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业强省建设是我省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省长夏宝龙明确指出。“要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强县。来支撑县域工业百舸争流。形成一个又一个梯次方阵”。并要求工业大县“必须拉高标杆,自我加压。赶超一流。引领更多的县(市、区)成为工业强县(市、区)”。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工业强省建设”专题栏目.着眼工业强县的理性思考和创新实践。通过展现、交流各县(市、区)做强工业的好思路、好举措、好典型、好经验,引导全省经济向稳中求进方向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中梁 《当代经济》2005,(10):28-29
今年以来,地处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工业经济运行质量逐月改善,工业产销同步较快增长,工业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技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但工业经济运行中仍存在经营成本持续“三高”(原材料、生产要素、企业环保和安全生产投入)、要素制约依然“三缺”(缺电、缺钱、缺地)、经济运行呈现“三回落”(增长速度、企业效益、投资增长)等问题,尤其是“低、小、散、弱”的结构性和素质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下一阶段,在各种生产要素硬制约未有突破性好转的背景下,必须继续强化“工业兴市”战略,采取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切实防止“三回落”趋势的放大,努力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此,要注意把握以下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在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干亿元的县(市、区)有14个,这些“千亿级”县(市、区)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由大向强跨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稿选编了4个强县(区)的做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经贸实践》2013,(9):8-10
2012年,全省以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四爪‘‘全面推进”为主要抓手,全面实施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业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当前,我省工业强县(市、区)发展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省长期停留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以量取胜”粗放式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发展中重规模、轻效益的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以打造“设计师一设计企业一设计园区一设计区域”的四级品牌思路,通过宣传推广年(2009年)、项目推进年(2010年)、品牌塑造年(2011年)_三个阶段目标,积极冲刺全国工业设计名城“第一方阵”。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30.1%,新产品产值率比E年末提高2.93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同比又增长1.9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富阳市是全省“工业强市”试点市(县、区)之一。近年来,富阳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主线积极“腾笼换鸟”,着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2012年全市规上销售产值增长12.6%,达1156.8亿元;工业投资增长15%,达103.7亿元;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12,(7):19-21
围绕“三大产业领域”,我省工业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实施“十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工业大县(市、区)加快建设成为工业强县(市、区),深入开展42个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继续推进146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大县(市、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龙头骨干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带头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2013年工业经济“开门红”,进一步推动完成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5%、全市工业生产性投入增长15%、十一项综合指标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通过四个“全力”狠抓落实,围绕全年工作嘉兴市将责任分解落实到镇(街道)、企业,具体做好四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朱健 《经贸实践》2008,(11):17-18
平湖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素有“金平湖”之美誉。改革开放30年,平湖工业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结构从散到块,产业层次从低到高,逐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5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县(市)。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48.2亿元,比1978年增长45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49.77亿元,比1978年的3317万元增加149.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2.3%,比1978年提高4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柳建成 《经贸实践》2005,(10):34-35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调控、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一系列严峻挑战.湖州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方针.全面组织实施加快工业发展的“六大工程”.各项指标完成较好。据统计,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4981亿元.同比增长32,0%:产销衔接良好。累计产销率97.63%:实现销售收人6i8.17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利税5215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利润29.81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市33个行业中31个行业利税同比增长,有8个行业增幅超过50%。全市共有在建工业投资项目1588项(新开1223项、结转365项).总投资规模达374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46.3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亿元的569%,同比增长19.5%,完成年度计划的73.36%。全市工业十一项评价考核得分233.82分,比去年同期高383分,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工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镇域经济是推动嘉兴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2012年,嘉兴市的73个镇(街道)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582.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3%。  相似文献   

12.
邬志刚 《经贸实践》2012,(10):12-12
工业是北仑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经过多年发展,在工业经济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同时,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管理体系。2011年北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99.2亿元,居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工业强县(市、区)第四位,其中石化、钢铁、能源、汽车及汽配、造纸、造船等六大临港产业累计产值突破干亿元,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总量57%以上。  相似文献   

13.
狠抓两个根本转变搞活农垦工业经济□苏国华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使农垦工业企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目前农垦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笔者认为,农垦工业企业应以“三改”(改革、改组、改造)、“两调”(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企业...  相似文献   

14.
工业强县(市、区)建设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筹划,今年进入部署和实施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20个工业大县(市、区)的积极推进下,工业强省建设的共识基本形成,传统工业发展的思路得到了比较大的转变,工业强县(市、区)建设的领导得到加强。下阶段工作要着重把握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之一的云和县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工业立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发展理念,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云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全部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8.73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30.15亿元,增长了3.5倍,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6.
萧山区是全省首批20个工业强县(市、区)建设试点之一。今年以来,萧山区人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首次设立首期到位3.2亿元的十大产业基金,首次出台3000万元的产业链打造政策,首次安排100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资金,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13,(7):8-9
7月17日,我省召开全省上半年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副省长毛光烈在讲话中表示,年初布置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创新驱动发展和工业转型升级结合得更加紧密,工业强省和工业强县(市、区)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工业、科技和高新区的发展延续了一季度的“开门红”,实现了“半年红”。  相似文献   

18.
《经济视角》2009,(2):19-19
“4县(市)及双阳区生产总值增长22.2%,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30.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6.1%.工业投资增长56.3%.这些指标均明显高出全市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新疆“30强”工业企业(集团)实现了资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的全面增长。大部分行业实现盈利。工业企业(集团)资产合计达1533.9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迭208.39亿元。增长17.9%;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3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主营业务收入1778.05亿元,增长34.0%;其他业务收入34.99亿元,增长5.8%;利润总额368.27亿元,增长67.3%;实现利税477.01亿元,增长54.0%。  相似文献   

20.
宝鸡,古曰陈仓。秦孝公时因仓粮而名,公元前338年设陈仓县,应算是中国最早的“物流城市”了。1937年,陇海铁路修到宝鸡,大批民族工业企业因抗战沿路西迁,开始了产业聚集,因路而兴,因工而盛,交通立市,遂确立了近代工业交通地位。宝鸡地处陕甘川宁、西安、兰州、成都、银川四个省会城市(首府)之巾心,也是新亚欧大陆桥中部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