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春梅 《发展》2009,(11):67-67
一、电视新闻节目改革中的记者 近年来,随着摄录技术和传送技术迅速开展及设备的改进,为增强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现场感,大量采用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这些形式,站在镜头前的电视新闻记者更多地拿起话筒,由“采播分家”逐渐走向“采播合一”的形式。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把节目制作和播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报道新闻的人既是采访者,又是演讲者。  相似文献   

2.
一、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变迁传播是社会关系内部的一种粘聚力,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信息的发送和接受,人们根据信息作出迅速的反应。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项活动.它是粘聚社会的无形力量。如果把政治社会比作是一个生命的机体,那么社会的传播体系就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信息领域,特别是宏观经济信息领域始终是以GDP为核心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的一统天下。其核算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涵盖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对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决策的独特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有一个严重的、不易被察觉的先天性缺陷,这就是原始形态的预测性信息的缺失。这极大地削弱了国民经济核算对各个层次经济决策活动的信息支持作用。在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宏观及微观层次经济决策活动异常活跃的今天,寻找和挖掘新的信息资源,提供及时、有效、直接服务于决策过程的预测性信息是广大信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在深入分析传统信息活动有关缺陷的同时,探索了经济信息的一个新的来源,即原始形态的预测性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4.
当今日益信息化的社会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拥有成为一个人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终身学习的关键。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研究生作为高等院校为社会培养的高级研究人才,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来自甘肃省内高校的475名学生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探讨了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其特点,并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力求对提升研究生的信息素养,进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科研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力争引起全社会各界对信息素养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以来,信息消费迅速成为中国IT市场新主题。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再一次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对多数人来讲,信息消费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事实上它早已走入我们的生活。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也包括APP等各种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从信息有效性角度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分割,即文章首先通过比较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和成交量对不同会计标准的盈余信息的反应,发现了A、B股市场在信息传递、信息评价、信息反应模式上的确存在有效性差异,最后分析了造成信息有效性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老区建设》2010,(21):4-5
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10月28日在青岛召开的全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现场会上说,“十二五”期间,国家档案局将把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工作作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争取在全国90名左右的农村实现各种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8.
招标大课堂     
《中国招标》2011,(8):25
问:是否可以分别组织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答:不可以。分别组织投标人踏勘现场违反"招标人不得单独或分别组织任何一个投标人进行现场踏勘"的规定,也不能保证投标人获得同样的信息,包括口头说明等。  相似文献   

9.
<正> 1 信息市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全民信息意识差,市场需求少信息市场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实现信息商品化。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信息事业一直属于公益性的事业,信息服务大多是无偿服务,在人们的观念中,还不能完全接受信息商品化。因此,尽管人们感到社会需要信息,但对信息本身也是商品,也需要在市场上按价值规律交换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有用的信息无人问津,很有价值的信息无人购买,最终  相似文献   

10.
袁文萍  王萍莉 《黑河学刊》2013,(2):124-125,129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使人不自觉地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或紧张的症状。目前,对信息焦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量表测量法。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关系,以及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等等。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一词,是一个涵盖内容极广的范畴,包括经济信息、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和科技信息等各个方面.信息对于人们经济活动的成败与效率越来越至关重要.就拿经济信息来说,经济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专项的经济信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发挥它独特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经济运行的许多方面,信息作为一种要素,还未得到充分的管理和运用,本文在这里,仅就银行与企业关系中的信息要素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这篇论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分析两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认知不协调“--前后认知不一致所导致的心理反应--使得人们对“认知“有偏好,而并非像“贝叶斯主义者“那样行动;“对显著信息的敏感性“会使得这种偏好呈现某些特征,进而影响社会的福利.我们还将讨论这个理论在保险、公司治理、股票市场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建硕并不讳言自己“贪婪”的想法。“我对做一个10亿美金的公司是没兴趣的”,他说,“我希望做一个10亿-100亿美金的公司”。成立以来,百姓网逐步开通了全国347个城市;每天从几个人发布信息发展成每天几十万人发布信息,几百万人查找信息的平台,目前用户发布的信息总条数已突破1亿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口语的一个主要要素来说,话语技能通常被认为包括三个方面:演讲、讨论和对话。演讲者在做演讲之前感到紧张是正常现象,但如已掌握了良好的演讲技巧就没有理由感到害怕。本研究介绍两个重要的演讲技巧——重复和停顿,以此帮助演讲者在演讲时表现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赵晓 《宁波经济》2002,(1):22-23
有位朋友问我,能不能用一句话讲一下什么叫信息经济学。我说,这太难了,或许我可以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柠檬’吗?”“柠檬,谁是柠檬?”朋友一胚的困惑,我却哈哈大笑:“对不起。‘柠檬’这个词经济学家人人知道,不知道的一定是冒牌货,我们都知道的东西你却不知道,这用信息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我们之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重大发现,今年就有3位教授因为在这方面的贡献刚刚捧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你千万不要以为信息不对称是信息经济学的全部,也不要以为信息不对称这种事其实人人皆知,就误以为拿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作为铁路安全管理的基层单位,车务段是安全管控的直接组织实施者,而“安全信息模式”是当前安全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不断扩展延伸安全信息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站段安全的指导,对形成良好安全管理态势、提高安全管控质量有着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财务信息错报行为,文章运用人因失误理论,将其归纳为三种人因失误模式:规则失误模式、技能失误模式、知识失误模式。然后分析了导致这三种失误模式的组织因素,发现引起财务信息错报的组织因素主要有组织文化、交流、培训、组织程序、监督管理、组织结构等七类。最后,针对这七类因素为减少企业的财务信息错报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靳敏 《魅力中国》2010,(25):318-318
即兴演讲是生活、工作、学习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口语交际手段。是对眼前的人、事、物、情、理等有所感触而临时所做的演讲。主体是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时间短、对象不明确、材料需临时搜集。这些不定因素给演讲者带来难度,因为它需要演讲者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学识,所以一般人谈“讲”色变。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即兴演讲呢?  相似文献   

19.
黄春玲 《黑河学刊》2012,(6):103-104
课堂观察是体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依靠人的感官进行的课堂现场观察,由于需要作信息的即时价值判断和课堂教学过程的不可逆性,使得课堂信息难以保持完整性和客观性,教学视频分析研究的优势可以有效地弥补现场观察的多种不足。  相似文献   

20.
林漫亚 《改革与开放》2009,(8):46-46,45
目前有不少企业一谈到企业信息化,就以为是要投入多少资金.开发多少软件,增添多少电子设备等.这些硬件对企业信息化固然重要.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加强。不过,在信息转化为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信息量的适度性问题。为了高效率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人们往往会认为信息越充分越好,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形成信息资源的信息有一阶和二阶之分.假定营销经理对市场商品价格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这样的信息叫做二阶信息。它源于对各种商品价格信息的了解和把握。因此。信息资源实际上是二阶信息,原来人们关于各种商品价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