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粮价是农产品价格的主体,而农产品价格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价格。粮价波动必然引起其他生产部门成本和产出的波动,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尤其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正确分析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搞好宏观调控,对于维护种粮农民利益,保持粮食生产的持续增长和粮食市场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小麦、大米、大豆)生产者价格上涨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得出此次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是长期低价位积累的恢复性反弹,是补涨,农产品价格现在仍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为了更好的应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廖慧  张敏 《投资研究》2012,(7):108-117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和股价、房价之间的信息传导和波动关联备受瞩目。本文采用VAR-MGARCH-BEKK模型,分析了我国人民币汇率、股价和房价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波动的溢出效应来看,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股票价格的增长率和房地产价格的增长率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波动溢出效应;从资产价格的水平影响来看,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等国内资产价格的水平相关性较弱,而股票价格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明显,并就该结论提出了相关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有研究表明,在股票市场中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的预测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以2008-2012年中国企业债券为样本,本文的研究发现,分析师预测在债券市场中,同样影响债券市场中资产的价格。具体包括:分析师预测分歧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分析师预测偏差度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跟踪一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师人数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跟踪同一公司的分析师中明星分析师所占比例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对分析师预测的研究与对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粮食一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粮食价格的变化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近年来,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全球人口不断增长,部分地区的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食价格开始频繁波动,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本文首先就我国粮食市场的行情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国际粮食市场的环境背景,紧接着列举出当代世界由粮价波动引发社会动荡的实例,并特别强调了保持粮价稳定的重要意义,经过深入论证以后,得出粮价波动的具体成因,最后结合我国粮价波动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和积极呼吁。  相似文献   

5.
全球规模最大的稳定币“泰达”币(USDT)在最近的司法调查中被发现涉嫌发行欺诈,受到全球高度关注。为考察USDT场外交易与人民币外汇交易之间的联系,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刻画人民币-USDT场外交易-比特币三角交易机制的理论模型,分析推导USDT人民币价格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独有的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USDT中国场外市场日度交易数据,实证检验了USDT(人民币)收益率、波动率与人民币汇率收益率、波动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将实证结果与欧元、日元进行了国际比较。本文发现:(1)USDT的人民币价格收益率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益率负相关、波动率正相关,而USDT的欧元、日元价格收益率与它们对美元汇率收益率正相关、波动率负相关;(2)USDT的人民币、欧元、日元价格的波动率指标分别是各自汇率波动率的先行指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USDT稳定币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联系是因为前者所具有的外汇黑市机制,同时稳定币作为桥梁,建立了加密资产市场与人民币外汇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近几年随着中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加快,中国经济市场对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国际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这几年的波动幅度非常大,这种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股票市场是中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传导机制分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一定的政策建议,为今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与我国股票市场的关联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石油在经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石油进口大国,通过建立石油期货以提高石油定价权和规避油价格波动风险,是我国期货市场一直努力的方向.其中,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关系是期货定价、风险管理、套利等问题的基础,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长期均衡关系、价格发现、波动溢出、条件相关性等方面,本文对石油期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关系和波动关系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期现货之间关系提供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玉米供求形势复杂,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近十年的玉米种植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结合我国国内玉米供求情况和国际玉米市场情况,对我国2011年玉米市场供需做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分析:我国2011年玉米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会小波动范围逐渐上升.我国国内市场面临着较大的物价通胀压力,我国政府基本政策是稳定物价,为此出台了若干有力的措施.2011年我国玉米供给低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玉米市场价格会在波动中逐渐上升,但不会大起大落,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9.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而且其广阔前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尤其是具有环保意识的投资者,因此探究绿色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十分重要.本文选取2016—2019年各金融市场指数数据,运用Copula函数进行相关性建模来研究绿色债券与相关金融证券形成的资产组合的分散化收益,以及其他金融市场发生极端价格波动时对绿色债券市场的价格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与企业债、国债市场呈现非对称的尾部相关性,与其余市场呈现对称的尾部相关性;绿色债券与工业、能源、公共事业和房地产市场组成的资产组合分散化收益较高,且随绿色债券权重达到95%时达到最大;其他金融市场发生极端价格波动对绿色债券市场的价格溢出效应有大有小,但是总体而言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CIF价格引入粮价分析,从贸易价格的角度研究了进口贸易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证明了贸易价格与市场的整合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完善了现阶段对粮食贸易与国内粮价的讨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粮食价格波动对农民粮食收入的直接影响,二是粮食价格波动给农民提供了外出务工的机会即获得非农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当粮食价格的波动使农民的收入趋于减少时,农民就会寻求增加非农收入.  相似文献   

12.
井华 《国际融资》2009,(2):26-28
去年底,“2008年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年会暨中国资源战略论坛”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先生在此次论坛上做了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其中特别谈到了转变增长方式的艰难,谈到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到来急剧地把中国的潜在风险变成实实在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刘明 《银行家》2002,(5):104-107
油价频繁波动 今年国际石油市场动荡不已,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各国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07年,全球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增长格局出现分化成为主旋律: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增长,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同时,全球通胀抬头、美国次贷危机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成为最为突出的不和谐音。记者在采访和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基于对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和美国次贷危机尚未见底的判断,多家外资机构的专家预计,波动加剧将成为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近期全球粮价大涨,引发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粮食安全不仅事关人民生计,也会引发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从理论角度看,货币超发—粮食金融化—进口国粮食安全风险是货币放水背景下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传导路径.粮食安全风险向经济层面传导,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带动相关生产要素成本和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和本币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造成跨境资本外流和外汇储备下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关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计划,引发粮价的上涨;叠加蝗灾和疫情影响,全球粮食减产概率很大,供给缺口叠加货币超发引发的粮价上涨,未来全球的粮食安全风险不可小觑.当前要重视经济结构单一、社会脆弱度高的粮食进口国未来发生粮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特别要高度关注巴西、厄瓜多尔等13个粮食进口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开展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中方企业,应当高度关注东道主国粮食安全风险,积极寻求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也应当高度重视自身的粮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以来,我国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是在低通货膨胀环境下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由此凸显市场投资投机需求旺盛。经验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为短周期行为,具有较强增长刚性;股票价格波动兼具短周期和长周期行为,价格弹性度高。货币流动性及中长期信贷占比的变化趋势能为资产价格泡沫提供有用的预警信息。实证研究表明,资产价格的波动隐含着未来一定时期的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变化信息。针对资产价格属性的区别,货币政策应差异化调控。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波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石 《税务与经济》2000,2(4):41-45
我国改革开放后于第五个周期(1997~?年)发生通货紧缩乃是从第三个周期开始运动变形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经济运行连续两次大起大落的产物。其特点如下:(1)通货膨胀与经济扩张相随,通货紧缩与经济收缩相伴;(2)经济收缩期的紧缩政策并不必定带来通货紧缩;(3)通化紧缩会使经济收缩期拉长,从而难以恢复与实现下一个经济周期的经济扩张;(4)通货紧缩给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增加了新的内长,从而难以恢复与实现下一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商品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特征.从消费品市场波动与生产资料市场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投资波动、商品市场波动与货币供应量变化、商品市场波动与经济波动的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可以描述我国商品市场的波动形态.  相似文献   

19.
石油价格波动的地缘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价格波动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地缘政治背景,而伊拉克战争的结束和定局,意味着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和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从中长期看,国际石油市场的秩序、国际油价的定价机制也将面临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暴跌、急剧动荡。传统经济学不能对目前石油价格的动荡给予解释,而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视角下发现: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制度性)原因,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并扭曲实体经济。石油金融化趋势将愈演愈烈,要避免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长期目标是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浮动汇率制等制度安排,短期目标是构筑中国的石油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