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屠光启 《宁波通讯》2010,(12):36-37
在很长时间内,一讲到中国商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徽商和晋商,实际上在中国众多商帮中,“宁波帮”不仅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而且是实现了群体性现代化转型的商帮,是中国近代最有代表性的商帮,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大上海的崛起到香港的繁华,从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商业史上,明代以前有"商"无"帮";明代中叶以后商帮纷起。三百年来,最著名的有十大商帮。本世纪以来,十大商帮中许多著名商帮,如山西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徽州商帮等由式微而至衰亡。而"宁波帮"却历久不衰,一枝独秀,或扬名于国内,或称雄于海外,为世人所瞩目。探寻"宁波帮"长盛不衰的奥秘,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其一,"宁波帮"始终得到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关怀;其二,"宁波帮"始终高扬  相似文献   

3.
《环球财经》2005,(3):87-87
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并称中国新五大商帮。新商帮的种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企业寻找本土生存通道的努力,同时也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4.
近日,首届世界“宁波帮”大会在宁波隆重召开。千名“宁波帮”人士代表一百多万“宁波帮”齐聚故乡,共商反哺和发展宁波经济、共谋继承和弘扬“宁波帮”精神大业。面对如此盛况,笔者激动之余不由感慨,昔日中国有晋商、徽商等十大商帮,曾各领风骚,但“宁波帮”一直挺立潮头,至今没有被淘汰有何秘诀?与会的新老“宁波帮”代表纷纷感言,诚信是最大的秘诀之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2015,(Z1):112-117
商海沉浮,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很多人徘徊、迷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梳理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的经商之道,或许对当下的从商者能有启发。洞庭商帮:聪明的商帮春秋吴越争霸,名臣范蠡财色尽得,泛舟五湖,引起多少人的艳羡。他经商成功,给太湖、洞庭湖流域的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明代万历年间,在苏州洞庭东山小岛上不知不觉地兴起了一支被誉为"钻天洞庭"的独特商帮——洞庭商帮。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无疑是浙商之祖。挖掘龙游商帮文化,开发“浙商故里”旅游既是龙游旅游的独特文化亮点,也是龙游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中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浙江商帮、山东商帮、苏南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并称为中国新五大商帮.受到世人关注。一项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企业界人士调查显示.近半数受访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存在着可以地城识别的商人群体.他们总共提及了45个地域性商人圈.其中广东与浙江商人几乎齐名。  相似文献   

8.
<正>宁波点缀在中国大陆漫长的海岸线中部,以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揽甬江入东海。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连接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数百年来,无数"宁波帮"人士从这里出发,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作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宁波帮"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秉持"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精神,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创造了中国工商业一百多个"第一"和"之最":中国第一艘轮船、第一家  相似文献   

9.
张利娟 《中国经贸》2013,(11):90-91
翻开中国漫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重义轻利的儒家文化和农耕经济的主流使得市场经济之花迟迟难以绽放。可事实上,人类社会—直就未曾离开过商人的活动。 我国经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但中国商帮的崛起却一直推迟到明清时期。明清之际曾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在这场“商业革命”中相继崛起了十大商帮,他们的贸易活动领域遍及全国各地,对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代对外贸易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虽然温州人用自己血液中流淌着的顽强经商本能创造了当代中国一个又一个商业经典,但这帮中国的“犹太人”却始终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他们用特有的敏锐的“商感”捕捉着每一个商机,在城市中崛起的一座座高楼面前,他们如今也下起了赌注。  相似文献   

11.
《浙江工商》2006,(5):F0002-F0002
5月20日,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央、地方十多个省的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与浙商、苏商、沪商、粤商、闽商、京商、赣商、徽商、晋商、汉商、港商、台商十三个商帮的代表共500余人共聚一堂,围绕”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商道”这一主题,研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人的战略思想,并认为峰会搭建了一个天下商帮交流合作的平台,很有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为深入推进宁波商帮的相关研究,“近代宁波商帮的转型与传承暨上海总商会成立百廿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16日在宁波帮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宁波商人研究中心、宁波博物院(宁波帮博物馆)主办,宁波市统一战线理论学会、宁波大学宁波帮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企业史研究中心协办,《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商业史学会提供学术支持。数位资深学者应邀出席研讨会并作主旨报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香港大学、复旦大学、  相似文献   

13.
兴盛于19世纪的“宁波商帮”被认为是继徽、晋两人商帮之后势力最强的地缘性商人群体。他们不怕苦、敢冒险、敢为天下先、求实而乐于探索,他们以其强烈的创业精神与杰出的经营能力抒写了中国商业史上的百年辉煌,至今仍活跃在海内外而名闻遐迩。如今的“宁波商帮”不仅致力于兴办产业,而且还积极投资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注意自身文化方面的修养,准备以更高的姿态投入浙江和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策划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08中国策划年会”于2008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大会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推动社会创新,向国内外展示中国策划的智慧成果和民族品牌,表彰中国本土策划人的突出贡献,推动策划业的国际化、民族品牌成长和企业进步,为经济、社会和企业搭建一个互动的资源整合、信息合作共享的交流平台。大会进一步探讨了策划业如何推动民族繁荣与社会创新:阐述商战谋略与中国商帮文化;  相似文献   

15.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之间,实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渊源。浙东学派猛烈抨击儒家传统经济伦理,提出了“新四民”、“工商皆本”、“国家不可病商以滋弱”等主张。而孕育这先进的经济伦理观的社会基础.正是宁波悠久的贸易传统和崇商敬贾的社会风尚;理论又反过来推动儒生弃书服贾,使“宁波帮”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相似文献   

16.
闽商:世界华商的一支中坚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商帮历史悠久。稍远的有赫赫有名的晋帮、徽帮,邻近有闻名海内外的潮州帮、闽南帮、广府帮、福州帮、海南帮、宁波帮、客家帮、三江帮等。他们扎根于当地社会,有着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关系,经营得各具特色,在商界长领善舞,个中渊源尤其是文化积淀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6,(4):14-15
正编者按:宁波帮,是值得所有宁波人引以为豪的商帮,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在中国的近代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100多个"中国第一"和"中国之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其中之一。对于一代代宁波帮来说,创新,也正是他们的传奇经历所诠释的精神内涵。而如今,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创新,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标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商帮     
从体制来看,在最北端的山东商帮,很有国有企业特色;苏南商帮具有集体企业的色彩、越往南,民营企业的特色愈浓烈。新商帮的种种模式,代表了中国企业寻找本土生存通道的努力。 新商帮改变中国经济版图 据说,浙江娃哈哈集团内部所有的发票都必须经董事长宗庆后本人签字之后才能生效。—天,大家排着长队请宗在发票上签字,突然只听宗大声说:“什么?买十个扫帚还不去批发?太浪费了。”浙江商人,他们大多白手起家,商业嗅觉敏锐,胆识过人,并且有能力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调查显示,随着区域经济的新一轮发展,目前中国存在着可以地域识别的商人群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商帮文化特征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概括了商帮的发展历程,从商帮和商帮文化定义入手,以儒家文化为依据,探讨了商帮共同的文化特征,并根据地域差异的特点分析了商帮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且比较了当今中国五大新商帮文化因子,并提出了商帮文化今后研究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20.
商海湘军     
湘籍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正在崛起。 1月3日,“中国股权分置第一股”三一重工(600031)董事长梁稳根获“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桂冠后,回到故乡湖南。 这位戴着宽边眼镜的“湖南细伢仔”在“知命”之时,终于用行动实验了湖南人“战争会打仗,市场能经商”的人生信条。 三一重工等一批湖南企业的成熟,标志着中国经济舞台上又一只商业群落的形成和成长不过,与影响深远的中国另5大商帮相比,湘商的登台,显得有些零散和迟缓。 近代以来,湖湘化日臻成熟,湖南人声名鹊起,英名远播,出现了“军事湘军”曾国藩、“政治湘军”毛泽东,而在经济舞台上,重政轻商的湘湖弟子经历了钝化锐气到商海博浪的蜕变,在歌坛湘军和电视湘军的夹道间,驶出第一批商业战队。[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