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审计技术局限性和当前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对独立审计信息失真的影响.进而提出:审计技术局限性产生的审计信息失真,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但可以通过保持执业谨慎性来降低其消极影响;当前执业环境产生的审计信息失真,可以通过经济环境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内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桂红 《经济师》2006,(8):231-232
有效的内部审计、强有力的政府审计和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也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各自功能、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等方面存有差异,因而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也不一样。文章探讨了内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审 计信息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被人们所理解和认识 ,并对审计工作及相关经济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资料的集合。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审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必将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损害审计队伍的形象 ,并制约和影响被审计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因此 ,审计信息失真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本文试就审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作些初步探索。一、审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造成审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审计主体方面的原因审计主体也是发出审计信息的主体 ,是审计工作的实施者 ,具体来讲就是指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审计主体是造成审计信息失真的第一因素。1 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如何 ,直接影响审计信息的质量。一方面 ,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 ,在审计信息形成的过程中 ,就不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审计技术 ,对各种情况下的复杂问题进行审计 ,也就不能收集到可靠的审计证据 ,从而造成审计信息...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近一年来,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检察专员办事处对百户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陈述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概况,分析会计失真的原因,以及建立以审计为主的经济监督系统,健全财经法律法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志鸿 《发展研究》2006,(3):107-108
有效的内部审计、强有力的政府审计和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也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内部审计在会计信息失真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及稳定带来严重的危害,会计信息失真有客观性原因,也有主观性原因,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主要在于加强惩处的力度,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审计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治、经济体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会计人员业务道德素质不高,审计监督不得力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既要努力消除和改变因政策、法律因素造成的失真,同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和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形式很多,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多管齐下,实行政企分开,建立会计人员统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4)
企业走向破产,其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人员依法对破产企业进行审计存在破产企业环境复杂、破产企业财务人员或第三方舞弊、审计法律体现不尽完善、破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影响破产企业审计结果的审计风险。而破产企业审计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是查证破产企业的账表舞弊行为和还原破产企业失真的会计信息、评价破产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现破产企业的重大弊端,正确评价破产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是否遵纪守法,同时提高破产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遏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本文从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新准则如何有效抑制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遏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本文从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新准则如何有效抑制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2.
审计寻租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不仅会消耗社会资源,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而且还会导致审计信息失真和审计失败。文章结合地租理论,深入探讨租金的涵义演变,揭示审计寻租的租金内涵。  相似文献   

13.
崔正助 《时代经贸》2008,6(2):141-141
新会计审计准则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遏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本文从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新准则如何有效抑制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在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时,特别要加强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观点,以期引起对内审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及其危害的分析,提出在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时,特别要加强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从源头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观点,以期引起对内审工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会计监督弱化;也有人为的因素;如单位领导受个人利益驱使,弄虚作假,会计人员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还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如会计核算技术性差错的存在,审计业务中多用询问和观察的方法、少用详细测试方法,审计样本的抽取多用非统计抽样技术、少用统计抽样技术,以致审计的效果不理想;更有会计从业人员受利益驱动,放弃职守、自甘堕落、通同作弊、监守自盗。本文试图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行业职业道德,即从业人员自身诚信水平之间的关系,以便促进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会计与网络审计难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凤 《经济师》2003,(2):88-89
在网络环境下应运而生的网络会计系统 ,使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保证网络会计数据的真实性 ,网络审计成为必然。文章主要从网络会计系统的特点角度 ,就网络对审计的影响及网络审计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无纸化网络环境为会计业务处理创造适时、便捷等优势的同时,也增加了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本文在深入分析无纸化网络会计信息失真风险因素的基础上,从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建立会计信息输入控制体系、完善会计公认原则、明确会计核算前提及实施远程审计等方面探讨了防范网络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各级审计机关在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会计核算工作的审计后刮起的一场场“审计风暴”中可以看出: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日常核算工作也存在大量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严重的问题,因此也存在着引发会计风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根据是否违反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而造成的;另一种为会计舞弊行为的结果。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会计审计准则,包括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