房价没有泡沫,未来仍会上涨。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任志强博客)再放豪言:“房价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将会暴涨。”  相似文献   

16.
钟桂芬 《上海房地》2009,(11):45-46
1.前言 经历了2008年房地产市场短暂的低迷后,在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成交量大幅增加,房价也迅速上涨,截至7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0.9%,且同比、环比涨幅较上半年都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亚洲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文章称,全球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关于是否过热的争论无论在各国的房地产业还是宏观经济分析中都是热点。截至4月份,整个法国以及西班牙的部分地区今年的房价上涨了20%以上,英国和爱尔兰上涨了10%以上。文章认为,房地产价值显示个人占有的财富,投资者还可以通过转让或租赁获得短期收入,并冀望于长期增值,有时甚至被当成某种“养老计划’’。  相似文献   

18.
孟星 《上海房地》2011,(4):11-12
从2005年起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似乎陷入了“房价上涨——紧缩性调控——房地产市场低迷——房价反弹——再调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且每一次反弹,都将房价推向一个新的高点。由此,社会上有了“宏观调控无效”、“房价越调越涨”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贷款风险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雄 《上海房地》2005,(7):51-54
近几年,全国房价一路走高,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而得以大发展。与此相关的一些行业,房地产金融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因为支撑房地产价格的资金60%~70%主要是银行资金,所以房价的不断上涨,使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加,导致房地产金融的风险也逐步增加。为此,央行和银监局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信贷方面的规定和指引,来防范房地产金融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一片“回落”与“泡沫”声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被看好。但是,在房地产持续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房价上涨过快的压力,房价也一直居高不下。统计显示,2004年前10个月中国商品房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7%。尽管价格上涨有其合理因素,但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