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高密度养殖下,由于环境恶化,甲鱼免疫能力下降,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大部分养殖户关心的是甲鱼得病如何治疗,却忽视了如何预防病害发生。结果往往是甲鱼疾病即使治疗好了,但是死亡严重,且体质瘦弱,从而使养殖综合成本增加,效益明显降低。下面根  相似文献   

2.
<正>半野生甲鱼养殖是模仿甲鱼自然生长习性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养殖周期(3~4年)较长,因而生产的甲鱼具有野生甲鱼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一般平均亩产250~300kg,亩均年收益在6000元/年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现已  相似文献   

3.
<正>甲鱼温室养殖的生产成本主要是饲料、能源、苗种等,单项成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科学投喂减少饲料的浪费,水体污染小,换水周期延长;水体中充足的溶解氧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饲料系数;生物制剂的应用既调节甲鱼肠道微生态系统,提高成活率,又能建立水体中食物链,保持水质清爽,减少用水量。目前甲鱼温室养殖存在的问题:一是甲鱼养殖投饲量往往根据体重的多少机械决定,忽视了环境条件、水质情况、甲鱼规格、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变化,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饲料转化率低,从  相似文献   

4.
由于广东独特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甲鱼养殖量较大,每年放养量在一亿只左右,主要养殖集中在顺德、中山、东莞、惠州一带。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甲鱼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综合其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有环境污染恶化的直接影响,另外也有与养殖管理中的某些不科学有一定的关系这其中主要包括放养模式和投喂方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养鱼经验“八字”精养法,水是八字精养法之首。大规模、高密度的甲鱼人工养殖,改变了甲鱼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各种各样的疾病隐患潜存,而甲鱼疾病研究历史较短,防治甲鱼病害技术尚未完善。因此,根据甲鱼的生活习性,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水体生态系统,适应甲鱼栖息、摄食、生长、繁衍的水体环境,切断甲鱼疾病的传染与侵袭途经。  相似文献   

6.
在甲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投喂过量的激素、添加剂和使用药物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人工养殖甲鱼的生长速度虽快但品质下降,药用价值也降低不符合人们追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引起市场价格暴跌,养甲鱼的经济效益日趋下降。为了确保甲鱼养殖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大力推广甲鱼的生态养殖技术.全面提高甲鱼养殖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追求纯天然产品的需求,实现“增效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甲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投喂过量的激素、添加剂和使用药物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人工养殖甲鱼的生长速度虽快但品质下降,药用价值也降低不符合人们追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引起市场价格暴跌,养甲鱼的经济效益日趋下降。为了确保甲鱼养殖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大力推广甲鱼的生态养殖技术,全面提高甲鱼养殖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追求纯天然产品的需求,实现"增效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鱼养殖国,养鳖业已成为我国高效特种水产养殖业之一。然而市场价格从1997年起一路下滑,到目前接近甚至低于养殖成本,这对许多养殖企业来说已无利可图。但同一市场的品牌甲鱼却是价高货俏,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是喜欢吃甲鱼的,只是要质优价廉,安全放心的品牌甲鱼。所以,甲鱼产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参与竞  相似文献   

9.
<正> 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甲鱼养殖一大杀手,不有效预防、及时治疗将给甲鱼养殖造成巨大损失,该病发病率为45%,死亡率高达80%。笔者从事甲鱼养殖近10年。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对该病的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1、病因。甲鱼出血性肠道坏死症主要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由于有些厂家饲料只注重甲鱼生长速度,饲料中喹乙醇含量超标。用喹乙醇含量超标的饲料,在短时间内甲鱼生长速度较快。甲鱼长至100—200克左右时就易暴发该病。另一方面由于管理粗糙,营  相似文献   

10.
<正> 半野生化甲鱼养殖是模仿甲鱼自然生长习性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养殖周期(3—4年)较长,因而生产的甲鱼具有野生特性的优良品质,在市场上十分俏销。一般平均亩产250—300公斤,亩均年收益在6000元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现已试验摸索出一套较规范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同一池塘内养殖甲鱼、青鱼,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生物资源,发挥池塘的综合优势,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作者结合当地的养殖实际,从池塘条件、防逃设施、食台设置、技术管理等方面讲述了甲鱼与青鱼同池共养技术,供养殖者参考。一、池塘条件甲鱼喜阳怕风,喜静  相似文献   

12.
<正>利用藕塘养殖野生甲鱼,既可以减少藕病的发生,提升莲藕的品质,又为甲鱼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野生态环境,使其在营养和口感上远远超过池溏精养的甲鱼,可谓一举两得。现将这一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基地宜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  相似文献   

13.
<正> 浙江省桐庐县有温室甲鱼养殖场近60家,温室面积近23万m~2,每年所养温室甲鱼超过500万只。桐庐甲鱼已在上海、杭州等地小有名气。但由于市场对生态绿色水产品的青睐,温室甲鱼的价格趋于养殖成本价,其养殖利润越来越少,甚至亏本。为此,我们进行了“利用温室培育幼甲鱼,再放养到池塘进行  相似文献   

14.
稻田生态养殖 甲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田养殖甲鱼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稻田环境适宜甲鱼生长,水稻生长温度也是甲鱼的适宜生长温度,稻田内有丰富的天然  相似文献   

15.
腐皮病、疖疮病、穿孔病是甲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也是温室甲鱼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病害。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认为腐皮病、疖疮病、穿孔病,防治方法基本相同,这三种病害,多源于甲鱼体表受伤,而后造成细菌性继发感染,并不断恶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甲鱼、鳗鱼、鳜鱼、虾、蟹等市场价格不断下跌,养殖户叫苦连天。但事实上,当前甲鱼市场是一种区域性、季节性的过剩,养殖仍有利润空间,关键是养殖户如何掌握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把握市场规律,迎接市场挑战。广东增城市荔城镇甲鱼养殖户曾炽权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养殖户借鉴。其做法和经验是:一、自繁自育,多级养殖。荔城镇东方村养殖户曾炽权养殖甲鱼面积20亩共六口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许多地方人工养甲鱼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增加,但是甲鱼养殖病害比较多,成本相对较高,产品价格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养殖户惟有降低成本,减少病害,实行健康养殖才有出路。根据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向广大养殖户介绍"绿色"甲鱼健康养殖技术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江浙地带甲鱼目前养殖量已超过一个亿,但各养殖户养殖周期却相差比较大,有的养殖周期相差竟达两、三个月之多。究其原因在哪里呢?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甲鱼摄食量少。下面就甲鱼摄食量少的原因及解决措施表述如下,供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一是养殖水体的恶化不利于甲鱼生长,甚至引发病害,最终影响经济效益;二是养殖尾水直接外排对水域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池塘养鳖水质调控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控,并对养殖尾水进行生物净化,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陈凡  梁友英 《农家之友》2005,(10S):22-23
1、外塘甲鱼的养殖 外塘甲鱼养殖生产已进入了尾期,将逐步进入越冬期,调节水质、适时投喂,增加甲鱼的肥满度,准备越冬,尤其防病是这个月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