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元 《投资与理财》2013,(21):28-28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国人最为关心的9月份经济数据,其中GDP增长7.8%。这是今年国内经济整体增速放缓以来,GDP首次出现回暖迹象。数据公布之后,国内经济界一片欢腾迹象。认为国内经济已经走出前期底部,有望重拾升势。全球经济界也对国内这组经济数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毕竟,中国经济的复苏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美国债务危机导致政府关门、拖累美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无疑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市场》2007,(4):60-61
铜:3月份,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市场总体表现良好。尽管美国公布的一些疲弱的经济数据和股市的下跌给市场带来了压力,但LME铜库存的持续下降,中国1~2月份精炼铜进口的大幅增加,市场对全球经济稳定成长、铜需求保持旺盛的预期以及期锡和期镍价格连创历史新高等因素使铜价探底后强劲回升。三个月期铜价格月末收报6860美元(单位吨,下同,另注明的除外),较上月末涨845美元,波动区间为5810~6925美元。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4,(11):85-85
北京时间3月14日凌晨消息,虽然美国当天公布的经济数据好干预期,但中国利空的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情绪,此外乌克兰的紧张局势亦抑制了投资者的做多激情,受此多重利空叠加,当天美国股市大幅收低,三大股指均跌逾1.1%。  相似文献   

4.
罗纲 《中国外汇》2009,(17):44-45
2009年年中之际,中国经济数据所发出的信号仍然模糊不清。对于货币政策效果和经济复苏力度的判断存在着重大分歧。从图1有关物价、国内零售消费品总额和出口的增长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经济情况顶多只能用低位企稳来形容,明显的复苏还没有出现。上半年7.1%的GDP增长数字距离年初8%的目标似乎还有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方明 《国际金融》2009,(3):24-28
2009年1月份的中国经济数据亮出了一抹春色,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宏观金融数据充分体现了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力度。消费和物价表现得相对比较符合预期,PMI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指数体现出经济存在回暖的可能,出口的下降给工业产值增加带来压力,用电量经调整后下降幅度减少,可能意味着工业产值会继续反弹。但是,在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的美国经济数据普遍看好,显示了美国经济良好的增长态势。就业方面:非农就业人口增加了157K(千),同时将2004年12月数据调高了25K(千),虽然当月数据比市场预期要略差一些,但从绝对量而言,已经表明美国经济中最头痛的就业问题正在好转,这也是连续第5个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量超过100K(千)。生产方面:2004年第4季度的GDP增加了3.1%,ISM指数为58.6,工厂定单和耐用品定单分别增加了1.4%和0.6%。  相似文献   

7.
刘菲  高占军 《中国外汇》2009,(19):42-43
市场刚消化掉二季度的数据指标,就发现自己正渴望着下一份儿经济“味精”。二季度全球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公司利润强劲增长,巩固了经济已经度过了最糟糕时刻的说法。8月份,美国制造业出现逾一年半来的首次扩张,政府的大胆刺激措施导致新订单大幅增加。欧洲制造业也出现类似的强劲信号。  相似文献   

8.
市场刚消化掉二季度的数据指标,就发现自己正渴望着下一份儿经济“味精”。二季度全球数据指标表现良好,公司利润强劲增长,巩固了经济已经度过了最糟糕时刻的说法。8月份,美国制造业出现逾一年半来的首次扩张,政府的大胆刺激措施导致新订单大幅增加。欧洲制造业也出现类似的强劲信号。  相似文献   

9.
4月上旬有所改观的经济数据推动中国股市反弹,但投资者们千万不要高兴过头,因为股市的本轮反弹行情恐难持续。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形势要好于许多人的预期。4月上旬的数据显示,中国3月份出口额增长了10%(尽管低于经济学家预期),通货膨胀率回落至2.1%,说明通胀压力已得到有力控制。更值得一提的是,3月底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16%。上述经济数据如此可观的表现抵消了惠誉国际评级(FitchRatings)下调中国本币信用评级的影响,推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ChinaIndex)在截至4月上旬的一周内累计上涨了2.7%,较过去八周来累计7%的跌幅有了很大改观。  相似文献   

10.
数据     
《中国外汇管理》2013,(11):10-10
50.8%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6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数据走势好于历史同期的表现,显示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还需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1.
木风 《云南金融》2009,(2):42-42
2009年开始了。全球都希望中国经济能够有一个好的表现,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帮助世界经济走出衰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1—2009年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3.
1.日期:2008年10月11日刊物:经济学家标题:中国经济,多米诺还是发电机?——China’s Economy,Domino or Dynamo? 随着中国经济变成世界经济的主要发动机,它是否能在世界经济衰退时仍产生作用?同样是新兴经济体,巴西和俄罗斯正在资本大量出逃的问题中挣扎,但中国似乎对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具有免疫作用。有许多数据表明,  相似文献   

14.
6月7日,中国发布了5月份出口数据,同比微增1%,不仅低于预期,也远低于4月份14.7%的同比增幅。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信贷似乎也在收紧。衡量信贷的最广泛指标社会融资规模5月份为人民币1.19万亿元,较4月份减少了约三分之一。再考虑到近期疲弱的制造业数据,中国的经济增速看上去将在第二季度进一步放缓。  相似文献   

15.
财经视野     
《中国外汇》2013,(11):10-11
数据50.8%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6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数据走势好于历史同期的表现,显示当前经济平稳运行,但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还需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6.
资讯     
, 《理财》2012,(12)
No·1 中国经济仍有高速增长潜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日前发布题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充沛》的报告。报告指出,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编制的购买力评价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大幅下滑的趋势已经放缓,中国经济的复苏,商品价格环比数据的上升,势必会带动物价水平的回升,从而增加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转变为全面通胀的关键在于尽快遏制通胀预期。美国治理通胀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来说不无借鉴和警示意义。为此笔者对相关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云洁 《证券导刊》2011,(17):15-15
5月12日,美国公布的PPI数据高干预期,表明美国通胀压力在增大,但零售和前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数据都不及预期,反映了美国经济和就业复苏前景依然不佳,好坏参毕的数据限制了美元多头的表现,美元指数冲高回落。  相似文献   

19.
潘向东 《证券导刊》2009,(30):15-15
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的美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美国经济的企稳将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的企稳,也将有利于中国、日本和欧盟等制造业经济体经济的复苏,即美国对这些经济体的进口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20.
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压力使2008年中国经济急剧减速,GDP增速从年初的接近13%跌落到年底的低于7%。那么目前是否已经走出低谷?从今年1-2月份的宏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已有了见底反弹的明显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