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青  修恒哲 《时代经贸》2011,(24):189-190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颁布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美国国会的这一做法使人民币汇率问题又一次成为国际性话题。而本文通过对经济和政治因素两方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分析了汇率变动对现行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人民币汇率未来宏观调控方向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使人民币汇率由实际上钉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而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相伴随的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6.65%,而且这种升值的步伐并没有停止,人们的升值预期也较为强烈.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兑人民币现钞买入价报7.8998元,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元牌价自去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以来首次跌破7.90元,使人民币升值了4.47%.基于这一热点事件,本文将着重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国际化既要使人民币能"走得出",又要保证境外人民币能顺利回流,建立境内外人民币双向循环机制。2009年,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海外人民币存量规模快速扩大,迫切需要解决人民币"回流"渠道建设问题,逐步建立、完善人民币循环机制。本文简要概述当前人民币回流渠道建设所取得的进展,进而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拓展人民币回流渠道、完善人民币回流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1994实施汇率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体制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这一机制运行两年的情况来看,已基本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汇率运行的基本特征.但是,目前在这一机制下形面的人民币汇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供求决定的汇率,对于汇率的监控和调节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的色彩.为了使人民币在2000年平稳实现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必须切实从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监控机制、调节机制一系列使汇率市场化的传导机制上采取措施,推动人民币走向可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6.
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历史回顾 人民币汇率是人民币的国际价格。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将汇率定在1美元兑换8.70元的水平。此后人民币汇率逐步反弹,1997年以来,基本稳定在8.277的水平,而且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变成了实际上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出口不断增加等原因,人民币遭受了空前的升值压力。2005年,国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做出重大改革。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值2%,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放弃与美元挂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规定现阶段银行间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上下波幅0.3%。这些改革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波幅,使市场的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帖俊峰 《经济师》1995,(7):43-43
人民币流通周期究竟有多长帖俊峰中国人民银行自成立以来,共发行了四套不同版别的的人民币,现在流通的主要是1987年4月27日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和第三套人民币中的拾元券、伍元券。由于第三、四套人民币的混合流通,使流通中的人民币种类多,版别不一,给群众日常...  相似文献   

8.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受到波及,经济增长趋缓。但重压之下的中国却逆流而上,1997年和2008年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了8.8%和9%,为世界所瞩目。GDP的持续高增长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受到众人追捧。但我国秉承稳扎稳打的原则,认为先人民币亚洲化,再以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为基础,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更符合中国实际。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兑人民币现钞买入价报7.8998元,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美元牌价自去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以来首次跌破7.90元,使人民币升值了4.47%。基于这一热点事件,本文将着重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老百姓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对老百姓带来的好处1、出国旅游和留学费用下降。人民币升值后,给我们最直接的感觉是我们手中的钱“更值钱”了,因为现有的人民币能够兑换更多的外币。这突出表现在出国旅游和留学更加实惠,人民币升值对于有意出国旅游或留学深造的人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2、老百姓的生活费用下降。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中国来说,人民币汇率受到的冲击是十分明显的.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汇改以来到2008年的三年多时间里,一直都是保持着强劲的升值趋势,累计升值幅度超过了20%.然而,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与世界逐步接轨的中国受到的波及,种种迹象显示,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企业利润下滑、通胀压力回落、贸易顺差收窄——这一形式似乎也打断了人民币此前的升值步伐,人民币开始有了贬值的危险.数据显示,自2008年7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维持震荡格局,甚至还出现过连续的小幅度贬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累积了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证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最后,笔者得出基本结论,并对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求为政府及企业更好的适应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般而言,本币升值有利于扩大进口、抑制出口;本币贬值则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然而在此背景下我国外贸顺差不降反升,从而使我国目前面临着空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本文在分析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当前对外贸易有利及不利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和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的外汇体制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路妍一、新的外汇体制改革运行中的成效1.促进了外贸企业出口创汇的增加,改善了贸易收支状况1994年,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制”,使人民币汇率大幅度下调了34.5%,降低了企业出口换汇成本。同时,国家取消了企业外汇留...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在中国双顺差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加剧的环境下,进行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它使我国成功地从固定汇率制中退出。从长远看,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改以来,截至2008年6月份人民币汇率已升值20%,贸易收支顺差先是扩大,后增速减缓。通过分析汇改后人民币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使进出口额同时增加,但从中长期来分析,出口增长在减少,进口增长在加快。并从贸易结构、贸易格局、出口企业性质、出口商品需求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几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5日是人民币汇率变动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人民币13年来首次超过港元,1港元兑人民币0.99945元。而到了2008年6月16日,1港元对人民币0.88349,17个月累计升值幅度达到11.6%。人民币贵过港币及其持续升值,直接导致了人民币在以香港为主要区域的东南亚以及我国华南地区的强势。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有机环节,人民币升值引起了部分人士对港币地位的担忧,  相似文献   

17.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 1.使汽车出口企业的利润降低。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其结算货币主要以美元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汽车出口企业的账面收入直接减少了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升值,并使我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外贸企业经营困难加重.针对人民币升值是否已经过头以及人民币汇率是高估还是低估这一问题,运用Elbadawi的均衡汇率模型即修正的ERER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实证研究后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出现高估;在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因素中,贸易条件、政府支出和经济开放度在长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而贸易条件、国际利差和净资本流入在短期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较大.因此,当前人民币汇率应改变过去那种单边升值态势,进入一种双向波动的状态;在短期内可以利用国内外利率差、净资本流入和贸易条件等变量对其进行调整,在长期则可以利用经济开放度、政府支出和贸易条件等变量对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论人民币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人民币的升值和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王朕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177+181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这次重大改革将使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对经济运行起有效的调节作用,对我国进出口行业将产生影响。本文对人民币汇率对我国进出口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