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平 《金融博览》2006,(4):53-53
甘地是印度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有一次,甘地乘火车外出办事,由于拥挤,他上了火车才发觉自己的皮鞋掉了一只,而此时火车已经启动,要知道,当时的印度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印度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难,拥有一双皮鞋还是很不容易的。正当全车厢的人都在为甘地惋惜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迅速脱下另一只皮鞋扔到了车窗外,甘地的举动让所有的人都大惑不解。  相似文献   

2.
施香美 《理财》2005,(11):22-22
一个成功的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起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道:“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鞋好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双皮鞋给了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也从此学会了撒谎.以后,为了得到每一件我想得到的东西,我都会不择手段,直到我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3.
《科学投资》2006,(11):64-64
穿皮鞋的上班族最讲究皮鞋的亮度,光亮的皮鞋走在路上,使得人走路都有风.倍感神气。清洁皮鞋也是一大学问,人们都知道皮鞋是不可水洗的,因为皮鞋泡了水很容易褪色及变形.所以应该尽量远离水气。而通过清洁用品对鞋子的表面进行清洁,尽管表面看上去很光鲜亮丽.但是里面却是脏臭难忍。  相似文献   

4.
蔡亮 《中国外资》2007,(2):24-24
2006年12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郊某垃圾处理场。堆积成山的LV,DG,BOSS,华伦天伦,其乐等国际知名品牌皮鞋贴上了“劣质进口皮鞋”的标签,被浙江省工商局集中销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有一本书的名字很好,叫《没有任何借口》。书中告诉世人,当您未能做好事情、未能完成工作、未能超过别人时,首先要勇敢地承认这是事实,而后不要去寻找客观理由,尽管客观原因的确存在,且不止一种:而后是去努力改变现状,力争下次完成得更好,做得更出色。哪怕是胡须未刮、皮鞋未擦之类的小事,也不要去找客观理由,而是立即行动把胡须刮净、把皮鞋擦亮。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会财会》2008,(8):52-52
当我们为买不起一双高档皮鞋而烦恼时,那些失去双脚没有机会穿鞋的人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快乐;当我们因作业太多课程太紧而郁闷时,那些不得温饱上不起学的乡下孩子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快乐;当我们为干公务员而“了无生趣”时,那些打工几载却讨不到工钱的人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快乐!  相似文献   

7.
举例说明,比如现在有各类高档奢侈品,一个包卖十几万元、一件衬衫卖几千元,还有各类天价皮鞋、服装等,但老百姓对此没有多少怨言,因为市场上依然有百十元的包、衬衫、皮鞋和服装,他们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8.
有两个故事让我一直"耿耿于怀". 一则是关于"点子大王"何阳的故事,说的是何阳想了个点子,让一批滞销的纸杯顺利脱销,这个点子就是在纸杯上画上某旅游目的地的地图.另外一个故事来自北京早晨设计的创办人魏来,魏来在谈自己经历时,说到他的一次赚钱经历,就是将一个鞋厂滞销的皮鞋成功销了出去,他的方法是在每双皮鞋上钉了许多铁锭,让皮鞋看起来很前卫.  相似文献   

9.
“证券教父”——初见这些字眼时,你无法将它们与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上海男人联想起来。他戴着一副无框眼镜,穿着一双似乎还没卸下尘埃半旧的皮鞋。但他自己却不喜欢别人这样称呼他为“教父”,证券市场的“老人”很多,但跌倒了再站起来的却并不多见,而几次跌倒最后仍旧笑着的实属罕见——阈治东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1930年,中国上海鹤鸣商店为了使经营的皮鞋销售得快,匠心独具在<新闻报>上刊出大幅广告:供出一只大皮鞋,左右配上对联.上联为:"皮张之厚,无以复加";下联云:"利润之薄,无以复减";横批日:"天下第一厚皮".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家》2011,(11):11-11
WTO裁决欧盟皮鞋反倾销措施违法 10月28日,世贸组织向成员散发了中国诉欧盟皮鞋反倾销措施世贸组织争端案专家组报告。专家组报告裁定,欧盟《反倾销基本条例》第9(5)条违反了世贸组织相关规则,欧盟反倾销主管机关在对华皮鞋反倾销原审调查中适用该条款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潘隽 《金融博览》2010,(1):56-57
又一个雪季到了! 出生在东北,长在东北的我,对冰和雪有一种天然的感情,从儿时一根八号铁丝和两块木板做成的“冰鞋”,到少年时一副带皮鞋的速滑刀,再到青年时冰球队的球刀,球杖,直到现在人到中年迷上滑雪,冰雪世界给了我无穷的欢乐。  相似文献   

13.
有位外国青年叫贝克,很有经商头脑。有一次,他将自己穿旧的一只皮鞋丢下楼去,谁知那皮鞋经这么一摔,鞋尖裂开了一道口子,一眼望去,像是张着嘴向人们笑着。他久久望着觉得很有味,突然竟萌发出一种创意来——他感到那鞋特像一张脸谱,如果将它加工一番,就可以做出一个逗孩子们玩的  相似文献   

14.
要为豪华与奢侈找一个踏实的根据地,CELINE再合适不过了。从40年代创立品牌到90年代由MICHAELKORS执掌设计,不论潮流如何变化,实用,一直是CELINE的座右铭。CELINE的服装华丽又实用,单品本身的质感符合“休闲华丽”这个看似矛盾的风格,而其皮件及配件从皮包、皮鞋到领带丝巾都在奢华的基础上突出实用主义。“c”标志以及链状图案一直是CELINE品牌的经典图案,在皮件的皮面图案或金属扣头以及丝巾、领带的图案织纹上都可以看到。“单座双轮马车”标志是CELINE如马具般精致品质的象征,经常成为皮件与皮鞋上的金属装饰。  相似文献   

15.
闲人 《理财》2009,(10)
38张牛皮能做什么?浙江霸力(鞋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跃进在2001年给出的答案是,可以造一只长6.38米、高2 29米、重1.028吨的牛皮鞋.这只非常人所能穿的巨无霸牛皮鞋,造出来的价值就是在披红挂彩的"万里行"中展示公司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没错,我们是典型的出口加工型企业,”东艺董事长陈国荣的话语直奔主题,“现在金融海啸已经登陆,我们外向型制鞋企业脖子上架着‘六刀一绳索’: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上升、出口退税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延期,以及国家银根紧缩。虽然困难,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1,(11):30-30
20年前,美国作家约耳.力口罗在《边缘城市》一书中写到“如果你的运输技术是皮鞋和驴子,那么你最终得到的是耶路撒冷。航海和马车时代的到来让耶路撒冷人走向消亡,波士顿和阿姆斯特丹由此建立起来。”根据同样的逻辑,铁路创建了芝加哥,汽车创建了底特律。  相似文献   

18.
张铭 《新理财》2009,(11):28-29
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投资故事:两个皮鞋生产商在对非洲市场进行调查后均发现:当地土著从不穿鞋。甲因此判断,皮鞋在非洲是没有市场的,于是收回了在非洲建厂的计划。乙认为,正因为当地人都没有鞋,所以,这里成了皮鞋市场的"蓝海",他因此坚定了自己的投资信心。反。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有一位初出道的却异常精明的推销员,他致力于推销名牌皮鞋,哪怕有时做了赔本的生意,也不放弃自己的宗旨。久而久之,他在商场上把自己也推销成了抢手的“名牌”。有商家想要找到名牌产品的供货源,首先就想到了这位名牌推销员。后来,这位推销员也渐渐明白其推销产品为什么总是热销的个中奥妙他提供给商家的虽然是质量上乘的、款式新颖的皮鞋产品,但都不是名牌产品,商家向顾客不厌其烦地宣传“这是谁谁名牌推销员推荐的最新潮流的产品”,是因为他的“名牌形象”在起主导作用。加之顾客们对这位推销员十分信任,便纷纷购买他推销的产品。也就是说,凡是他推销的产品都成了名牌。  相似文献   

20.
肖远金 《理财》2008,(6):52-53
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销售服务人员总是处在第一线,唯有巧妙使用商用语言,才能取得理想的商业效果。商用语言有哪些"巧妙"呢?以下四例可资借鉴。耐心倾听,找准"空当"讲话一位消费者在一家知名品牌皮鞋专卖店买了一双鞋,穿了不足20天就开线了。这位消费者提着皮鞋气冲冲地走进专卖店,把鞋往柜台上一扔,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