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脚账是不完全的复式记账法"是流行的观点,但是,并不正确.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三脚账是复式记账法.  相似文献   

2.
余辉  张艳 《财会月刊》2013,(6):92-93
关于中国的三脚账是否是复式记账法,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本文从记账法的形式与实质的角度,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三脚账与13世纪佛罗伦萨复式记账法、中世纪意大利城邦银行账、德国的复式记账法等进行比较。论证了三脚账是完全的复式记账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脚账是否是复式记账,历来存在争论。本文针对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三脚账是不完全的复式记账法进行分析,将争论的焦点归结为“实质与形式”的问题,并从复式记账和单式记账的特征出发进行论证,认为三脚账是完整的复式记账。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研究、考证指出,三脚账思想应该产生于唐宋时期,其主要体现在账簿设置思想和记账规律上,是我国古代复式记账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三脚账是不完全的复式记账法是流行的观点,但是,并不正确。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证三脚账是复式记账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违法会计行为打击力度的加大,已很少再有单位敢在“账外设账”或私设“小金库”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性质相似却更加隐蔽的违法行为,那就是在自己的大账中设置“账中账”,以此大肆进行账外收支的不法行为。对此,笔者建议应注意识别并严加防范这种“账中账”的违法行为,以便更有效地遏制其滋生与蔓延。一、“账中账”的违纪特点“账中账”的违法行为一般是把会计业务刚发生时的部分凭证记入财务大账,掩盖其后来发生的、大量没有入账的财务收支活动。有的表现为会计事项发生的“头”在账内,而“尾”却在账外;有的以“部分入账…  相似文献   

7.
韩东京 《会计之友》2008,(13):96-97
笔者通过研究、考证指出,三脚账思想应该产生于唐宋时期,其主要体现在账簿设置思想和记账规律上,是我国古代复式记账思想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清代晋商的错账种类及对错账通常采用的六种更正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晋商错账更正方法的局限性及历史意义进行了评述,认为晋商的错账更正方法虽然不符合现代法规要求,对现代会计没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些更正方法简便、易行、有效,其处理原理、程序与现代会计基本相同,与现代会计的错账更正有着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丽云  郭睿 《会计之友》2008,(4):101-102
本文通过对清代晋商的错账种类及对错账通常采用的六种更正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晋商错账更正方法的局限性及历史意义进行了评述,认为晋商的错账更正方法虽然不符合现代法规要求,对现代会计没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些更正方法简便、易行、有效,其处理原理、程序与现代会计基本相同,与现代会计的错账更正有着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8,(6):14-15
2013年12月30日教育部印发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对1998年3月印发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财预字【1998】105号)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其中第七条第五款要求高等学校应当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至此,旧的基建账与事业账分别设立单独核算的时代宣告结束。本文探讨在两账合并初期遇到的系列业务操作问题之一的关于基建账户撤销与否对两账合并业务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自2014年起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指导新旧制度的衔接过渡,又发布了《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笔者对高校基建账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的实务操作流程及内容进行梳理,对并账中容易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规范的解决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基建会计分设两套账的必要性,阐述了基建并账的会计原理,并详细介绍了基建并账的方法步骤、难点及注意事项,对行政事业单位基建并账进行理论与实践探讨,力图使财会人员对基建并账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3.
鲜军 《山东审计》2001,(10):38-38
电算化会计的账簿、报表都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要对被审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价,就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这里主要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审查电子账的方法与途径。 (一)利用被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审查电子账。会计电算化系统都设有查询、打印、财务分析、通用报表等功能,审计人员可以方便地利用这些功能开展审计工作。例如,利用被审系统应收账款分析程序,对应收账款文件中的数据按账龄进行分析;利用查询子模块,查找电子账中指定范围的数据;利用被审系统的财务分析子模块,对经济业务应达到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热点之一是基建会计并账。笔者认为,基建会计并账需要两大基础:构建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以及基建预算并入部门综合预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解读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和《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基础之上,对主要基建业务在基建账和大账套并账中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给出建议,并提出并账处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自2014年起施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指导新旧制度的衔接过渡,又发布了《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笔者对高校基建账数据并入单位会计"大账"的实务操作流程及内容进行梳理,对并账中容易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规范的解决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颁布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基建数据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文章以某高校两个建设项目为例,对预算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收到、使用及固定资产交付等经济业务,分别就基建独立账务和并入会计大账如何核算与反映进行了实务探索,并得出结论:基建账务既单独核算又并入会计大账,能够实现分别独立反映基建项目会计信息,又全面完整反映高校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8.
赵航 《电子财会》2009,(12):28-30
每逢旧年度结束、新年度开始,会计人员总要进行结束旧账、重建新账的换账工作。笔者所见,不少会计人员对隔年换账把握不好,更换的涉及面要么不足,要么过量,换账方法也往往不对。笔者现以财政部相关文件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会计实践。从换账中存在问题、换账范围和换账方法几方面.讨论会计的隔年换账。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30日财政部正式颁布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基本建设投资单独核算的同时,需定期并入高校会计大账。本文对基建账与学校大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并账前应做的准备工作进行了阐述,以具体案例的形式,通过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是基建并账所面临的一些重要实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珣  李春鸿 《财会月刊》2014,(11):113-115
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明确了基建账有关数据应并入单位会计“大账”,本文首次通过基建并账工作底稿的形式,以某省属高校为例探讨基建并账业务的账务处理,并对财会[2014]3号文件《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中未涉及的划拨基建拨款、“应收生产单位投资借款”和“待冲基建支出”的并账等方面进行完善补充,以期对高等学校的基建并账实务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