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方方 《商场现代化》2014,(14):104-105
本文首先总结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提高员工创造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工作特征模型及其发展的角度探讨提高员工创造力的问题,本文在原有的研究的基础上综合社会认知理论同时加入了自我效能和心理资本等因素使得工作特征模型更好的解决提高员工创造力的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员工创造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个体创造力的定义、个体创造力的成分理论,分析了创造力的激励因素及创造力与创新的关系,从而引出了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指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有效的激发员工动机,营造创新性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个体创造力的定义、个体创造力的成分理论,分析了创造力的激励因素及创造力与创新的关系,从而引出了创造力的工作环境,指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有效的激发员工动机,营造创新性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4.
王中华 《现代商业》2012,(30):194-197
在一个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创新对组织而言已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在有些组织,创新已变得不可或缺。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此话道出了创新对于微软的重要性,而企业创新最需要的就是拥有创造力的员工。本文通过构建感知的组织支持与创造力模型,对寻求反馈行为在组织支持与创造力之间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寻求反馈行为在组织支持与创造力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证明了寻求反馈行为对员工个体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寻求反馈行为促进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员工创造力的重要前因,而已有文献结论存在不一致,且未深入地探讨影响员工情绪的组织情境因素。文章依据情感事件理论,分析和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积极/消极情感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组织创造力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通过分析442对主管〖CD*2〗下属配对样本,结果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创造力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创造力支持感正向调节积极情感与创造力的关系,而对消极情感与创造力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最后,高的组织创造力支持感还调节积极/消极情感在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精神性的觉醒和焕发往往带来创造力的迸发,但其动力机制尚待探索。整合变革应对理论、精神性理论和创造力理论提出包含中国传统精神性的多层面变革应对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组织内创造力的多层面精神性动力机制。具体包括四个子研究:一是探讨员工创造力的精神性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机制;二是探讨团队创造力的精神性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机制;三是探讨组织创造力的精神性动力因素及其动力机制;四是探讨组织内创造力的精神性动力的纵向传导机制,即企业创始人精神型领导的垂滴效应。本研究揭示了组织内创造力激发的多层面精神性源泉及其动力机理,拓宽了组织内创造力多层面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为基于精神性激活组织内创造力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商》2015,(30)
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力的表现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员工创造力的定义及其测量,其次介绍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团队领导,最后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积极赋能、激活个体的组织情境下,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有待明确.突破被动适应视角局限,本文基于创造力领导理论与个体成长整合模型,对上级发展性反馈、工作旺盛感、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384位企业全职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对工作旺盛感与员工创造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事间隐性知识共享对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工作旺盛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工作旺盛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旺盛感在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隐性知识共享与上级发展性反馈的互补性调节作用会通过工作旺盛感进一步影响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为保护员工弥足珍贵的自我创造空间,个性化工作协议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工作范式。已有研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揭示个性化工作协议促进个体创造力,但忽视了缺乏组织约束下可能带来的潜在消极影响。文章从创造蕴含的高失败风险特性和个性化工作协议潜在的身份认同特性出发,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由自我归类过程的“自我提升”和“减少不确定性”两大动机引入个性化工作协议和上级发展性反馈,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个性化工作协议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通过区间估计Bootstrap法以及Johnson-Neyman法对325个有效样本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个性化工作协议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内部人身份认知发挥中介作用;上级发展性反馈正向调节内部人身份认知在个性化工作协议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个性化工作协议的研究视角,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时的协议,还蕴含着高度的情感连带与主体互动,这为组织实施个性化工作协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卓贝贝  孙娟 《现代商业》2012,(20):53-54
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和动态多变的商业环境对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变化与发展中不断创新,而创新来源于员工创造力。探讨情境因素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的组织管理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赵红丹  江苇 《财经论丛》2018,(2):95-103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员工主动承担更多的职责外活动,由此带来的公民行为压力愈益成为职场中的普遍问题.然而,学界对于公民行为压力究竟是好是坏仍阐释不清,使得现有理论模型无法很好地解释现象,削弱了实践指导性.整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本文探讨了公民行为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尤其是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情境机制.基于本土企业297份直接上司-目标员工配对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公民行为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但是这一倒U关系取决于员工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的情况下,公民行为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娜仁  刘洪 《财经论丛》2018,(2):86-94
领地行为在组织内广泛存在,个体标记和防卫自己的领地,这种划定与保卫所属区域或者显示所属关系的行为是否会抑制员工创造力的发挥?本文通过构建领地行为、 创造力以及集体主义的理论模型,收集员工层面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领地行为与创造力的关系以及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地行为没有抑制创造力,而是起到促进作用,即身份导向标记与创造力显著正相关;反应性防卫与创造力显著正相关;相比较而言,集体主义倾向高的个体,反应性防卫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作特征模型合理优化工作设计是企业管理者提升员工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236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工作自主性和技能多样性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并从“人一职”匹配理论视角探讨学习目标取向和创意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自主性和技能多样性均对员工创造力有正向预测作用;创意自我效能感越强,工作自主性与创造力的正相关性越弱,技能多样性与创造力的正相关性越强.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结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否促进创新”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却未获一致研究结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不同性质的人力资源实践能满足员工不同类型的需求及其综合效果,因此可能会催生不同的员工创造力。根据绩效导向和维持导向两维度,本文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成四类:高绩效高维持、低绩效高维持、高绩效低维持、低绩效低维持。选取江苏、安徽企业中的362个员工样本,结果表明:与其它三种类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相比,高绩效高维持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员工的组织心理所有权最高,从而员工创造力最高。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而且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影响员工创造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纪兰 《北方经贸》2007,(5):109-110
在知识经济时代,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成为企业激励的重点。创造力是人力资源中的隐性价值,它不受人力资源管理中显性的雇佣契约的约束。因此,企业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业绩,只能在隐性的心理契约的基础上激励员工。不同的心理契约类型下,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是不同的,因此,企业为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根据员工不同的心理契约类型,选配合适的激励模式与之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新产品创造水平。新产品创造力是企业产品创新的基础,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动力的源泉。由此,激发整个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个体-组织交互视角,通过对233名企业知识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员工创造力人格、工作特征与个人创新绩效的关系,并考察了工作特征在员工创造力人格与个人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创造力人格对个人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特征各维度均对个人创新绩效发挥显著正向影响;工作特征中的技能多样性、工作自主性分别对员工创造力人格与个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在个体内层次从需求视角探讨每日职场排斥通过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每日创造力的动态作用机制,在个体间层次从资源视角探讨绩效证明目标取向在每日职场排斥与每日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日记调研法获得112名员工连续10个工作日的1120个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每日职场排斥对每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在该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绩效证明目标取向负向调节每日职场排斥对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的负效应,同时负向调节每日创造力过程投入在每日职场排斥与每日创造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员工创造力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而且可以使企业永葆青春活力,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有必要从为员工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以刺激员工创造力的发挥和提升。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员工学习力的竞争.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提高学习力,在学习型组织氛围中全体员工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员工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力,不断完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应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人力资源为优势,在企业管理中推进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