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集资联办企业有所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宣布:允许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鼓励集体和农民联合兴办各种企业。这样,在许多地区进一步出现了集资办企业的热潮。农村集资有那几种形式和分配方式?农村集资办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集资办企业对发展商品生产,改革产业结构的作用和效果;集资与银行、信用社存款和贷款的关系,对平衡信贷收支的影响;如何使农村集资更符合宏观经济控制的要求;以及农业银行、信用社在农村信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渠道作用等,总行于今年四、五月份组织山西、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分行在去年上半年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集资的重点县继续进行了调查研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1984)一号文件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或有组织地流动,鼓励农民投资入股,兴办各种企业,尤其是兴办开发性事业。党中央这一决策,必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仅就如何支持、引导农民集资兴办乡镇企业的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目前,常熟市农民集资办企业,发展得很快。今年五月底止,全市农村共集资2,954万元,解决了414个企业的资金不足,为两万名农村剩余劳力找到了出路,新增生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资有利于宏观调节微观搞活 农村集资,可不可取?当前,人们的看法不一。1985年国家控制信贷规模,严格执行企业申请贷款必须有30~50%的自有资金等信贷政策,“催生”了农村多种集资形式,扩大了农村集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市从83年以来农村集资用于发展乡镇企业的达1.15亿元,85年约5,000万元,集资金额已相当于目前行、社乡镇企业贷款余额的30%左右。农村中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集资办企业、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集体和农民联合兴办各种企业,成为当前解决乡镇企业发展资金问题的一个重要趋势。乡镇企业发展资金渠道的这一变化,会不会影响乡镇企业信贷工作,影响的程度如何,应采取什么对策,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南宁地区的社会集资办企业与乡镇企业信贷工作的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级银行之间的行际拆借市场初步形成,农村集资活动日趋活跃。就现阶段来看,农村集资活动已形成以下特点:1.集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集资来源结构起了变化,首先是由群众性集资为主转向单位间投资。其  相似文献   

7.
为了继续加强宏观控制,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在深入研究银行、信用社信贷工作的同时,从整个夜村金融市场的角度,探讨农村社会集资问题。这不仅因为目前农村社会集资的势头发展迅猛,所集资金占整个农村资金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最近,我们就这些问题同辽宁省农业银行的同志一道,做了些调查研究工作,现就调查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农村出现集资兴办企业的热潮。面对这一新情况,农村金融部门应当积极进行研究,明确态度,拿出对策,将集资纳入金融体系,支持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一、农村集资活动的简况及利弊目前的农村集资活动发展得比较快,其发展状况是形式多样、利弊俱存。以集资形式来看,主要有集资联营、以资带劳、入股分红、靠行政手段集资、厂内存款、自由借贷。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以资金来源看,一是农民的手持现金;二是从银行、信用社提取的存款;三是银行、信用社的贷款。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对企业集资是发展还是限制,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傅萍同志在本刊《也谈企业集资》一文中,通过分析企业集资的利弊,提出对企业集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抑制。笔者认为,对当前企业集资不是一个限制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发展中完善的问题。 一、企业集资利大于弊 尽管当前企业集资在资金的额度上、资金的投向上、资金的收益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属于发展中的问题。从整的方面看,企业集资利大于弊。 第一,企业集资有利于增加企业资金自我调控的能力。货币资金是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起点。在传统的体制下,如果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企业领导人会依赖国家来帮助解决。现在企业不是去找“市长”,而是去找“市场”,能及时地作出灵敏的反应,迅速地向社会筹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宏观调控、抽紧银根、稳定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物价的新形势下,许多企业出现丁资金不足的难题。以前生产发展靠银行,现在企业为了生存也难以从银行取得所需的贷款,银行不再是企业的靠山了。为了解决目前的困难,企业纷纷寻求一条新的资金来源路子——集资。总括目前企业集资不外乎这样几种形式:①企业内部集资。即向职工动员借债式“入股”,一般以高红利为吸引力,职工按自己的能力,自愿认购;但也有硬性摊派式的,强制性地从工资、福利中定期扣出;还有的以带资入厂的形式集资(大部分是乡镇企业)。②企业向社会发行债券。实践证明,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能集到一些资金,不同程度地缓解了资金紧缺的矛盾,但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问题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最近,我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诏安企业集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及我们的一些看法综述于下: 这次调查,涉及企业2000多个,集资金额1800多万元。按集资的性质,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以资带劳。这种形式多出现于新办的,小型的集体企业。几年来,由于银行信贷的紧缩,这类企业在银行排不上队,因此,他们在新进厂职工身上打念头。例如:诏安县自行车配件厂规定,每个新进厂职工必须投资1000元。 二、内部集资。一些常年亏损、实行承包的老企业,为了改变经营方式和扩大业务范围,多采取内部集资的形式筹集资金。例如:诏安汽车配件厂,按职工在厂时间的长短进行分段集资,分别分摊200元、400元、800元等不同金额;县供销家用电器经理部,以每人2000元的金额进行集资;厦大特  相似文献   

12.
<正> 当前,企业各种形式的集资越来越多,集资规模也越来越大,形成了一股集资热。企业集资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就企业集资的成因、作用、问题以及引导与管理等方面谈些浅见。一、企业集资形成的原因。1、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所需资金迅速膨胀,而银行信贷规模控制较紧,企业依靠银行提供资金已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求。2、企业全面进入市场,求生的欲望使其不  相似文献   

13.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鼓励集体和农民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尤其要支持兴办开发性事业。国家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允许、鼓励集体和农民集资,是在以银行信用为主体之下,充分运用社会闲散资金的一个灵活方法,它是对银行信用的一种补充,它可以不受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集资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社会集资在农村中出现得比较早。1979年以前,一些生产队为了解决购买化肥、农药的资金需要,向农民借贷,秋后用现金或实物偿还。集资办企业的则只限于浙江、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城市中较少发生。1983年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集资逐渐汇成一股热潮,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之中。民间集资的信用形式,在乡村集镇日趋活跃。它以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为己任,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中的一支重要资金力量。本文就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是否需要民间集资信用形式,以及它的性质和作用,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84年一号文件下达后,为了适应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一种融通资金的形式——社会集资应运而生,发展很快。由于城乡经济条件不同,城乡社会集资存在着一些差异。认识这些差异,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引导社会集资,搞活经济。从总体上看,农村集资在规模和形式上都大于和多于城镇。除此之外,尚有如下特点:1.从集资来源看,城镇集资主要吸收企业内部职工的资金,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很少;而农村集资除动员企业内部职工投资外,还大量吸收外部资金。  相似文献   

17.
<正> 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不少企业为发展生产、完成技改项目,在企业内部筹措资金,于是“厂内定期股票”、“厂内债券”、“风险抵押金”、“记帐式借款”等各种名称的集资形式纷纷出现,“集资热”使一部分资金脱离银行体内循环轨道,给金融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经过几年努力,我县集资工作基本走上正轨。一是集资企业能自觉接受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能及时报批审核;二是集资的票券和形式较规范化;三是企业能按有关政策执行集资利率;四是所筹资金用途得当,发挥资金的“及时雨”作用。到今年4月底止,累计共有49个单位经过批准发行内部债券,金额达到960万元。  相似文献   

18.
一、透视集资行为 (一)集资行为多样。近年来,企业改制成为欠发达地区政府32作的主旋律,对企业实行“两个置换”后,有的是企业部分负责人牵头组织其它人员集资重组;有的是由几个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牵头组织其它散户集资收购或租赁。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集资在闽清县悄然兴起。这是国家抽紧银根,压缩信贷规模后,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种不容忽视的新动向。为此,为了解我县集资现状。以便对它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我们先后调查了全县十家集资的工商企业,这十家企业共集资152.45万元,占全部资产的2.84%,虽然比例不大,但我县集资有大幅度增长之趋势。 一、集资形式 1.以风险抵押金形式进行的集资。 这是一种典型的形式,面广,量多,占调查户数的40%。主要体现为企业引进风险机制,使经营者及全体员工和企业的生产、效益同命运。闽清电瓷厂是机械部高低压电瓷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农村中非银行、信用社的融资渠道有很大发展。继集资办企业这种直接的融资方式普遍发展之后,间接的融资方式也在发展。特别是今年抽紧银根引起乡镇企业和农户资金周转困难之际,由市、县经济管理部门牵头的各种集资公司,和以乡、村集体资金为基础的集体信用组织,急起补缺,对农村经济和金融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在农村的各种信用组织和信贷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