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曾几何时,婴幼儿必须要吃漂洋过海而来的进口奶粉了;成千上万的出国旅游大军变成了"拖粉"大军。据说,中国妈妈们跨越国界的"拖粉"让世界惊叹。国外超市由最初的惊喜变成了恐惧。由此引发了国外政府对中国游客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限购。继德国、荷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零售终端针对中国游客"限购"婴幼儿奶粉后,英国也加入了限购行列。对中国购奶粉影响最大的,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限购令,毕竟漂洋过海太遥远,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中国乳业频发的不安全事件让很多中国家长“十年怕井绳”,为了让孩子吃上更健康更有质量保证的洋奶粉,很多家长开始了漫长的“拖粉”之路。然而,随着香港奶粉“限购令”的推出,“拖粉”成本高企,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通过代购渠道来购买国外洋奶粉。除了淘宝店上的各种母婴用品代购和专卖,微信朋友圈的代购生意也日渐火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受到国内消费者追捧的"洋奶粉"不断曝出质量安全问题: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美赞臣奶粉金属污染、"美素丽儿"奶粉改标掺假事件、新西兰奶粉二聚氰胺事件……说明"进口奶粉"、"洋奶粉"并不一定代表着优质和安全.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共查出不合格进口乳品318批次566吨,其中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43批次共80.95吨.进口乳品的安全品质情况不容乐观,国内洋奶粉良莠不齐的现象亟需整治.  相似文献   

4.
中国奶粉市场,现在主要是以进口奶粉为主。进口奶粉一直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本文通过对我国奶粉进口现状的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奶粉进口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代购问题、贴牌奶粉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晋银慧 《商》2014,(24):238-238
2013年3月1日香港针对内地消费者大量从港购进进口奶粉实施了限购政策,限成年人每人每天携带两罐奶粉离境,违者罚款监禁。这一政策给内地奶业带来的影响和思考:这显示了内地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极低,国产奶粉存在令人堪忧的质量问题,同时也给内地奶业带来了再次崛起的机遇,限购令减小了洋奶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让渡出一部分奶粉市场,为国产奶粉提供发展的外在条件,为国产奶粉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而保护本国奶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香港奶粉限购事件"成为我国民众热议的话题,虽然香港出台的奶粉限购政策引发了各方的争议,但在"奶粉限带令"的背后,凸显了民众对国内奶粉产品的信任危机和对国内食品安全的忧虑。本文在回顾分析"香港奶粉限购事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国内乳业品牌所处的窘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国内乳业品牌形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鲁冲 《商》2014,(42):126-126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内地零售市场问题奶粉屡见不鲜,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至冰点,便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购买香港及国外市场的婴儿奶粉,多次掀起抢购热潮,导致各地市场奶粉供应紧张。为缓解这种紧张局面,适当保证本地居民对奶粉的需求,2012年6月开始,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纷纷对奶粉限购进行不同程度的规定。本文针对香港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奶粉限购令,探讨其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内容,从而引发相应的经济学思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释了相关概念,然后从婴幼儿奶粉的进口量迅猛增长、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持续降低、"洋奶粉"的扩张速度持续加快、我国婴幼儿奶粉的"海淘"现象持续升温四个方面指出了为什么说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已经陷入了消费者危机,对造成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探讨提出应对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消费者信任危机的建议和措施。相信这些建议和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产婴幼儿奶粉企业尽快走出消费者信任的危机,实现"重振奶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不仅击倒了三鹿,也重创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的信任.越来越多的家庭对国产奶粉的质量失去了信心,转而投向了国外品牌.国内消费者通过到国外购买或者直销代购的方式购买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及日本等国外品牌的奶粉.特别是由于我国香港的地理优势和贸易优势,内地居民赴港购买奶粉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从而引发香港本地奶粉市场的紧张,导致香港特区政府出台限购令.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逐渐开始限制游客携带奶粉出境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是国人的习惯,但对进口奶粉的质量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超市等地销售的进口奶粉中的乳蛋白含量进行测试,乳铁蛋白是奶粉的主要营养成分。我国相关法律将乳铁蛋白定义为婴儿营养强化剂,具有提高婴儿免疫力、抗病毒并且促进吸收的作用。乳铁蛋白的特征以及酶联免疫法的具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内地零售市场问题奶粉屡见不鲜,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降至冰点,便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购买香港及国外市场的婴儿奶粉,多次掀起抢购热潮,导致各地市场奶粉供应紧张。为缓解这种紧张局面,适当保证本地居民对奶粉的需求,2012年6月开始,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纷纷对奶粉限购进行不同程度的规定。本文针对香港3月1日起施行的"最严限奶令",从奶粉零售市场的现状展开,探讨出台限奶令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一些相应地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三鹿事件以来,国产奶粉质量频频出现问题.当前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国产奶粉的竞争力越来越低,而进口奶粉占据了55%以上的销售份额.基于均衡价格理论及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分析进口婴幼儿奶粉价格上涨的原因,并且从提高奶粉的质量标准、加强政府对奶粉质量监管,倡导消费者合理消费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度火爆的奶粉海外代购正遭遇困境。记者在淘宝网看到,一家四皇冠的澳洲奶粉代购店打出了"末日促销"的口号,进行全面清仓。按照行业惯例,眼下本属奶粉销售淡季,但因为促销,这家店的奶粉销量猛增。而之所以促销,是因为奶粉代购这种行为或许不久将寿终正寝。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  相似文献   

14.
2008年至今,中国奶粉经历了限购、企业价格失控及产品品牌失控等多重打击,国产奶粉举步维艰。国外品牌凭借研发基础、纯净奶源、悠久的历史以及营销策略的优势,长期垄断着我国婴幼儿奶粉的高端市场,为了让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回归理性,肃清奶粉行业乱象问题,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严苛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联的法规、法规、标准,加强产品的抽检监控,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稳定国内婴幼儿奶粉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高品质奶粉,对海外品牌奶粉的需求逐年递增。中国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中国海外奶粉代购行业提供了先决条件,大力带动了其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海外奶粉代购的动因、现状和现行的三种代购模式,重点分析了电商平台海外奶粉代购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完善中国电商平台海外奶粉代购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香港售卖的部分洋奶粉品牌最近也刮起涨价风。记者近日获悉,洋奶粉雅培日前在香港发出调价通知,旗下各阶段奶粉全线提价,提价幅度为  相似文献   

17.
郝弈 《糖烟酒周刊》2006,(32):80-81
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较量,其机会并不在高端市场能占多少份额,而在于把洋奶粉的价格“逼上山”、“拉下马”,让中国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处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海外奶粉限购潮愈演愈烈,但进口奶粉“蚕食”中国奶粉市场的趋势仍进一步加剧。本文以2013年年初的新西兰奶粉双氰胺及配额事件为例,结合我国奶粉市场的现状,指出优惠性关税配额的经济负效应,并给出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三聚氰胺毒奶粉"和"新西兰毒奶粉"事件发生后,2014年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严控政策已经开始实施,新规的实施对中国进口奶粉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进口奶粉的规模还在逐步扩大。本文主要研究了自该新规实施以来,中国进口奶粉在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牌价格、消费者购买偏好、销售渠道运作模式以及电商渠道推广五个方面的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20.
消费速递     
外资品牌占投诉比例达六成洋奶粉投诉高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公布的上半年全国消费者组织受理的消费投诉显示,备受家长们关注的婴幼儿奶粉投诉达到744件,其中近九成投诉都与质量安全问题有关,投诉涉及的品牌中外资占六成多。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是彻底打破迷信洋奶粉消费误区的时候了,伴随着理性消费观念的普及,洋奶粉垄断市场的局面有望改变,中国奶粉合理、理性的消费格局或将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