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戴佳芸 《企业导报》2011,(16):18-19
众所周知,金融监管分为监督和管理两个部分。金融监督是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借助监督,可以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而金融管理是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金融业的信息不对称性十分突出,因此更需要政府当局管制。  相似文献   

2.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词,指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管理。审计是一种经济控制,它受托对经济组织进行监督、评价、管理等。当前,效果不佳的监管现状与审计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未被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业并购浪潮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业并购浪潮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三大变化:专业化金融机构与多元化金融机构并存,且后者日益重要;各类金融机构普遍加强金融信息技术投资和发展电子(网络)银行;实现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转变。在安全与效率的基础上,国际金融竞争以全新方式展开。 国际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客观要求中国金融业迟早要融入国际竞争,入世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在国际金融业大举重组的背景下,认识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是制订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关键。面对国际金融业并购的浪潮,我们需要精心运筹,加速改革,有步骤地推进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并建立伞式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4.
一、金融审计的基本特征1.特殊的需要和目的金融机构是一种经营货币业务的特殊企业,它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和社会经济的调节机构。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对全局、对大多数人和企业的利益都有很大影响,并直接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正是由于金融业的特殊公共性,产生了金融审计的特殊需要,而维护金融业的稳健经营,进而维持金融和经济的安全稳定,是金融审计的基本目的。2.特殊的对象和法律一般审计依据国家《审计法》、《公司法》等,并且适用于一切国家机构和企业。金融审计虽然并不排斥上述法律法规,但金融审计的特殊法律依据往往在于特殊的金融监督法、银行法和其它国家立法机关制定通过的金融法规。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实行负债经营,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行业。它有由于贷款质量下降、呆账增加而引起的信用风险,有从业人员欺诈与越权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有因管理不善而引起的管理风险等。当今世界金融业的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新的金融市场,又使金融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为此,加强金融审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金融业的当务之急。我国目前对金融业的监督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稽核监督、商业银行和金融性公司开展的内部审计和社会(民间)审计组织对金融企…  相似文献   

6.
<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我国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我国监管模式可依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实行"三步走"的战略选择。一、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看,由于混业经营在金融领域愈来愈普遍,且大型跨国银行接踵出现,一些发达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考虑纷纷选择了统一监管模式。英国:80年代以后,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分业监管已不能适应金融管理的需要,1997成立了新的全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管理服务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全面转向了统一监管模式。日本: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意识到改革金融监管模式的重要性,从1998年开始分别将民间金融机构检查和监督职能、金融行政的计划和立案权限、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的管辖权从大藏省分离出来,转交给新成立的监管机构——金融厅,日本也进入了统一监管时期。韩国: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产生了重大变化:金融监管职能从财经部和韩国银行分离出来,集中于新成立的、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督委员会(FSC)。金融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央行的监管在人力和业务素质方面均受到了一定局限,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繁重的工作任务。因此,应加强外部审计监督,以防范金融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外部审计包括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和社会审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审计两个方面。(一)国家审计机关对金融机构施行的审计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审计偏重于对国有资产流失方面的审计,如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违纪及呆账和所…  相似文献   

8.
刍议我国当前金融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80年代末,在国家鼓励竞争的金融政策支持下,早期的自然混业经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的金融机构,活跃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当时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监管能力也不足,这种混业经营也助长了金融泡沫,导致1992一1994年金融业的混乱局面。为了整顿金融秩序,中央从1993年起开始重点从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金融风险的种类、特点及危害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监管不力,金融内控不严,金融秩序较乱,金融风险突出。其中金融风险问题已开始困扰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在经营业务过程中面临风险,主要有十种:①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②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化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③流动性风险。是由于流动性不足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存款人挤提存款时流动性需求骤然放大,金融机构可能因此而倒闭。④犯罪风险。金融机构通常是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金融机构如果违反法规将会受到  相似文献   

10.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影子银行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给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高度的繁荣.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贷款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我国金融业应循序渐进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全面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我国实践中已出现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交叉与渗透,由于传统监管体制对存在交叉现象的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划分缺乏科学的标准和权威的监管部门,各监管机构可能会对不同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交易活动的监管步调不一致,造成过度监管或监管真空,影响监管效果。这就迫使我国金融监管当局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讨论了我国目前金融监管模式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最后提出了混业经营条件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审计》2002,(4):1-1
突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是今年审计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这是针对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加强金融监管的要求作出的重要部署。按照这一精神,促进加强金融监管,就要突出金融审计这个外部监管手段,充分发挥审计的在整顿和规范金融秩序,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国有金融机构经营机制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家审计在金融监管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经济和国有金融机构占主体的国情为国家审计全面发挥金融监管作用提供了客观基础。与银监会相比,国家审计在发挥金融监管作用方面具有法律权威性、会计专业性、再监管性、监管对象广泛性和延伸性、超然独立性等优势。要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金融监管作用,就应当在审计业务、审计创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吴眯娜 《中外企业家》2009,(5X):106-106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业开始向混业经营趋势发展,金融经营模式的转变要求金融监管体制的相应变化,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主要是针对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体制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显示出很多弊端,探讨混业经营条件下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WTO与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燕 《经济界》2002,(5):42-44
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国际金融界评价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提供了准绳,并已成为审慎监管领域最重要的全球性指标。从理论上讲,金融监管是指有关部门为了保证金融业稳定、高效运行,保障金融领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的总和。由于金融业是从事货币资金融通的特种行业,时刻面临多种类型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外部市计,是指外部审计机构接受银行所有者和金融监管当局的委托,根据会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风险控制等的监督检查。外部审计不仅有助于金融法律规范的实施,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也能提高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和质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入我国的各国金融产业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完善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成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际化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金融业逐渐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转变,以金融机构全能化为特征的混业经营体制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模式。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金融业日益融入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潮流,给中国传统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其合理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监管是一个广义的名词,它包含了金融监管和财务监管,是一种对金融机构进行法律检查、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并在法律上建立健全的金融机构。近几年,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监管力量不断增强,监管手段不断创新,这一切都表明我国金融监管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金融监管的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金融工作局构建了一套金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对银行、小企业的财务业务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报告、统计分析、预警等。该体系的建成,将有利于加强对金融监管、增强监管效能、规范融资担保机构的良性发展、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引导“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就是一国政府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监督和业务管理,目的是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约束金融主体的行为,确保金融主体和业务的公平竞争,促进金融业有序、健康地发展。由于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其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经营方式是负债经营,这就决定了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对银行业的风险予以高度关注,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一、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根据市场经济建立时间比较短,金融机构转制不久的实际情况与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应建立以中央银行监管为主体,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内部自控与中介机构辅助审核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三位一体”金融监管体系。1.中央银行的主导地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实施,从法律形式上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和实行金融监管的权威性。由于金融业作用于经济的地位显著,金融呈现多元发展,金融业风险积聚的因素增多,风险程度加剧。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