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它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提出了自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属性的选择和三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淑燕 《时代经贸》2010,(16):35-37
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利益却无法具体辨认的一种无形资源,它包括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促进会计理论发展,还是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确认自创商誉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的分析,提出了目创商誉应该予以确认;并进一步分析了自创商誉计量的可行性、属性的选择和三种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商誉会计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丽萍  张利华 《经济师》2003,(7):192-192,194
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商誉会计处理现状和现有商誉会计理论不合理性的基础上 ,阐述了确认自创商誉的现实意义 ,并对自创商誉相关会计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初步提出了建立我国商誉会计准则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并购、改造、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活动的不断深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有关商誉的会计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现行的会计实务中,只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而自创商誉不予确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的经济环境和会计计量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下,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创商誉计量模式的选择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创商誉的确认离我们还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自创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求确认自创商誉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是会计的一大难题。本文拟从商誉的本质入手,说明其只能采用产出价值计量法,这必然要求以企业价值增加为计量基础,以企业整体价值为计量对象,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以相关性为主的信息质量要求,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计量模式,从而引发会计的大革命。因此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离我们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我们做出许多努力。  相似文献   

6.
传统理论对外购商誉的处理一直以来都存在颇多争议,即便是一再更改亦难以自圆其说。在并购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知名企业倒闭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使得商誉的实质更加扑朔迷离,商誉究竟是不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本文从全新的角度来阐述商誉的实质,提出商誉没有外购,只有自创,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6号概念说明《财务报表要素》对资产的定义,和第5号概念说明《工商企业财务报告的确认与计量》对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这两个方面,对商誉作为资产计量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在区分“外围商誉”和“核心商誉”的前提下,也满足确认的标准。因此,商誉是企业的一顼变动资产,需要确认,但是要特殊计量和处理。本文对商誉的计量及会计处理也做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商誉是指企业所独有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这一定义在会计学界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对于商誉的有效构成要素人们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关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确认及计量在业界也一直存在颇多争议。本文主要通过比较中外会计界对商誉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下商誉的合理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及计量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玉明 《中国经济评论》2003,3(8):337-339,303
本文从商誉属性入手,将其区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分别阐述各自的确认、估价模型和会计处理方法。笔者主要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告为主要依托,以期对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自创商誉的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会计只确认外购商誉、不确认自创商誉的缺陷日益显现,自创商誉确认势在必然。我们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内部形成的能使企业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是基本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其计量也是现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认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固有商誉的确认和价值反映。在当前的知识社会经济形势下。会计应时企业的自创商誉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1.
商誉的本质是人力资源。外购商誉的定价机制是直接定价,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购买方与被购买方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一种博弈结果,具有确定性。自创商誉的定价机制是间接定价,是一种博弈过程,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自创商誉不可能被纳入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内。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时代论商誉会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丹  黄国良 《经济与管理》2005,19(8):84-85,97
人类进入“新经济”时代,商誉价值日益成为企业的主要经济资源。本文首先引入了“新经济”时代下商誉的概念,其次介绍了目前会计界对商誉的几种处理方法和美国FASB对商誉进行减损测试的处理方法,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险业在当今的社会保障系统里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复保险制度应该受到法学家和人们的关注。中国应当采取区分主义的立法模式,把重复保险区分为善意重复保险和恶意重复保险两种类型,其中恶意重复保险只具有部分法律效力。对于善意的重复保险,保险人与投保人承担连带责任;对于恶意重复保险行为,建议采取部分无效说。这样不但能兼顾整个市场整体的利益,而且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跟踪了并购事件层次商誉从形成到首次减值的过程,并将商誉减值时间和减值风险分为合理减值和延迟减值两部分,通过使用生存分析模型的半参数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理减值时间和风险无法衡量的问题,实证检验了并购特征中的管理层过度自信程度与商誉减值及时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相比于非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并购时过度自信的管理层会高估并购溢价,对后续期间的商誉减值风险认知不足,进而延长商誉减值延迟时间、降低商誉减值及时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誉减值及时性领域做出了有益补充,为有关部门完善商誉减值相关准则和制定商誉减值风险管控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商誉本质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百多年来,会计理论界在商誉本质研究方面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他们的研究主要沿着商誉构成要素、直接计量以及间接计量三方面进行,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进一步研究首先必须明确商誉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再应用相关理论论证商誉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6.
A model of concessional bargaining among farmers explains the success (or lack thereof) of cooperative institutions in rural farm settings in the developing regions. Concessional bargaining in day‐to‐day interactions generates goodwill, which helps smoothen future dealings amongst farmers as well as with outside agents. In particular, we model the existence of goodwill amongst farmers as enhancing their ability to collectively bargain with an outside dealer that buys their farm produc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dealing with each other, farmers offer higher concessions when the risk of loss or reversal in bargaining power is high; however, the level of concession is also influenced by the degree of reciprocity and parameters that affect bargaining surplus.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insights over the success of cooperative institutions in rural farm settings where inter‐farmer goodwill dynamics determines the cooperative's bargaining outcomes. Specifically, when farmers generously reciprocate each other's goodwill gestures, it leads to better outcomes through increasing their cooperative reservation price. In contrast, when the degree of reciprocity is lower, or when the risk of bargaining power switching is higher, farmers extract more surplus from other farmers, and this also lowers the cooperative's bargaining outcomes and makes the cooperative arrangement unviable in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7.
李娜 《经济与管理》2010,24(1):85-88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赖于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得到相应加强,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清晰界定“国有资产”的内涵,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欠缺以及合理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对于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刑法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一直是财务会计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合并的基本方法和理论也在不断的争论和探索中。笔者也从合并报表编制的三大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新的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表合并理论的相关规定,并在对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比较中提出了新的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以求更加合理地确定合并报表的编制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给林产品营销带来了很多风险,诸如:低质量林产品驱逐高质量林产品、林产品市场缩小或使市场不存在,等,制约了营销目标的实现。林产品经营者和政府,必须树立林产品品牌形象,创新林产品企业营销方式,构筑林产品市场营销预警系统与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市场信用机制建设,努力培育林产品企业的商誉,增强政府对林产品市场的服务功能,以防范信息不对称给林产品营销带来的风险,促使林产品营销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理论是分析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两大主体,在国外已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我国循环经济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已形成以循环经济机制为基础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新发展阶段。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不仅仅是要快速发展经济,而且要尽早实现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据的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文章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为研究对象,探讨欠发达地区贫困旗县的建立矿产工业企业为龙头,农牧业为基础,旅游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为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对处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而且工业反哺农牧业力度不太大的奈曼旗来说,经济发展往往受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制约。所以,该地区的循环经济必须在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