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数字     
《东方企业家》2005,(8):23-23
9.5%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表明,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为9.5%,这一速度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外贸高出低进,出口增长32.7%,进口增长14%。  相似文献   

2.
高辉清 《经济界》2000,(1):19-24
一、我国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作用正在逐渐消失1980-1996年间,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以年均14.7%的速度增长,出口额以年均15.4%的速度增长。在出口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增长,同一时期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7.8%。但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形势急转直下,从1998年8月到1999年6月长达10个月的时间内,除1998年12月和1999年5月外,我国出口都出现了负增长,1998年全年我国外贸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由上年的34个百分点,猛跌到O.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  相似文献   

3.
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六年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季度逆差。有分析称,今年贸易顺差的规模将进一步回落至1000亿美元左右。专家预计,随着贸易顺差规模的进一步回落,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也将下降,今年净出口对GDP的正拉动将从去年的0.7个百分点回落至约0.4个百分点石。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从经济增长结构来看,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和消费增长速度并不均衡,呈现出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其中消费为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远远低于其他两项。“十五”期间,全省投资、出口、消费年均增长27.1%、16.7%、12.1%,消费比投资和出口年均增幅分别少15个和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刘健 《现代企业》2005,(4):42-4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国际物流日益成为影响对外贸易乃至整个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研究,外贸出口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28个百分点。当今世界,90%以上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物流方式完成的,由此可见海洋经济化对现代明的贡献。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中,西安如何率先建成经济强市和发挥西部中心城市的作用,促进并带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笔认为应该拓展西安国际物流海运通道,积极探索在西安建立国际港务区。  相似文献   

6.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8):117-117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运行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5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同期加快12.4个百分点,反映出物流需求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呈现明显回升态势。  相似文献   

7.
数字     
《财务与会计》2009,(11):5-5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经济的亮点来自于五个方面:一是生产增速逐季加快。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比二季度加快了1个百分点。经济领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工业三季度增长12.4%,比一季度加快4个百分点,比二季度加快3.3个百分点。二是国内需求快速增长。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2%,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有所加快,在上年9.9%的较高增长水平上,这一变化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市场需求 1、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的龙头在进出口贸易方面长期居于全国前列,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上海外贸进出口增速放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22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896,增幅回落10.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上海市积极实施促进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推进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外贸主体结构,克服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疫情对外贸出口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了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23.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7%,增幅高出全国平均17.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84.82亿美元,增长51.2%,增幅在全国出口额前十位的省市中位居第一,高出全国平均16.6个百分点;进口639.15亿美元,增长57.4%,增幅高出全国平均1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胡迟 《上海企业》2010,(8):34-35
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也带动了企业用工计划的增长。关于企业目前的用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用工人数“增加”的企业占40.7%,“持平”的占45.3%.“减少”的占14%,“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6.7个百分点,比2009年一季度提高了39.6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约9%,外贸年均增长约16%.比同时期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快两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但是,中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不等于我们发展经济的目标达到了。我们发展经济的目标不是把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基地。我们的产业也不能永远停留于只做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的货币政策调控和改革带给 1999年的任务是:运用间接调控工具,促使经济回升,尽快扭转物价下滑的局面,防止严重的通货紧缩现象发生。 一、1999年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任务 1999年第一季度经济保持了1998年第四季度的回升势头,表现在: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较1998年全年高出2个百分点),GDP增长8.3%(较1998年全年高出 0. 5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国有部门固定资产同比增长22。7%,增幅同比高出12个百分点;从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来看,由于金…  相似文献   

14.
今年前三季度.辽宁国民经济发展势头是好,经济运行环境和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改善。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029.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幅3.6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全球,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与衰退,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冲击.2008年三季度以来,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减缓: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比上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额增长22.3%,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罗云兵 《经济界》2001,(5):41-44
近年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已逐步认识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践业已证实了这一点。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7.8%,房地产业增长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7.1%,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不难看出,21世纪初期,房地产业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拉动作用。 一、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原由 (一)从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规律来看,我国城镇居民家用电器类产品消费需求已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居民消费费结构正从变动平缓的积蓄期向变动剧烈的消费革命期过渡,房地产将成为新的消费…  相似文献   

17.
一、2006年本市对外贸易运行态势: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2006年,本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274.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其中,出口1135.73亿美元,增长25.2%,增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进口1139.16亿美元,增长19.1%,增幅提高8.6个百分点,其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就业弹性     
小向 《中国就业》2014,(8):15-15
正就业弹性的界定就业弹性是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一般说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大,就业弹性系数就越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越不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就越低。各国实践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就业增长的最大化,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技术选择战略,必然形成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不同的就业结果。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与市场》2005,(9):8-9
2005年上半年云南国民经济转入平稳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298.45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3.3个百分点,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巩固提高。经济运行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形势良好。经济增长幅度虽有所回落,但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0.
从前三个季度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的数据看,工业增加值逐季增长,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GDP增速相比,实现了从低1个百分点到高出1.2个百分点,再到高出3.5个百分点的转变。且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带动经济上行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