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丽 《河北审计》2001,(3):10-10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审计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资本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和关键因素。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 ,审计应作出积极的反映 ,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知识经济对审计假设的冲击。审计假设的研究一般以会计假设为参考。如审计在建立审计对象方面的假设时必须考虑会计主体假设 ;审计在履行审计职能假设时应以货币计量假设为依据。知识经济的到来 ,对传统会计基本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首先 ,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使得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2.
蔡春  陈锦 《广东审计》2001,(2):13-17
三、金融风险审计防御系统的构建 金融风险审计防御系统的构建,包括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审计假设、目标、主体、内容、方法、报告等一系列问题。 (一)审计假设、目标、主体与方法 1.审计假设 审计的基本假设有五项,即:(1)责任关系假设,(2)正当怀疑假设,(3)可确认假设,(4)独立性假设,(5)有效性假设。这五项假设代表了决定审计事物生存、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但我们认为,金融风险审计防御系统的构建至少还应确定以下三项假设: ①不可信的会计账目可以掩饰金融风险。这是…  相似文献   

3.
胡嘉将 《审计月刊》2006,(12):34-35
正当怀疑是审计的一项基本假设。从麋种意义上说,注册会计师审计就是寻找并确认会计报表各项目有无错误及错误重要性的过程。注册会计师对会计错误的关注是其职责所在。为了发现会计错误。注册会计师应在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的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于审计中发现的会计错误,必须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有关要求,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4.
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重要组成要素,历来是审计界探讨的重点。迄今为止,审计学界对审计假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提出的这些审计假设比较杂乱,未形成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假设体系。本文试图给审计假设一个较清晰的体系概念,对一些似是而非的审计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希望抛砖引玉,能够对审计假设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一、审计假设的提出从会计学来看,美国在研究会计理论时,首先制定出基本会计假设,再通过基本假设,演绎出一些会计的基本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基本原则,制定出一系列财务会计准则。可以看出,会计学中的四个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贷币计量"、"会计期间")对会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形成构建会计理论的基石。会计理论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审计理论的不断前进,同样,审计假设必然是构造系统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因此,1961年,美国著名的会计学家,审计学家毛茨先生在他与夏洛夫合著的《审计哲理》这部审计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审计假设的基本内容,把审计理论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水平。时至今日,他所提出的审计假设在国内外仍然具有很高的权威。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应重视对非会计资料的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监督、鉴证评价行为。明确划分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对会计资料进行审计是不够的,一些非会计资料也应构成审计对象。 非会计资料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担保、抵押、重大合同权利义务的确认、重要的会议记录以及各种对企业现在或将来形成重大影响又不形成会计记  相似文献   

7.
审计假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审计假设的涵义及其特征 在国内外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中,审计假设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到底什么是审计假设,它应该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目前尚无定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审计假设所下的定义为:“基本假设采源于政治、经济环境和工商企业的思想习惯,虽然这些基本假定为数不多,但它门却是原则的依据。”这个定义揭示了审计假设不是人们主观的臆测,而是从审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诊断,但这个定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效益审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效益审计的基本含义,并通过对效益审计假设构建原则等的探讨,初步提出了效益审计的四个假设前提。  相似文献   

9.
思路是思考的线路。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审计思路是寻找会计错弊的思维路径,审计方法是发现会计错误的具体程序。审计思路是审计方法的基础。不同的审计思路会产生不同的审计方法。正确的审计思路和方法将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错误的审计思路和方法不仅影响审计效果和审计质量,而且给审计人员带来巨大的职业风险。一、审计思路1.合理怀疑假设。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初期,应假设被查单位的会计资料和有关业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存在不真实、不合法的情况,只不过尚不知其具体表现形态与存在于经济业务的具体环节。被审…  相似文献   

10.
审计假设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决定审计进行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它们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所处的多变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审计的基础条件。其实质是将在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或关系中最可能发生的经济环境或关系.作为审计采用的手段与方式的前提条件。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实践得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审计专家关于审计假设的观点的分祈、讨论.以加深对审计假设的理解,推动审计假设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审计假设(Auditing Postulates)又称审计公设,是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审计理论的基石,是制定审计准则的基本依据和基础。审计假设最初由美国莫茨(R.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效益审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效益审计的基本含义,并通过对效益审计假设构建原则等的探讨,初步提出了效益审计的四个假设前提.  相似文献   

13.
独立性是审计师最基本的从业原则,并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媒体治理、审计独立性和会计稳健性相关性进行研究以对审计独立性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揭示,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审计独立性与会计稳健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媒体治理与会计稳健性呈现显著正相关;媒体治理能显著增强审计独立性在会计稳健性中的治理效应,即能增强审计独立性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也谈审计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的基石,是对审计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的认定,它反映着审计实践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学科假设是一门学科建立的重要基础,是构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逻辑前提。就审计理论体系而言,审计假设处于审计理论体系的第一层次。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审计假设的构建见解,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回顾、对比了国内外学者对构建审计假设体系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审计的现实发展情况,分析评价了我国审计假设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审计假设的研究,主要有三大类:一是适合于各种审计项目和审计过程的通和审计假设;二是适合于特定审计对象和特种审计场合的特种审计假设;三是审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的具体审计假设。通用审计假设有: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对象可证实性假设;错误、弊端存在性假设;会计人员行为衡量标准假设;无反证判定假设。特种审计假设有:审计主体假设;审计方法假设;审计 证据假设。具体审计假设有:对某些具体问题性质的假设;对某些具体问题产生原因及影响的假设;对一些作案手段的假设;对一些案件涉及的范围及有关人员责任的假设;对某些具体项目审计成本、审计效益及审计风险的假设等。围绕着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审计假设的运用,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燕 《财会月刊》2010,(1):20-21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会计委派制的基本形式之一。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项目计划及分工管理、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审计程序及审计内容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对政府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审计假设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现有审计假设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构审计假设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效益审计的理论分析与目标确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从效益审计基本概念、需求分析和基本假设三方面探讨确定效益审计目标时应坚持的理念与原则。  相似文献   

20.
审计人员行为的经济学假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审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审计学无疑是受着经济学发展的影响。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都对审计有着指导作用。经济学的经济假设也是如此,整个经济学的大厦都是建立在几个基本的经济假设基础上的。本文拟从经济学的三大经典假设: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信息的不完备与不对称假设、机会主义行为假设来对审计人员的行为作一个经济分析。在本文最后进行了简短的小结,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基于三个经济学假设的审计行为规范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