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88年9月18日,缅甸政府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对其经济结构、经济方针及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并采取措施促进本国保险业的发展。 缅甸在促进保险业发展方面采取的第一项措施是颁布保险业法。1996年6月24日,缅甸正式颁布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保险业法。这部由12章组成的法律对保险业的定义、宗旨、成立保监会、保监会的职责和权力、保险公司营业执照的申请、保险公司的职责以及处罚等条款均作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使缅甸保险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重新允许缅甸私营公司和外国投资者从事保险业。1964年以前,…  相似文献   

2.
黄斌斌  黄敏 《特区经济》2007,225(10):84-86
20世纪90年代,瑞士金融的一种趋势就是发生在银行业和保险业之间的业务彼此渗透,实现银行保险业务联合,同时为了克服现有银证统一的分业监管体系的缺陷,瑞士在1998年开始对其金融监管进行全面改革。这次改革统一了金融监管权力,但不仅仅是组织机构的简单重组,而是以提高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为目标的对监管体系的实质性调整。正确认识和评价瑞士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中国金融改革全面进入“后WTO过渡期”的加速调整阶段;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状态和政策走势需要冷静评估,外资银行对内资银行的业务冲击可能会逐步全面展开; 银监会提出的国有银行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10项要求,表面上看与OECD对于公司治理的界定较为一致,但是存在诸多的“形似神异”之处; 汇金公司在中国金融重组中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但汇金公司在投资证券公司方面能否取得与投资国有银行一样良好的投资收益,还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华尔街金融风暴.虽然美国政府频频出台各种强力措施,但已严重祸及实体经济,美国经济出现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同时也给多个国家经济也造成了重大影响.1999年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止了在美国实行了66年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而结束了美国在金融法律制度上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等分野的历史,允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实现银行、证券、保险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美国对金融机构放松监管是导致本次危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焦点荟萃     
中国银行业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前不久就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中国银行业经过10多年的体制改革,已初步建成由中央银行调控和监管、国有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和商业经营相分离、多种金融机构、多种融资渠道组成的新的金融体制。从去年开始到2000年,中国金融体制进入了改革的深化阶段。改革的  相似文献   

6.
超产权论在传统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在转轨经济时期,我国国有银行遵循"先竞争后产权"的改革逻辑,这是对超产权论的灵活运用,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进入产权改革阶段,国有银行上市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在金融开放的形势下,应该将重点放在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培育真正的金融企业家等方面,同时继续增强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创造条件放宽对民营银行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酝酿已久的银监会终于呱呱坠地了。银监会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国内银行业顺应了“银行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的”世界性潮流,而且也揭开了国内金融改革的新序幕。因为,随着银监会的成立,不仅使得银行业的格局会发生大的变化,而且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方面的关系也会出现调整。而且,新成立的银监会不仅要从目前银行业的困境中走出,也得从与证券业与保险业等关系的协调中走出。这样,银监会才能承担起应有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加入WTO后,众多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国家逐步放开了对外资银行在客户、业务范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并将于2006年全面开放银行业,国有银行面临着震撼性的冲击和压力,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机构金融功能不断完善与强化,原有的金融市场占有格局将重新分配,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与  相似文献   

9.
东欧剧变以来,中东欧各国纷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随着私有化和市场化的改革,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国有银行私有化和向外资开放银行业两方面。本文就中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银行业的变革进行一系列研究。分析外资银行在这些国家金融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及外资银行进入与发展经营的状况,指出外资银行与国有银行的经营业绩已逐步趋同的趋势,并由此对中国的银行业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界新声     
吴敬琏快刀斩去不良债权爱心浇灌民间资本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汇丰经济论坛上作有关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演讲时指出,稳定的银行业对于中国尤其重要,改革国有银行不能沿用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办法,要发展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1.
缅甸经济开放处处有商机本刊讯1988年缅甸开始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变计划经济为市场导向的开放经济政策,并制定了新的外资法.为了刺激经济,1992年缅甸政府开始了第一项4年经济计划(1992—1996年).这项计划主要着重于农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同时...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华尔街金融风暴.虽然美国政府频频出台各种强力措施.但已严重祸及实体经济.美国经济出现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同时也给多个国家经济也造成了重大影响。1999年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废止了在美国实行了66年之久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从而结束了美国在金融法律制度上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等分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权威论坛     
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在汇丰经济论坛上作有关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演讲时指出,稳定的银行业对于中国尤其重要,改革国有银行不能沿用国有企业改革的老办法,要发展民间金融。吴敬琏说,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国也对保持银行业的稳定采取了不少举措,如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少银行的不良债权和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审慎的财务制度、限制银行资金进入股市,但这些措施的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上的缺陷。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吴敬琏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说,银行业的不良债权大概在2.2-2.5万亿元之…  相似文献   

14.
银行规模问题是金融改革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规模报酬又是度量规模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面板数据(1989-2003年国有银行),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四大国有银行的规模报酬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研究的结果给出了适度调整规模以寻求规模效益,规模调整要和管理模式的改革相结合,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改革内部激励和约束制度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黎明前的缅甸市场1988年底,缅甸开始推行对外开放政策,颁布了“外国投资法”,此后又数度对“外国投资法”的法令条款进行了修订,吸引外资的工作遂缓慢进行。但因种种原因,1993年底以前投入缅甸市场的外资相当有限。从1988年到1993年的投资累积件数是...  相似文献   

16.
巴曙松 《西部论丛》2005,(11):45-46
从目前汇金公司的运作模式看,汇金或者是通过参与商业银行的改革重组,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人行使股东权力,或者是在金融稳定职能的目标推动下,注资银河、申万、国泰等券商。一时间,汇金公司成为中国金融改革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机构。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改革之后通过减持股权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同时国有银行改革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是汇金初试啼声之后取得的一份不错的答卷。  相似文献   

17.
叶欣 《重庆经济》2004,(10):4-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依法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回顾历史,中国的改革历程已经走过20多年,其源头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1982年之后的三次宪法条文修改和最近公布的“农业三法”的内容,都与农村的改革密切相关,可见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法律更新。反过来讲,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法律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制度资源。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已制定了农业法、水法、森林法等18部法规,重庆市直辖以来,也制定了28件涉农法规。从全国来看基本形成了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金融业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活动组成,从事金融中介服务及相关的金融附属活动。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中介机构为金融交易活动及密切相关的金融活动提供服务和进行投资所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程静 《当代港澳》2000,(1):36-38
以银行业和保险业为主体的金融业对澳门经济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分别分析了澳门银行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保险业的现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澳门与内地紧密的金融联系,并结合澳门经济、对外关系和地塔上的特点和优势,同时针对澳门金融业发展的不足之外,探讨使不断健全和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金融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推动力量,金融稳定也成为经济稳定的先决条件。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国有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占据着金融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如今我国加入了WTO、并承诺在2006年12月之前向外国全国开放银行业,取消在竞争方面的各种限制,届时国有银行必将面临各种冲击与挑战。所以,研究国有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并思考其对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