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绿色旅游的产生背景及其含义,并结合我国绿色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绿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旅游与大众旅游生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可持续发展旅游、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产生背景和涵义分析后认为在目前区域旅游开发中,大众旅游生态化的开发模式是目前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依据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通过对比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原则与特点,最后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从政府部门、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四大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可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概念,是一种高品质的旅游方式。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具体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低碳旅游的思想非常切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低碳旅游,综合体现了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晴 《经济地理》2001,21(6):762-765
重庆市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广泛,且与人文旅游资源匹配,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开发返朴归真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科考险旅游等多种生态旅游,促进重庆市社会经济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生态旅游是在全球经济社会迅猛发展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众多高品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有效途径。本文围绕四川生态旅游建设重点,结合全省旅游品牌线路,推出了6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促进和环境教育意义,通过其活动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水体质量、大气环境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充分认识生态旅游,正确评价合理进行旅游规划和管理,将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提高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产生于上世纪末的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形式,它更是一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指导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了我国在新世纪初发展生态旅游将要面临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9.
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云南乡村可持续发展、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条件及云南自身实际,本文将云南适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乡村初步划分为城市和大型工矿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复合型五种地域模式,从而为乡村生态旅游选址、决策及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与培育机制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旅游业是云南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云南旅游要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把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云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旅游生态系统及其要素配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生态系统是生态旅游区自然生态要素与旅游经济社会要素复合而成的复杂体系,快速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构成了该系统的基本矛盾.文章认为,为了确保生态安全和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互惠共生,创新生态旅游区的"小众旅游"模式,保障区域内自然生态要素与旅游经济社会要素协同运转和实现旅游生态系统的立体网络化布局.  相似文献   

12.
生态旅游消费发展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课题组 《财经科学》2001,(4):106-109
在人与自然交互循环圈的可扶持发展中,生态旅游消费不仅是可持续旅游消费“三维结构”的一维,而且也是有效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行为方式之一,大力倡导生态旅游消费明观念、深入开展生态旅游消费理论的系统研究对于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本报告首先把生态旅游消费的研究角度定位于它与可持续旅游战略的同一性并对生态旅游消费与传统大众旅游消费加以比较,然后概析生态旅游消费的形式、结构以及“成本-收益”,最后分别讨论生态旅游消费对旅游和旅游厂商以及对政府产业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定位就是生态旅游。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谱,旅游资源有其独特性和珍贵性,但旅游开发必须借鉴国内外生态旅游经验和教训,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开展长白山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4.
武陵源区域凭借其优质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丰富的原生态资源优势成就了闻名中外的武陵源景区,在生态旅游产品日益盛行的今天,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成为关乎武陵源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以产业融合理论为基础,从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探索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过程,并从技术、产品、市场三个方面来建立产业融合过程模型,实现武陵源区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意旅游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旅游形式, 产生于世界范围内普遍兴起的创意产业大背景之下, 集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于一体, 不断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学术研究向纵深拓展. 本文在对国内外创意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进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 通过针对具有生产者与消费者双重身份的创意旅游者的研究, 挖掘多方利益需求的创意旅游产品设计, 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传统视角的目的地审美环境, 探索具有广泛社会性和多元化特征的中国创意旅游发展路径. 笔者认为, 创意旅游具有互动要素、 个性化要素和促进个人发展等核心要素, 这一带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功能将挑战传统旅游学研究的基础理论. 本文通过对创意旅游本质及发展模式进行相关性研究, 探索具有自然有机性、 环境适应性和价值合理性的旅游业发展途径与良性运行模式,以期有效解决文化复制问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进而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丁侃  刘换菊 《当代经济》2009,(14):120-121
生态旅游是目前全球发展最快的旅游形式,要加快九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树立良好的生态旅游形象,实现九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红霞 《经济论坛》2008,(10):25-26
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人们保护自然、渴望回归自然的要求日益强烈,生态旅游日渐时尚。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其主要任务是向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除了具有常规旅游资源的共性——吸引力外,还应具有生态旅游特征的一些共性,例如原生性、教育性等,保护区则是生态旅游较好的选择。保护区保护了地球上的各类原生的生态系统和景观,是天然的博物馆,能满足人类亲近自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丰阁  袁娟 《当代经济》2014,(20):24-25
生态旅游产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文章基于利益相关理论,分析了生产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以及发展的关键条件,取决于旅游资源当地居民的参与、生态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因为,为了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在制度的设计上,注重调动当地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生态旅游产业的聚集和跨区域之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旅游形式与行为,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的特点和功能。文章结合我国生态旅游开发实践,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来,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理论上悬而未决的争论还较多,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发展模式、生态旅游是高档旅游还是大众旅游、生态旅游对象是自然区域还是可以包括地方文化区域等三个方面。同时在发展过程中,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非生态化现象和“泛化”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是由于将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混为一谈造成的。本文通过对“生态旅游”、“旅游生态化”的辨析,对相关问题作了初步解答,并试图还原生态旅游的本意,探索今后生态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