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我国棉花流通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经历半个多世纪,可谓风风雨雨。特别是近几年,棉花市场放开后,真可说喜忧参半。喜的是打破了供销社棉麻企业独家垄断的格局,棉花经营主体趋于多元化,棉花流通企业改革正逐步深入,适应市场能力正逐步提高,竞争意识正不断加强。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5.
在新形势下,选择符合市场要求和企业自身特点的棉花分销渠道,确保棉花销售的顺利进行,是棉花经营企业自身营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如果棉花销售受阻,棉花难以销出,企业就会陷入“腹胀”的不利境地,长此以往,棉花大量积压,企业将难以正常运转,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棉花经营企业要实现自身营运的顺利进行,棉花从购入到销出就必须实现有机接轨,确保棉花货畅其流,特别是对于基层棉花经营企业来说,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营造一个良好的棉花市场环境,是拓宽棉花流通渠道的前提,是棉花经营依法公来有序竞争的基础,是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利益的保证,是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使棉花企业起死回生,稳定发展的焦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8.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五部门于今年9月30日发出了《关于印发整顿棉花流通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现全转载。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当前少数几个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农产品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步摆上改革的日程。  相似文献   

10.
11.
整顿棉花流通秩序的必要性。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棉花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籽棉收购、皮棉加工多渠道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数量增长过快,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在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没有通过资格认定的企业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棉花流通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盲目抬价抢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德州市政府提出植棉400万亩、总产600万担的目标。市供销社组织人员经多方调查分析,认为这一目标从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都是可行的。 一、从当前棉花需求情况分析 有关信息表明,2000年度世界棉花产量比上年减少28~32万吨,消费量将增加24~32万吨,达到1986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预测当年资源缺口130万吨。从国内情况看,2000年全国棉花总产量预计可达7600万担,而全国消费量9000万担,缺口1400万担。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棉纺企业走出低谷,纺织品服装生产和销售快速增长,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高于40%。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国有、集体、民营企业,在国家压缩1000万落后纱绽的背景下,新上棉纺设备,使国内用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即将加入WTO,必将给棉花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棉花价格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国的棉花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棉花企业要有市场风险意识,要灵活应对棉花流通出现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4.
大丰市是全国产棉大县,棉花作为我市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在农村经济中占"半壁江山"。但从1997年以来,由于棉花产销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棉花生产供大于求,价格急剧下跌,销售十分困难,经营单位出现巨额亏损。今年,我们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适当减少长江流域棉花面积"等要求,面向市场,结合县情,本着既贯彻执行国务院有关政策,又保护农民利益、保护棉花加工企业利益的原则,初步探索出一条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都明确指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有利于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一个历史选择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