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相照 《秘书工作》2013,(5):44-44
原文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  相似文献   

2.
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韩愈  相似文献   

3.
原文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庄子·天地》)  相似文献   

4.
秋茫 《人力资源》2017,(6):79-81
误入藕花深处 爱看误导的笑话. 《笑赞》中有个笑话:一儒生以"太行山"作"代形山",一儒生乃曰:"乃'泰航'耳."其人曰:"我亲到山下见碑也."相争不决,曰:"我二人赌一东道.某学究识字多,试往问之."及见学究问之,学究曰:"是'代形'也."输"一东道"者怨之,学究曰:"你虽输一东道,却教他念一生别字."  相似文献   

5.
虢君不醒     
黎想 《秘书工作》2013,(3):12-12
原文昔者虢君骄恣自伐,谄谀亲贵,谏臣诘逐,政治踳乱,国人不服。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臣愿谏,恐先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  相似文献   

6.
◎原文 十一月,戊子,上至濮阳,窦德玄骑从.上问:“濮阳谓之帝丘,何也?”德玄不能对.许敬宗自后跃马而前曰:“昔颛顼居此,故谓之帝丘.”上称善.敬宗退,谓人曰:“大臣不可以无学;吾见德玄不能对,心实羞之.”德玄闻之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此吾所能也.”李勣曰:“敬宗多闻,信美矣;德玄之言亦善也.”  相似文献   

7.
李刚 《河北企业》2014,(8):85-86
<正>一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认识廉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用廉字表示政治行为出自《周礼·天官冢宰》中所记载的"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汉代以后,"廉"成为了官吏必备的一种职业道德。而"政"在《释名》中的解释是"正也,下所取正也",这就要求官员具有正直、正义、无私的优良品德。从我国古代留下的好多揭露和批判贪污的资料、传说、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代,鲁国的宓子贱治理禀父时,鲁君在政事上对他的干预颇多,常常令“宓子贱不得行其术也”.一次,宓子贱邀鲁君身边的二名近吏同赴禀父.归邑之后,宓子贱令二吏为己笔录政事.当吏作书时,宓子贱时常从旁掣摇其肘.吏书不善,宓子贱则为之发怒,二吏忧恐,辞而请归.回对鲁君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子之肘,书恶而甚怒,臣故辞而归也.”鲁君闻之,大息而曰:“宓子是以此举来谏寡人之过失也.吾之乱子,而令他不得行其术,非尔之过也.”  相似文献   

9.
正◎原文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  相似文献   

10.
本人并非厚古薄今,但古人一些执政清正廉洁者不妨挂齿,以镜为鉴。春秋宋国子罕,执政做官期间,有人给他献玉,被拒之。献玉者说,这是宝啊为何不要。子罕答: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我若收玉,你我二人岂不都失去了宝。汉朝杨震,为官清正,其拒贿"四知论",流传至今。杨任太守时,县令王密揣金十斤,寅夜求见,杨震不受。密曰:"暮无人知"。震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惭而退。山东范县(今河南)潍县知县郑板桥有一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可想见郑板桥为官十分体恤民情。  相似文献   

11.
谐趣园     
<正> 面子(小小说)马清明刘公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又师从名家,二十岁便名声大振。但从不乱题乱画,及至晚年更是惜墨如金,所见手迹多在典雅之堂。一日,其妻去书社购一唱片,倾其囊,差三分钱,面露难色,曰:差三分,算了吧?店主答:不可,我乃薄利多销,差三分,无利矣。其妻转身欲去,忽见墙上刘公"妙趣生"题字。便说:吾夫为你题字,差三分不可,太小气矣。店主曰:"你刘夫人耶?失敬失敬!那三分钱罢了。"刘公闻言,怒目圆睁,赏夫人一耳光。后决然弃笔,一生再未写字。  相似文献   

12.
眭达明 《秘书》2012,(12):19-20
钦若宴见,帝问曰:"卿何故不之中书?"对曰:"臣不为宰相,安敢之中书!"帝顾都知,送钦若诣中书视事。谓令设馔以待之,曰:"上命中书设馔耳。"钦若既出,使都知入奏,以无白麻,不敢奉诏,因归私第;有诏,学士院降麻,谓乃除钦若使相,为西京留守。帝但闻宣制,亦不之悟也。——《续资治通鉴》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789页王钦若与丁谓同为宋真宗  相似文献   

13.
正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得民富国强?关键看为政之道。古有贤德者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廉洁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这是历代明君都明白的道理。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  相似文献   

14.
《秘书》2008,(7)
李德裕镇浙西,有刘三复者,少贫,苦学有才思。时中人赍御书至,以赐德裕。德裕试其所为,谓曰:"子可为我草表,能立就,或归以创之。"三复曰:"文理贵中,不贵其速。"德裕以为当言。三复又请曰:"渔歌樵唱,皆传公述作,愿以文集见示。"德裕出数轴与之。三复乃体而为表,德裕嘉之。——《北梦琐言》卷一(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版第27页)  相似文献   

15.
晓理 《秘书工作》2013,(7):30-30
◎原文上还,至宋州,宴从官于楼上,刺史寇预焉。酒酣上谓张说曰:"向者屡遣使臣分巡诸道,察吏善恶,今因封禅历诸州,乃知使臣负我多矣。怀州刺史王丘,饩牵之外,一无他献。魏州刺史崔沔,供张无锦绣,示我以俭济州刺史裴耀卿,表数百言,莫非规谏,且曰‘:人或重扰则不足以告成。’朕常置之坐隅,且以戒左右。如三人者不劳人以市恩,真良吏矣!"顾谓寇曰:"比亦屡有以酒馔不丰诉于朕者,知卿不借誉于左右也。"自举酒赐之宰臣帅群臣起贺,楼上皆称万岁。由是以丘为尚书左丞沔为散骑侍郎,耀卿为定州刺史。耀卿,叔业之七世孙也(摘自《资治通鉴·唐纪》)  相似文献   

16.
趣说中秋     
渝文 《上海企业》2012,(9):86-87
李笠翁《中秋诗》云:"多情是明月,异地必相亲;莫道无知己,天边有故人。"时光易逝又中秋,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当那海上生明月,冉冉升空的时候,使人不禁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感。据《广州风俗记》里载:"中秋之夕,设酒饼糖果于庭中宴饮为乐,曰赏月。"昔人有诗咏之云:"一二初三四,蛾  相似文献   

17.
徐匡 《秘书工作》2014,(2):57-57
正原文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相似文献   

18.
古代管理思想中很重视知人善任,任人唯贤。正如《管子·五辅》中所言:“古之贤王,所以取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末之尝闻”:司马光上书宋仁宗曰:“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赏喜罚恶而已”(《续资洽通鉴》卷六十一)。这就首先要有知人之明,即所谓“知人者哲”(《尚书·皋陶谟》):“知人者智”(《老子》第三十三章)。宋朝的苏轼在《拟进士对御试策》中指出:“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然后还要善于用人。一是要用其所长,不求全求备。即所谓“任人之长,不强所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出任人…  相似文献   

19.
《楼市》2011,(Z1):30-31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通而成卦。"2010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接踵而至,楼市成交盛极而衰,而又否极泰来,一年之内楼市行情起伏跌宕,一波三折,故事丛生。卜卦楼市,前知2010,后晓2011,以天、地、人三才之道,解说虎年楼事起伏,盘点江南人物风流,展望兔年房企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正原文谯州刺史湛僧智围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于广陵,魏将军元显伯救之,司州刺史夏侯夔自武阳引兵助僧智。冬十月,夔至城下,庆和举城降。夔以让僧智,僧智曰:"庆和欲降公,不欲降僧智,今往,必乖其意。且僧智所将应募乌合之人,不可御以法;公持军素严,必无侵暴,受降纳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