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加大投入,促使经济跳跃发展。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首先,更新思想观念,实现围着政府争投入面向市场找投入的转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面向市场找投入”的以市场为核心的投入观,积极、主动、自觉地到市场中去“找”资金,“找”人才,“找”技术。当然,在向社会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企业争雄称霸于国际市场的背后,有一支无时不在的强大的国家团队,扶助着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拼搏。  相似文献   

3.
信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现念,一个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双赢”,即: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和维护对方利益。煤炭企业在营销中讲诚信就是要讲求信用,遵守合同,对用户以诚相待,不搞虚浮伪劣,掺杂使假;相互关系中主动配合,主动服务,积极支援,搞好协作;经济交往中遵守经济法规,坚持等价交换、互惠互利;遇到矛盾和利益冲突时,平等协商,正确处理,在维护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对方困难,尊重和维护对方利益。具体而言应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其在营销中的应用。1、“以诚相待”是吸引用户的前提。“以诚相待”即:在产品的广告宣传和与用…  相似文献   

4.
李鹏同志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归根到底要靠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民能不能进入市场,关键在于转变观念换脑筋,增强市场和竞争意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和能力。如何强化农民自身素质呢?通过调查看,应从思想观念、科技、信息和营销等方面下功夫,在市场经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尽快进入市场致富奔小康。一、学理论换脑筋,提高思想素质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发展自己,成为市场经济的带头人,致富能手和乡镇企业家。但按照市场经济衡量和要求,有些农民还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如;思想旧、观…  相似文献   

5.
企业走向市场,是搞活我国企业的根本。要改变目前我国企业市场驾驭能力低下的现状,必须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但最主要的是,企业自身要自觉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在市场中竞争的观念,主动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进一步提高走向市场的能力。一、要使“全员”具有市场营销观念提高企业走向市场的能力,要彻底贯彻和实施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必须以各种方式向本企业  相似文献   

6.
陈小澄 《特区经济》1996,(10):25-25
<正> 在我国农村向城市化转变过程中,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正向新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新旧观念的冲突,部分陈旧的观念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需要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下面就谈几点浅见.一、从“找市长”向“找市场”观念转变.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为面向市场,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供求调节.因此,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市场”以及为何找市场.部分人受传统观念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思想影响,不敢面对市场和研究市场.没有项目找上级要项目,存在着有了项目怕产品没有销路,出了产品要上级包销路,出了问题找上级要政策扶持,经营不下去再向上级诉苦伸手.这种“找市长而不找市场”的“等靠要”思维观念,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信心和勇气,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进入市场已成必然,问题不在是否进入市场,而是进入市场后如何取胜。对这一问题,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一种是担心国有企业不能胜,形成压抑感;一种是认为国有企业竞争不过非公有制经济,是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一种是认为国有企业要取胜就得按非公有制企业管理等等。我认为,竞争取胜的根本,一是事物本身的优劣,二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的重要时期,作为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进入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势。那么,企业怎样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呢?本文试作粗浅地探讨。 一、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 所谓“市场”,即社会商品交换活动的总体及其运动的总过程。对企业来说,市场包括市场需要和市  相似文献   

9.
一、认真对照邯钢经验找差距,迅速掀起学邯钢的新热潮 从目前我市工业企业看,同邯钢相比,主要有以下九条差距:一是市场观念淡薄。邯钢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切实转变传统的计划经济和粗放的经营观念,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他们从改革成本核算方式入手,拆掉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之间的隔墙,建立起“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机制。用邯钢的话来讲,叫做“拆墙入海”,直接把企业和职工推向市场,让企业驶入市场经济的快车道。目前我市有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甚至亏损,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真正面向市场、适应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  相似文献   

10.
企业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企业能否经受住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的关键,湖北省秭归县粮食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经受“粮改”考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从四个“转变”入手,切实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连续三年保持了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增长。跨入全省粮食系统综合利润考核先进行列,成为全省粮食企业连续盈利不亏榻单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立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问题B益迫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明确指出要“造就企业家队伍”。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者,企业进入市场的推动者,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经营者。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加速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企业家职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企业家与“创新”联系在一起。创新格的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采用一种新的产…  相似文献   

12.
张健俐 《中国经贸》2010,(14):55-55
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技术、资金、科研、信息灵通等优势,下决心打造国内或国际市场上的一流产品,以取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地位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人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有潜力最活跃的因素。古人云:“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先进的企业文化应具有实战性,实用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之相适应农业生产也要由以自给为中心的传统农业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农业转变,这就必然要求作为农业市场主体的农民尽快进入市场,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面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他们由于传统观念、自身素质、经济实力和外部环境等条件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处在期待、徘徊、试探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各级党政组织,下大力气在“引导”上作文章,在解决各种问题上下功夫,为农民进入市场当好领路“向导”。一、在思想上引导,重在解决思想观念问题目前,计划经济体制所沉…  相似文献   

14.
一、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自身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需要和必然首先,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已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而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已成为催化市场经济形成的重要的、积极的因素。而企业产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行交易,正是市场经济成熟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超常发展的熏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已较改革初期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环境也已从卖方市场进入普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要求生产经营者面向市场,根据市场情况开展生产和经营,要求产品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要求产品和生产要素都经过市场流通,市场起调节生产、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求生产者能按市场的要求稳定地提供批量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要求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有竞争能力,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利益;要求参加市场竞争者能经受市场风浪的冲击,能在波浪起伏中发展.这里,把贸字摆到第一位,即按市场贸易的需要生产产品,这种产品大多  相似文献   

16.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几百年的实践中 ,创造出许多符合市场规律的 ,对企业的发展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办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 ,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又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一“人本”的管理思想人是众多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因此 ,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 ,人首先得到重视。通过长期的实践 ,提出了“人本”的管理思想 ,特别是近年来“人本”的管理思想又得到创新和发展。所谓“人本”的管理思想 ,就是企业的运行机制 ,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 ,都以能否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为标准。尊重员工的独立创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内企业界有句流行语:“把小舢板焊接成航空母舰”。于是乎有些企业开始追求新的战略目标:企业越大越好,所跨行业和地区越多企业才能越大,越大则抗市场风浪的能力越强。他们试图通过兼并其他企业或投资进入多种产业,以使企业尽快“壮大”成为“航母”。然而,由于缺乏协调,不少所谓的“企业航母”却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机体”和核心竞争力,反而被市场经济的恶浪狂涛掀翻,“四面出击”演变成了“四面楚歌”。随着商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如今庞大的规模已经不再是竞争力的代名词,审视自然界早已给了我们很好的例子:在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的情…  相似文献   

18.
微观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与宏观经济体制转轨不相适应是目前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其中企业改制与发展的制度通道开发相对滞后是新旧体制转轨中的一大瓶颈。应当看到,与健全商品和要素市场同等重要的是企业应加紧自身内部及与市场的制度通道的改造与创新,而在此之中尤以企业与市场的人力资源开发通道的完善为最。构建“信息-培训”联动系统不失为一条可选的制度发展通道。“信息-培训”具有的整合、标准、考评、纽带、桥梁等功能将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尽快提升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缺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在新的市场环境面前 ,中国的企业首先要做的便是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冷静、理性、仔细地把中国企业与全球精英企业进行相比 ,我们痛切地感到 ,差距实在是太大。我国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步步高电子公司老总段永平就认为 :中国企业要进入500强至少需要50年。那么 ,具体差距在哪里呢?一、市场经验精英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现在还算不上完全意义上的市场 ,只能称为准市场或模拟市场体制。所以 ,企业在很多方面的运作尚遗留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国有企业最…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反腐斗争,必须尽快健全法制,完善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法制的优势,克服法制的不足,在全社会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氛围,充分尊重法制的权威,惟有如此,法制才能成为遏制腐败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