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年末,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任务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主体功能区规划已成为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正确把握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五大关系,有助于创新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形成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秩序。  相似文献   

2.
政策     
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3.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4.
《国土经济》2011,(7):27-27
6月8日,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明确提出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确定了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民族、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规划》指出,我国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它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相似文献   

5.
资讯     
《城市问题》2011,(6):101-103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我国即将公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将明确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将在中西部培育新的城市群。根据《规划》,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经济新地图     
《房地产导刊》2011,(7):12-13
6月8日,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主体功能区战略提出的构建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大格局",以及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的开发模式,以纵横捭阖的宏大手笔重新定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蓝图,再次释放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一五”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强调要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其中,对土地政策的论述是:要对优化开发区域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域建设用地供给,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禁生态用地改变用途。主体功能区土地政策的目标也是为了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我国不仅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概念,而且在2010年底颁布实施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促进区域健康发展,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创造了良好的规划基础和舆论氛围,并在探索相应的配套政策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促进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进一步贯彻落实,并由此推进我国区域发展理念和区域发展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制度保障调研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要求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及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的新安排,将成为我国今后空间布局和区域发展的指导方针.因此,围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制度保障问题将成为我国"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的热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6月8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檰檰檰檰檰檰檰檰檰檰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理论与实践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相似文献   

12.
对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冷思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自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以来,有关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稳步推进。然而,对于主体功能区涉及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多,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探讨。这里,着重谈谈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主体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不同国土空间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包括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种类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我国未来协调区域发展、实现空间有序开发的重要手段,也需要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作用,以促进不同区域实现其主体功能,保证规划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从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到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党的十九大认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再到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主体功能区战略地位,主体功能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制度、重要战略。主体功能区划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分工体系,有利于实现区域政策与行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于2010年颁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生态功能定位角度,对我国国土空间布局作出战略调整,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将被限制、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对这些地区来说,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是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协调区域发展和统筹谋划区域未来发展的工作,需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和定位区域主体功能与发展方向。若要正确评估区域发展潜力和定位区域主体功能与发展方向,不仅要认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开发密度,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重大意义。主体功能区战略发端于思想、框定于规划、推进于战略、巩固于制度,落脚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适用于生态文明新时代。针对当前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应找准主体功能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定位,在全国层面带状划定城镇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区带、水资源过度利用区基础上,采取“县+乡镇/街区”的差别化政策单元,健全差异化政策体系,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认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及其内涵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来调整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开拓性工作,国际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照搬,也不同于国内已有的各种区划和规划。开展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制定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编制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地确定省内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并按照功能定位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明确省内各区域发展方向,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产市场》2006,(3):26-27
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这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而做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