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0-2012年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数据,分析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演变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存在总体规模不足;各项民生支出比重偏低;缺乏保障机制等问题,与经济发展规模不匹配.提出政府应树立民生财政支出优先公共财政理念、明确政府在保障民生支出优先方面的职责、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总规模、优化民生财政支出内部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指出财政支出基建倾向和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别有扩大和缩小作用。运用31个省份2006-2012年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民生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事权与支出责任、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性,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起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因而,为了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要继续加大民生财政支出力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完善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升地方财政自主性,财政支出重点要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倾斜。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关联及回归分析方法,本文运用1999-2009年我国时间序列数据对政府卫生支出、预算内教育支出及社会保障支出三大民生类公共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城乡恩格尔系数等8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是影响三大民生类公共支出的前四位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提高中央政府财政转移力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加大教育支出力度等措施是关注和重视民生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9-2009年浙江省的县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民生支出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民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是有差异的,教育支出显著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而医疗卫生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后,提出增加政府民生支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商业研究》2015,(2):76-84
近年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生财政投入不足。本文利用1998-2006年和2007-2012年两期省级面板数据集,对民生财政及其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考察,结果显示: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有显著促进效果,其中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较为显著的挤入效应,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前期挤出效应转变为后期挤入效应,社保就业支出对城乡消费支出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相比乡村居民的消费增长,教育和医疗财政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应切实提升城乡居民最终消费率的增长,不仅要进一步加大对民生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还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的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挖掘城乡居民消费潜在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使用了1996年到2009年9个欧盟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在考察居民消费行为基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政府消费以及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消费率的增加显著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但是民生性财政支出中医疗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会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0.31和1个百分点,但教育支出的系数为负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出发,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消费函数,对我国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85—2007年期间我国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前者是导致后者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今后我国政府应以民生状况改善为导向,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降低居民对未来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规范的分税制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利用安徽省1994-2010年的数据,对民生投资性支出与财政分权进行协整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安徽省的民生投资性支出具有长期和短期并存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入进行规范的分税制改革和完善相关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欢 《消费导刊》2011,(5):83-84
中国政府公共支出的结构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时序变化特征与工业化国家明显不同。本文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对事关民生方面的政府财政支出相关变量的长期增长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其重要目标之一。我们的实证研究发现:加大财政教育、医疗支出的确在促进农村居民私人品消费方面起着明显的作用,而在减轻农村居民教育、医疗私人支出方面,东、中、西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改善民生是政府的职责,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民生问题十分突出,而各级地方政府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却由于各种原因严重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支出导向,构建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公众参与的主体多元化评估机制,提出了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民生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分税制改革极大促进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支出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其中亦不乏一些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结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从而加速我国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政府和社会对此也十分的关注。通过构建一个逐步细化的模型,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实证的分析了总的财政支出,中央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各项财政支出同收入分配不均指数的关系,表明总的财政支出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央财政支出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而地方财政支出在拉大收入分配差距,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各不相同。据此,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差异、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最优消费行为理论分析框架下,考虑我国区域差异中城乡居民消费的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消费函数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中国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对政府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民生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正向关系;政府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政府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各地区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民生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因此,今后政府民生支出应向农村居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倾斜,以促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任期制实施以后,地方官员出现任期过短、变更频繁的现象,同时经济增长成为地方追求的重要目标,但地区之间民生发展越发不平衡。基于2003-2015年间我国244个城市市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官员特征对民生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市长任期与民生支出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官员变更与民生支出显著负相关,官员发生变更的年份地方民生支出显著降低;市长年龄与民生支出显著正相关,年龄越大的官员对民生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杨志勇 《财经论丛》2012,(1):115-116
财政制度健全的目标不仅仅是让支出活动合规,还要尽可能地提高支出绩效。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已得到许多地方的重视。改革正给我国各地区财政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政治构架带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从财政角度来看,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提升支出绩效水平的重要抓手;从社会角度来看,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是改善和保障各地方民生的重要依托;从政治角度来看,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则是夯实政府执政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200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农林水务和社会保障类财政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财政医疗支出则扩大了中西部收入差距。因此,通过财政手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一方面不断加大对教育、农林水务、社会保障类支出规模,另一方面应将医疗支出方向更多倾向农村。  相似文献   

18.
罗志红  朱青 《商业研究》2012,(10):126-131
居民消费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公平与经济公平的实现,对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财政分类支出与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消费支出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980-2010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居民消费差距;共享发展支出长期不均衡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行政服务支出只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而与地区间消费差距的形成无关。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居民消费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5—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GMM模型探寻分权体制下地方财政自主性、财政支出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动态影响机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地方财政独立性增强和社会性支出增加具有改善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经济性支出在短期内会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维持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延中  龙玉其 《财贸经济》2011,(1):13-20,13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仅财政支出的总量不足,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