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005棉花年度全疆棉花播种面积1722万亩,总产19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3%,再创历史新高,总产、单产连续12年位居全国首位。棉花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一直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2005年度农发行新疆分行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191亿元,支持企业收购棉花2987万担;收购贷款投放量占全国农发行系统的47.3%。支持企业收购量占46%,为新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和新疆的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对河南省4个棉花大县进行了调查,发现棉农卖棉难、棉花企业购销难、政策性银行资金供应难,是当前棉花购销工作的三大难题,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对低迷不稳的棉花市场,为规避金融风险,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供应难。通过调查了解,除安阳县农业发展银行为该县棉麻公司柏庄收购站发放棉花收购贷款410万元外,其他3个被调查县的农业发展银行到目前为止均没有发放棉花收购贷款。……  相似文献   

3.
王旭 《新疆金融》2006,(8):38-39
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尉犁县,是一个以种植棉花为主体的农牧业县,年产皮棉百万担以上,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尉犁县农发行信贷业务是以棉花收购贷款为主,是一个主信贷业务单一的典型行,2005年,尉犁农发行投入棉花收购贷款7.0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9%以上。随着棉花市场的全面放开,农  相似文献   

4.
梁栋康 《金融博览》2007,(10):43-44
2007年5月25日,河南省新野县立兴棉业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还清了农发行河南省新野县支行2006棉花年度收购贷款3000万元及其利息65.6万元,提前两个月实现了棉花收购贷款本息"双结零"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钟继辉 《金融研究》2008,(11):I0110-I0112
2007年,敦煌市棉花销售出现多年不见的滞销局面,金融机构为支持棉花收购发放的贷款难以如期收回,棉花加工企业资金运作陷入困境,为何会出现滞销情况?如何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6.
湖北企天纺织有限公司位于全国名产棉区之一的湖北省天门市,是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的棉纺企业。历史上经过了几次重组:前身是天门市吉来棉纺厂,198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兴建天门市吉来棉纺厂,要求农行贷款支持,天门农行先后向该企业贷款7230万元。吉来棉纺厂于1991年关停,为求生存,天门  相似文献   

7.
棉花市场价格放开后,农发行在对棉花企业收购资金供应方式上采取了“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信贷原则,较好地发挥了农发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降低和化了贷款风险。本文结合中牟县农发行棉花信贷管理情况,就更好地落实“两贷”信贷原则及清欠不合理占用贷款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加强棉花收购贷款管理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9.
1、单户企业贷款比重过大,风险集中。截止2005年9月末.安西县银行机构支持的棉花企业比2002年减少8个,贷款总额却比2002年翻了一番,户均贷款比2002年增加了1071万元,最大一户企业贷款余额近1.3亿元,占贷款经办行贷款总额的43%,占全辖贷款余额的15%。2、贷款行业集中明显,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各银行为争夺大客户,忽视贷前的严格调查。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棉花贷款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棉花的生产和销售将完全推向市场,棉花多元化市场成分的形成增加了农发行收购资金管理的难度,农发行贷款风险加大;棉花购销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其经营将更加困难,为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农发行必须积极参与棉花企业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棉花贷款管理方式,切实做好存量和增量贷款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另一方面,要积极为棉花购销企业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帮助棉花购销企业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11.
A棉花有限公司位于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县--湖北省浠水县境内。该公司是服务浠水县三农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2009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785万元,利润40.35万元,销项税额882.68万元,进  相似文献   

12.
张岩 《新疆金融》2007,(3):52-52
一、巴州棉花收购加工企业自律协会产生的背景分析近年来,巴州地区棉花收购企业发展迅速,收购主体和资金筹措渠道多元化,收购加工能力远远超过棉花种植产量,由于缺少宏观调控,受国际市场和持棉观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销售价格一路下跌,购销差价达到了1000—2000元/吨,使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棉农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给农发行信贷资金带来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2001年棉花收购高峰期的结束,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给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带来的影响逐步显现.笔者试从湖北省松滋市棉改实践,研究农业政策性贷款逐步退出商品棉经营领域,即政策调整过渡时期棉花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面临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行业扫描     
《证券导刊》2013,(27):52-55
上海银监局披露,截至6月末,在沪商业银行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33亿元,占全辖区贷款余额的19.84%,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1.72个百分点;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2亿元,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幅32.2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小微企业贷款增幅30.5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授信户数17.46万户,较年初增加1.3万户;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授信户数为9.83万户,比年初增加1.33万户,完成了“四个不低于”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经营风险的增加,新疆境内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通过棉花移库的方式,将皮棉运往内地棉纺企业或棉花交易活跃的区域进行促销,改变了以往“棉好不怕路途遥”的等客上门做法,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棉花移库销售是新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又一举措,如何做好移库棉的信贷监管的跟踪服务,是摆在农发行新疆分行面前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的深入,农发行的政策性收购资金将逐步退出商品棉流通领域,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则将进入棉花购销领域。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实现棉花收购贷款“一退一进”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17.
首先是收购贷款投放难。目前,农发行对新投放收购资金贷款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贷款到期或者到粮食年度末必须全部或大部分收回,否则主要负责人除了被扣除保证金外,还必须“下课”。在目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因素极其复杂、价格难以准确预测的情况下,企业收购的粮食在到期时能否全部顺价销出并且全部归还贷款本息,谁也没有太大把握。因此,基层行也就不愿意多投贷款,自找麻烦。  相似文献   

18.
19.
财政部8月3日宣布,已于日前拨付资金7500万元,用于乳制品企业收购原料奶贷款贴息,此举旨在缓解乳制品企业经营困境,保护奶农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两年的改革发展,农发行正在从过去纯粹粮棉油收购贷款经营向多元化、多功能的经营支农贷款过渡,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粮棉油加工企业贷款、其他粮食企业贷款和粮棉油转贷款等商业性贷款业务在农发行贷款中的比重迅速增加,种子贷款等新的贷款品种也陆续开始营运,农发行将在三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随着商业性贷款经营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如何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已经被放在农发行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