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其中,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如《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涉及的公允价值就是计量基础;会计处理方法是按照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要求,由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三者之间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密不可分的整体,通过这个整体会计政策才能得以应用和落实。  相似文献   

2.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或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其中,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会计处理方法是按照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要求,由企业在会计核算中采用或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而很多会计处理方法又是建立在会计估计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3.
程小红 《技术经济》2004,23(3):53-55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二十一条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具体原则,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企业会计制度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于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所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翟克华 《经济论坛》2007,(8):115-117
会计责任是指企业对会计报表应负的责任。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载体,投资者主要是从企业的会计报表中获取会计信息的,会计报表由企业负责编制,因而企业应对其编制的会计报表负责,其中包括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保持完整的会计记录,建立健全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并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指有关数据的准确程度,即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资料的合法性是指经营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资料的完整性是指经营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资料全面、系统,既没有疏忽和遗漏,也没有以偏概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这个定义表明,在政府制定可供企业选择的会计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弹性,企业管理当局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灵活”地选择会计政策。而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因此对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不论对企业还是对信息的需求者来说,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耀敏 《经济师》2006,(4):216-216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并对外提供可靠的信息。但是,在会计核算中,也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会计差错。对于发生的会计差错,企业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的一致性原则认为,所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都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核算、估计等方法,分析得出,只有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分类方法、成本计算方法和会计估计方法的变更才会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原则应将会计处理方法变更的前提明确为"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或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一致性原则与其他原则矛盾协调的简单思路是判断各原则的相对重要性,即会计准则要明确在各项准则出现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经济师》1998,(9):60-61
《企业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指导着整个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最重要的一般原则之一,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  相似文献   

10.
会计和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导致同一家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按照会计制度和准则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在对外捐赠业务的核算中,这种差异尤为明显,本文从所得税会计的原理入手,指出在对外捐赠业务的处理中,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提出了对外捐赠业务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蔡梅群 《经济论坛》2004,(9):136-137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表明,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以法律形式赋予了  相似文献   

12.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外在的袁现形式。《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这一条款主要是为了强调当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外在表现不一致时,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遵循其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制度中应用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对谨慎性原则的规定更加明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新制度则更加明确地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企业合并应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颁布、实施,对进一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的规定,正确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核算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所选择的相关会计政策应当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关会计政策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实务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核算是指运用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系统,综合的记录,计算,加工,整理,汇总并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从事记账,核算,报账的工作,他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记账就是会计人员运用会计方法把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下来;算账就是在记账的基础上应用一定的方法计算出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会计指标;报账就是通过编制会计报表方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监督本身的含义是“监察”和“督促”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信息,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以达到预期目的。 本文对会计职能实现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重要性原则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未 《发展研究》2006,(4):100-102
一、重要性原则的内涵与要求重要性 (materiality)原则,是指在保证合理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前提下,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严格按照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进行核算,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作详细、分项的披露;而对于相对次要的会计事项,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简化或合并反映。  相似文献   

18.
邢风云 《经济师》2003,(9):205-206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 ,导致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 ,使得企业对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有其特殊的一面。文章着重阐述了纳税差异的产生、对企业纳税的影响和应采取的会计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采用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原则和方法不允许的会计政策。例如,对不应计提折旧的土地计提折旧,而对本应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不计提折旧。②会计估计上的差错。由于经济业务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经常需要做出估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会计估计可能发生错误。例如,企业在估计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时,发生错误;企业在存货遭受毁损,对损失的估计发生错误。③其他错误。在会计核算中,还可能发生除前述两种差错以外的其他差错。例如,漏记交易或事项、错记借贷方向、错记借贷金额等等。  相似文献   

20.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处理某项经济业务时,在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的条件下,企业应当选择对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小的合理的方法来进行会计事务的处理,既不夸大资产和收益,也不压低负债和费用,起到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