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丽 《企业研究》2012,(14):97-98
1998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曾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2001年,财政部在修订后的准则中既限制使用公允价值,在某些方面又离不开公允价值,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审慎指出公允价值的是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法律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越来越多的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将是我国会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曾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2001年,财政部在修订后的准则中既限制使用公允价值,在某些方面又离不开公允价值,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审慎指出公允价值的是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法律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越来越多的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将是我国会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1998年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曾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2001年,财政部在修订后的准则中既限制使用公允价值,在某些方面又离不开公允价值,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审慎指出公允价值的是会计的计量属性之一,明确了公允价值的法律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会越来越多的使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将是我国会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广泛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文将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研讨。 一、公允价值得到合理谨慎使用新准则体系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笔者采用价格模型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检验结果表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运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全面引入吸引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关注。阐述公允价值含义、优势和内在局限性,评析我国会计体系中初次引入公允价值出现的问题和障碍,对比我国两次引入运用公允价值,探讨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条件及其广度和深度,可以给出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笔者采用价格模型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检验结果表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幅度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文章主要就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了运用公允价值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是相对于历史成本而出现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能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和企业在清偿债务时需转移资产的价值。正是由于所提供会计信息的高度相关性,因此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青睐。早在1998年,公允价值就出现在债务重组等具体准则中,后因不少公司利用这一规定操纵利润,于是业界认为公允价值是操纵利润的根源,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时予以取消。此次新准则再次引入公允价值,上市公司会不会再次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新准则对公允价值运用有严格规定,减少了存在企业滥用公允价值的制度空间的可能性。公允价值的确认也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称其为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首先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被认为是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会计具有经济后果性,公允价值计量势必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上市公司年报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甚微;但通过统计在2007—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前十名的上市公司,发现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利润粉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深方大(深圳方大集团)的个案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粉饰利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是其核心内容之一。这标志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也是我国会计计量属性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突破。笔者拟在介绍公允价值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允价值推广的意义、原因及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推广、运用公允价值应采取的措施。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新会计准则,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好地作出财务决策,规避风险,获取收益。  相似文献   

12.
马辉 《活力》2012,(12):94-94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基本特征我国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甚至出现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颁发了新的会计准则,其最大的变化是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且给予了公司更大的自主权来调整其会计政策。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利润操纵,准则严格规范了运用公允价值的前提条件。文章从会计实践角度剖析公允价值的运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自1994年引入我国以来,对其一直争论不休。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更将公允价值运用的争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文章从公允价值本质属性入手,结合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质量,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更好趋同。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自1994年引入我国以来,对其一直争论不休.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更将公允价值运用的争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文章从公允价值本质属性入手,结合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影响公允价值计量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质量,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更好趋同.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已经成为会计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公允价值问题,我们从引入公允价值的必要性开始考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对财务会计模式的改进和改革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拟讨论基于历史成本缺陷而兴起的公允价值,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就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财务报告中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公允价值在我国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难题,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应用面临的难题,并基于此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蒋舟  银杏 《会计之友》2012,(20):64-66
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我国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但经过这几年的实施以后,笔者发现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很窄,效果并不理想,多数企业不愿意采用公允价值。文章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制约因素,并基于所提出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