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教育重回本位,地位也在逐步提升,肩负着新的使命。高校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的重要载体,探究、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科学体系已经成为当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课题。当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处在初级阶段,需要面临重重挑战,大力实施劳动教育却出现各种形式化、虚化等现象,最后展现的劳动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劳动教育要及时地从实践层面进行整改,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实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科学化、常规化的长期稳步式发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存在组织不充分、形式不丰富、效果不理想等现实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做出具体的可操作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始源和财富形成的决定力量.以社会财富的创造为基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应该致力于启动劳动,挖掘劳动潜力,鼓励劳动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要形成能有效激活劳动的完善的经济、法制和社会机制以及精神氛围,以全面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加强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课程具有深刻的逻辑意蕴.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落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思政课中融入劳动教育成为题中之意.因此,我们需要完善思政课劳动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每个阶段,劳动教育都有其突出的历史作用.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劳动教育越来越注重体力劳动和国家需要向体脑并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需要转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应继续坚持劳动教育,利用其内含的多重价值功能,充分发挥其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是未来技术工人的主力军,高职学生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有利于高职学生形成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在劳动中深化对劳动光荣的认识,对奉献精神的熏陶,对坚强性格的培养,这是在未来工作中发挥创造力和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在对高职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要采用多种模式进行。通过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增加劳动实训周、在技能大赛中渗透、在社会实践中引入等形式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并创新劳动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人才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劳动风气淡化、学校劳动教育缺乏时代性、家庭劳动教育的轻视等问题.当下,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立足新时代背景,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从社会、学校和家庭入手拓展...  相似文献   

7.
劳动产品包括产品的"质"与"量"两个部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后,雇佣劳动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主要劳动形式。雇佣劳动已与传统农业劳动有本质区别,马克思提出劳动异化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当前S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总体趋好,但仍然存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研发进度迟缓、面向学生开展艺术创造性劳动教育力度不足、学校教师缺乏劳动教育意识、教师劳动素养水平不高、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前瞻性等问题。为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水平,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全面综合育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加大艺术类校本课程开发力度,通过课堂理论与艺术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素养水平、加强劳动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发挥社会及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特色化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制机制,切实保障劳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落实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逐步提升,技能人才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高职院校承担着传承技能技术、促进创新创业的社会责任,应从四个维度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劳动教育困境,从增强劳动教育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认同、创建立体多元劳动教育课堂、建设劳育校园文化、推动产教融合、建立完整科学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入手,探索劳动育人的综合功能,践行新型劳动价值观,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文慧 《江苏商论》2024,(4):123-127
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得劳动技能、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现阶段的劳动教育已经从“离身”转向“具身”,但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层面对具身劳动教育的认知均不到位。日常生活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具身劳动教育的培养方式不到位,劳动教育的成果反馈机制建设不到位。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补足认知短板、培养高职学生具身劳动意识,完善课程体系、提升高职学生具身劳动技能,创新培养方式、引导高职学生劳动意识,完善成果反馈机制、激励高职学生自愿劳动。  相似文献   

11.
张娟 《北方经贸》2000,(1):251-252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其特点为思维过程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教师有责任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发展教育思想,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灌输创造教育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教学过程成为真正的创造性活动.实质上在创造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型的教师,下面就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创造教育的问题上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结合大学生职业发展,将生涯教育融入到劳动教育全程,搭建涵盖物质劳动和非物质劳动的符合劳动教育的体系,旨在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层工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处在协调劳动关系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位置.基层工会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着力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近四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意识逐渐渗透到社会上每一个细胞,社会各领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表现出历史性的变革,与此同时,我国教育行业也引进了"互联网+教育"的思维和技术,高等教育"互联网+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专家、教师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以《劳动合同法》课程为例,就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创新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对历史教学法的认识历史教学法是一门科学。它以历史科学与教育科学为基础,研究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规律,选择最适当的原则、形式和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同时历史教学法还是一门研究怎样教历史,研究历史教师未来活动的艺术。因此,历史教学法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历史教学法的方法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正确的反映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历史教学法学科内容是历史科学与教育科学基本知识的结合,处处要真实、事事要证明,是科学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语言、动作以及态度,都能生动而明朗地表现出来,随时发出创造性的火焰,鼓舞学生从事创造性劳动,使师生的思想情感,共同融合在创造性的劳动中,这里面就显示出高度的艺术性。再从历史教学法讲述内容来看,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重要核心,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当前情况,论述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当前劳动关系中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回顾企业跨国经营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基础上,首先明确了企业跨国经营中劳动关系管理的特征,然后分析了企业跨国经营劳动关系模式发展的新趋势,最后提出了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劳动关系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造性思维在英语课程改革中逐渐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相应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从教师观念以及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角度分析在现代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数学的教学、思想、生产生活中得到应用,也就成为现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尤其重要的就是提高青少年创新思路.由于数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殊作用,因此,中专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为提高民族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创新和发展高校实践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西省六所高校为样本发放问卷,分析发现劳动认知和劳动教育资源显著影响劳动教育实施成效,进而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劳动认知,丰富和落实劳动教育资源,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