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采用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氯法对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添加剂、废水初始pH值对染料废水中COD、色度、挥发酚及氰化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活性炭-过氧化氢联合的方法对染料废水中COD、色度、挥发酚及氰化物的去除很有效,去除率均达96%以上。最佳条件下,COD、挥发酚达国家三级排放标准:色度、氰化物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法降解苯酚模拟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污泥法降解苯酚模拟废水的动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法对苯酚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正常状态下,3h内COD去除率迭90%以上。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不同污泥浓度时反应速率常数K1相差不大,提高苯酚初始浓度K1亦增大。pH值在4.8-9.1范围内,活性污泥保持良好的降解性能,pH值过大或过小时,微生物均受到抑制。在15-35℃,K-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求得温度系数θ为1.054。  相似文献   

3.
用氯仿对含酚废水进行了萃取及反萃取实验,并研究了回收氯仿对废水萃取处理的效果以及多级萃取对萃取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时间为20 min;废水与氯仿比例为1∶1;pH值为6,温度为室温(20℃左右)。此时萃取率为83.68%,氯仿的回收率为95%左右,通过三级萃取实验得到总的萃取率为95.54%。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质分析及现场实验确定某化工有限公司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pH值和Ca(OH)2投加量为除氟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的除氟工况为:沉淀反应时间约为1h,且在pH值为6.5~7、Ca(OH)2投加量为理论值的2.5倍以上.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具体工艺流程,利用两级反应沉淀除氟,同时,为了强化沉淀效果,再增加一级反应沉淀池,并投加PAC溶液进行絮凝沉淀,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吸附去除富营养化水中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粉煤灰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利用粉煤灰吸附处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能够很好地吸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去除率最高达99.44%,但是粉煤灰的吸附作用受吸附时间、pH值以及废水的初始磷含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钨冶炼过程含砷及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钨冶炼生产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含砷及氨氮废水的处理。本研究采用铁盐沉淀-麦糟吸附工艺处理江西某钨冶炼废水。研究结果证明:三氯化铁除砷效果较好,且pH值在7~8范围除砷效果最佳;当pH为9、P∶N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硫酸镁改性麦糟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最大。该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速率方程。经过铁盐沉淀-麦糟吸附工艺处理后的钨冶炼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某制药企业不同时间排放的废水,观察废水中放线菌菌体特征的变化,并分析废水水质特征。将培养菌体的生长条件设置为:温度分别为22℃、25℃、28℃、32℃、36℃;pH值分别为3.0、4.0、5.0、6.0、7.0、8.0和9.0;转速分别为100、125、150、200、250 rpm/min。实验结果显示:放线菌在pH值为8.0,温度为28℃,转速为200 rpm/min时的废水环境下生长条件最适。  相似文献   

8.
以废麻带为原材料制备出活性炭吸附剂,为了系统研究其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以麻质活性炭(HAC)为吸附剂,亚甲基蓝染料(MB)为吸附质,探讨了HAC投加量、吸附质初始浓度及吸附时间、温度和初始pH值等对MB染料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MB染料的吸附量与吸附剂初始浓度呈线性关系;吸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但在60 min能达到吸附平衡;pH值为12时HAC对MB染料的吸附效果最好;HAC对MB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且服从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因此,麻质活性炭(HAC)是一种高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泡沫分离法对模拟废水中的铅镍离子进行了去除实验,研究了废水气流速度、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分离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SDS),当pH值为9.0、气速为300 ml/min时,若SDS浓度为10mg/L,镍离子达到最大去除率;若SDS浓度为20 mg/L,铅离子分离率最佳,残液废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印染废水,验证了不同极板材料、废水pH值、电流密度、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色度和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絮凝法印染废水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全铁极板、废水pH值10~11,电流密度200~250 A/m2,反应时间5~8 min。在此条件下色度去除率可达98%左右,CODCr去除率可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生态因子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发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粘泥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分离纯化,探讨了SRB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了SRB的生长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表明,SRB适应中温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30—40℃。生长适宜的pH值为7-8,随着COD:SO4^2-值增加,各培养基中SO4^2-还原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pH值、微生物、太阳光照和温度对丁草胺在水样中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丁草胺在水环境中降解的因素依次为pH值、微生物、太阳光照和温度。太阳光照的影响程度较低,而pH值、微生物和温度的影响程度较高。水中的OH^-会对丁草胺的降解有催化作用,另外,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可加快丁草胺的降解速率;丁草胺在温度较高条件下降解的速率较快。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酒厂生产废水工艺中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及工艺参数的选择.分析了不同容积负荷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BR法在室温下就能高效处理高浓度的白酒生产废水,在室温、pH值为中性及好氧-厌氧交替运行的条件下,当废水浓度为1664mg/L、单位COD。有机负荷为0.11kg/(m^3.d)时,对CODCr BOD5、SS的去除率分别达53.8%、95.8%、91%,对N和P的去除效率分别达78%和96%。根据实验分析得知SBR法处理废水影响活性污泥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为营养物质的比例、有害物质的积累、溶解氧和pH值。  相似文献   

14.
鸡粪高效降解菌群对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自行筛选开发的高效降解菌对鸡粪发酵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其堆肥的主要腐熟指标。结果表明,加入高效降解菌剂的堆肥处理方法温度相对较高,脱水快,pH值适宜,C/N调整较好,种子发芽指数高,堆肥后营养养分含量高,且大肠菌群数量少,堆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振荡吸附试验研究钢渣对水溶液中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温度、溶液初始浓度、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绘制了吸附等温曲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利用Freundlich、Langmuir模型对25℃下的吸附结果进行拟合,采用动力学方程对钢渣吸附磷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描述.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钢渣的吸附量影响比较小,钢渣对磷的吸附大约24 h趋于平衡,Langmuir等温吸附式能很好地描述对磷的吸附过程,饱和吸附量达到28.84 mg/g,酸性条件下利于吸附的进行.钢渣的吸附平衡量随溶液初始磷浓度增大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假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钢渣对溶液中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蔗渣改性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蔗渣纤维素改性吸附剂对Cr(Ⅵ)进行吸附处理,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pH值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吸附条件为吸附剂用量0.3g、pH值1、吸附温度30℃、时间2h,相应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分别为1.7mg/g和99.8%。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由数据分析得到影响蔗渣改性吸附剂对Cr(Ⅵ)吸附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对吸附剂进行解吸再生实验,结果表明,蔗渣改性吸附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含铬废渣回收利用中的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洗-焙烧的方法对含有铬、硫、硅等元素的废渣进行脱硫处理。研究了不同的液固比、溶液pH值等水洗条件及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脱硫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脱硫条件,使含铬废渣的硫含量达到冶炼标准。  相似文献   

18.
河南某医药工厂废水CODCr含量高、pH值低、含盐量大、氨氮含量高。采用预处理+UASB+SBR联合工艺对其治理,工程调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BOD5、含盐量、氨氮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出水水质满足《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21904-2008)中表2的要求。此类工艺调试运行过程要注意温度、进水水质对系统启动运行的影响,特别是UASB系统的启动运行的影响。启动初期不能过于强调处理效率,容积负荷要从低到高逐步增加,UASB初始容积负荷一般不超过0.6 kg/(m3.d)。  相似文献   

19.
采用絮凝沉淀法去除马铃薯淀粉废水中的蛋白质。经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70mg/L,pH值为5,温度为20℃,反应时间40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聚丙烯酰胺絮凝沉淀法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的COD、蛋白质、BOD、SS都有一定的去除效果。COD的去除率保持在30%~40%,蛋白质的去除率保持在45%~55%,BOD的去除率保持在10%-15%.SS的去除率保持在50%-60%,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将预处理过的农业废弃物,在厌氧发酵装置内进行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研究了农业废弃物发酵过程中的沼气产量、pH值变化、ORP值变化及甲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农业废弃物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是可行的:接种物浓度为15%的试验组的pH值、ORP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沼气中甲烷的最高含量为70.80%,废弃物减量效果明显。该项研究为农业废弃物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