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12月3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2015年出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明确提出包括稀土、钨及钨制品、钼等在内的8种货物执行出口许可证管理,仅凭出口合同就可申领出口许可证,而无需提供批准文件。这一规定宣告了我国自1998年以来执行了16年的出口配额管理制度正式终结。那么,此次稀土出口配额的取消是基于怎样的背景?配额取消对稀土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告别了出口配额的我国稀土企业将何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稀土现状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所必不可少的原料。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约9850万吨,其中,中国占36.5%,俄罗斯占19.3%,美国占13.2%,澳大利亚占5.5%,印度占3.1%,其他国家和地区占22.3%。  相似文献   

3.
刘洪 《中国海关》2015,(2):74-75,1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中国以全球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闹得沸沸扬扬的"稀土战",一度让中国与西方国家"剑拔弩张",并最终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此后,中国宣布实施"稀土新政",核心的内容是,执行了16年的稀土配额制正式取消。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自然是中国在WTO官司中的败诉。然而,对中国来说,其中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竞争与挑战,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中找到新的突破点,中国企业必须找到更具市场突破能力的营销策略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作为我们的邻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获得巨大成功的日本,不言而喻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对象。本文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分析日本企业的基本营销策略和技巧,以及新时期日本企业营销策略的走向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从而形成我们中国在吸收内化后独具特色的营销模式,实现成功营销。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竹梅 《中国市场》2005,(10):44-45
近年来,日本政府对日本侵华历史等问题采取了错误的态度和举动,深深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日政治关系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但是,中日双方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这种政冷经热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日双方经济具有较强的依存度.日本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国经济的拉动.  相似文献   

6.
叶檀 《商界》2010,(3):98-99
日本丰田“召回门”事件以后。中国国内企业出现了不少嘲笑日本企业的声音,但笔者认为,中国企业还不到嘲笑日本企业之时。日本丰田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并不意味着日本整个制造业都出现了产品质量问题。相反,丰田产品问题导致整个日本制造业都在反省。这种举一反三式的整个制造业的反省,应该有助于日本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日本企业文化中合理化的家族管理文化和内圣化的员工行为文化以及特有的创新文化,对我国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应走有中国特点的家族企业管理合理化之路,建设内心指向的员工行为文化和综合模式的企业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文化中合理化的家族管理文化和内圣化的员工行为文化以及特有的创新文化,对我国中小企业有很强的启示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应走有中国特点的家族企业管理合理化之路,建设内心指向的员工行为文化和综合模式的企业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场》2002,(6):55-55
<正> 当前日本企业界正掀起一股向中国转移生产的热潮。日本企业加速移师中国原因何在?专家认为,这既是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各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日本经济之所以经历10年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是公认的原因之一。战后日本实施非均衡型赶超战略,由政府制订  相似文献   

10.
正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其在低、中、高端各类产业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世界各国产业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世界稀土需求量一直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态势,而中国几乎以占全球23%的稀土储备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成为稀土贸易大国,但在交易价格上却未能获得与贸易大国相匹配的竞争优势,甚至因为交易条件和管理政策等原因频繁遭遇诉讼并败诉,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以为,中国在稀土贸易中话语权微弱  相似文献   

11.
12.
日本作为发达国家,技术和经济需求走在世界的前列,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有着一衣带水的关系,是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同时,与中国的经济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进入日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日本市场极其特殊。要想以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进入日本市场,对日本市场所依存的市场环境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限制我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环境因素,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围绕着稀土资源出口的纷争正呈现出逐渐升级的态势。心急如焚的日本一方面放出了要将中国告上世界贸易组织的狂言,另一方面鼓噪和策动着美欧等国一起向中国"发难";然而,面对着日本明火执仗的"叫板",完全掌控着稀土资源话语权的中国政府不仅态度强硬,而且收放自如,毕竟,对于自家门前稀缺资源战略布局的调整,中国并不缺乏足够的底气和胜算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及中国吸引外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察日本企业对我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中国吸引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15.
福岛核事故导致日本电力供给不足,石化能源消费量激增,其政府更加重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降耗的作用。日本核事故的爆发是由于主观上轻视安全、监管上漠视漏洞、宣传上文过饰非。重塑安全高效的能源版图,日本在缩减核电方面需要更加可行的替代方案,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上应建立明确产业激励机制,在节能手段上需更加重视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中国应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确保核电安全,谨慎发展核电;确保能源供给,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建立能源危机管理体系,提高能源危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地震: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亦很大。日本地震在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能否把握好机遇和应对好挑战,是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张锐 《中国市场》2006,(5):58-59
索尼、松下一直都是中国家电业的榜样,可这些昔日的辉煌如今已很难在日本企业身上觅到踪影和诠释。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市场商誉上,那些曾经在中国出尽风头的日本电器产品正在遭遇空前的危机拷问。  相似文献   

18.
张慧 《江苏商论》2010,(12):13-15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了"原产地形象——产品评价——购买意向"这一原产地效应研究的基本模型,抽取168个界于18~35岁年龄区间的消费者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敌意态度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其次,上述群体对日货存有明显的敌意,这一态度降低了其对日本产品的购买意向,但并不影响产品评价;第三,偏低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与(日本产品)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有较低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消费者对日本产品态度的仇日情结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Schooler在1965年提出来源国效应:产品的来源国(即国家品牌)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以及购买意愿,并被多次证明(Bilkey&Nes,1982;Hong&Wyer,1989;Li&Wyer,1994;Maheswaran,1994)。对于具体的国家品牌,来源地效细化为消费者对于这些国家品牌的憎恶情绪,本文将中国消费者对日本的憎恶情绪称为仇日情结。  相似文献   

20.
黄宪 《中国市场》2003,(7):74-75
<正> 急剧增长的中国生产力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2001年,当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不景气的时候,中国却实现了7.3%的经济增长。虽然比2000年降低了0.7个百分点,但在这十年里,却一直保持了7%~14%的强劲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