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汶川粮食应急保障供应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全国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汶川县粮食部门的广大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奋起抗灾,震后第一时间不顾家人和自身的安危,利用日产仅六吨的简单设备昼夜加工大米,解决滞留人员、救灾人员及当地居民的临时吃饭问题。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四川粮食系统迅速行动,顽强拼搏,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保证了800多万灾区群众和救灾人员用粮之需,取得了抗震救灾粮食供应的初步胜利。当前,摆在四川粮食人面前的任务是:抓好抗震救灾和面上工作,促进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粮食职工全力投入抢险救灾,紧急加工抢运粮食,确保了灾区群众、抢险救援部队和抗震救灾人员的粮食应急供应。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绵阳市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北川、平武和临近县市遭到重创,大量灾民失去家园后生存面临困境。在到处需要粮食、水和物资的情况下,市粮食局紧急请示市人民政府启动《绵阳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动用市级粮食储备用于全市灾民和部队、救灾志愿者的应急供应.并在中央救灾粮指标下达后立即组织调运加工.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建州以来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阿坝“3.16”处突维稳事件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粮食调拨供应带来了巨大考验.全州广大粮食职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超负荷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粮食人经历少有的遭遇和处境,少有的困难和考验,少有的压力和责任。粮食人把“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的使命担在肩上.知难而进.用艰辛托举了受灾群众。抗震救灾的实践证明:灾难挡不住奋进的脚步,从悲壮走向豪迈.粮食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粮食安全”之干粮食人是再熟悉不过了,2008年的南方冰灾、汶川震灾和北京奥运,演绎了一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世界粮荒,中国不慌”的粮食保供大合唱,让我们对“粮食安全”的真谛认识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即便如此,国人耳中还是传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鸣响的警钟:在粮食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必须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相似文献   

8.
“仓廪实、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作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决策,目前我国粮食供求仍然处于“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状况.面对当前粮食流通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按照“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的总部署.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意识,切实加强粮食应急管理.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相似文献   

9.
汶川大地震,导致在灾区服务“三农”的社区中小金融机构蒙受巨大损失和重大衍生风险,当前亟须出台相应的政策防范和化解这类非系统性的风险。汶川地震重灾中小金融机构短期无力抵御损失 “5.12”汶川大地震,直接受灾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四川、陕西、甘肃、重庆四(省市)损失严重。四川省21个市(州)的19个有程度不同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0.
从汶川大地震反思粮食应急供应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天以食养民”这是千年的历史古训。粮食生产、收储与供应是粮食安全的三要素.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全,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灾民和救援部队的口粮应急供应,又一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有粮则稳,无粮则乱”。  相似文献   

11.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积极作为,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全国粮食应急保供能力持续提升,涵盖加工、供应、配送、储运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级粮食和储备行政管理部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合理确定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加工企业、储运企业和配送中心,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保障能力。”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急物资储备司司长王宏向本刊介绍粮食应急保供网络时说道。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已40周年,汶川大地震已10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四川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有针对性的强化粮食应急能力建设,在更高层次保障四川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数十万人员伤亡,毁坏大量的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四川省粮食系统的损失十分巨大,不仅有人员伤亡,仓储设施也遭受到严重破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一些重灾区地方储存粮的安全已受到重大威胁。从仓型来看,目前大量使用的房式仓与立筒仓相比,  相似文献   

14.
为了学习先进省份的经验,探嗉山西省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和产业化发展的思路,6月19—24日,由山西省粮食局及财政厅相关人员组成学习考察组,对湖北、四川两省的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和粮油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听取了两省粮食局和财政厅的经验介绍,并现场参观了相关企业,为山西省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粮食局根据国务院、省、市区人民政府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全区粮食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人、老粮、老账”问题逐步解决.在岗人员置换了职工身份.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了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组建了粮油购销中心和粮油批发中心.实行经济目标责任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一、抓试点、重调研,力争建设高起点厦门市粮食局着眼把应急器材库室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粮食同行一流水准”的建设目标,做到适应粮食系统实际需要,应急救援器材设施设备种类齐全、各类应急救援预案齐全、库室使用管理规章制度齐全,需求与功能配套、库房与设施配套、人员与数量配套、使用与保养配套、预案与演练配套的“一适应、三齐全、五配套”。  相似文献   

17.
遂宁市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后,形成了以国有粮库和国有控股粮食收购企业为主体,以粮油加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各种经济成份的收购、批发、零售企业为补充的粮食流通新格局,经受住了近年来粮食价格大起大落、雪灾和汶川大地震等考验。今年5月以来,遂宁市调出中央储备粮1.8万吨发往汶川重灾区,争取中央下拨地方救灾粮5000余吨,由于调控有力,储备粮应急供应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但支援了灾区军民用粮,而且确保了本地粮油市场的供应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烟台市粮食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系统稳定的基础上,把发展粮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筑粮食产业“五大板块”,着力打造产业化发展平台,全市粮食产业、产品集群日趋壮大,有力推进了粮食产业向纵深发展,较好地实现了粮食行业“二次创业”的目标。2007年,全市粮食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利税7.7亿元,进出口总额2.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6.2%和10.3%。  相似文献   

19.
一 “5.12”汶川大地震,对中围应对突发性特大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是一次全面的考验。此次地震的受灾区域范围覆盖四川、甘肃、陕西3省,受灾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波及上千万人口。其中,仅四川省就有18个县(市)、203个乡镇直接遭受特大地震重创,重灾区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波及人口达400多万。特大地震小仅造成山河改观,而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回顾2008年工作,科学把握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态势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四川经历了雨雪冰冻灾害、粮油价格大幅波动、藏区反分裂斗争、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事件。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粮食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号文件。切实落实国家粮食政策,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核心任务.大力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