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邹亚鹏 《董事会》2015,(Z1):46-47
把所有的担保都晒在阳光下,暗箱的担保不再受到承认、“见光死”,不被法律保护,违规担保自然不攻自破违规担保是A股的一大痼疾,也一直备受公众和监管机构重视,但这些年来违规担保案件层出不穷。是监管不严所致?相关部门早就对违规担保事项高度重视,出台制度也不少。2005年,证监会、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规定对于“单笔担保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的担保;对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  相似文献   

2.
2015年以来,高达上百家的上市公司发布担保公告。而去年中报数据显示,90家上市公司的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过100%,甚至有公司该项指标高达1090%。上市公司提供合理合规的担保,原本无可厚非。但现实是,A股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过多,其中违规担保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违规担保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统计特征,并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具有保证担保偏好和连续性特征;上市公司通过担保行为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却最终被银行转嫁的对担保贷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判的职能;上市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使上市公司和银行之间同时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相互担保行为使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监管层第一次颁布的监管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政策负面影响较大,第二次颁布的政策在金融监管的配合下收效显著。本文还就如何规范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卫文省 《董事会》2015,(Z1):47-48
上市公司董事长(兼任大股东集团公司董事长)自己做主签字、加盖公司公章,最终为大股东集团公司担保借款7000万元,而上市公司聘请的财务审计机构竟然7年未发现。此笔违规担保,就应主要问责大股东和董事长本人,对于公司聘请的财务审计机构也要适当问责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也应该自律,加大自我约束担保和投资行为,倒逼法人治理,使决策更民主科学,防止上市企业违规担保而导致大量财务风险和诉讼风险的存在、甚至企业"翻船"现象的出现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2015年以来,超过百家上市公司发布担保相关事项公告。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控股公司或其他相关企业提供对外担保等日渐活跃。如2015年1月1日至19日,已有易事特、中孚实业、怡亚通、新希望等超过上市公司发布担保相关事宜公告,涉及担保金额少则一两千万,多则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主要是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申请银行综合授信提供担保,或为子公司偿还债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以及为上游  相似文献   

6.
王坤 《董事会》2015,(Z1):45-46
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屡禁不止,关键还在于有机可乘,惩处不严违规担保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那就是股市上的一个个的“系”,如德隆系、鸿仪系、卓京系、泰跃系等,这些“系”形成了一个个的“担保链”。除这些“担保链”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担保圈”,如“新疆圈”、“深圳圈”、“福建圈”、“上海圈”等。这些“系”和“圈”造就了股市上的一个个担保黑洞。这些黑洞究竟吞噬了多少银行资金,拖垮了多少上市公司,到现在都很难准确统  相似文献   

7.
江毅  丛亚平 《董事会》2005,(7):80-81
四川上市公司2004年度年报显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及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现象又重新抬头。从以往的情况看,实际状况要比年报显示出来的更为严重,对此四川已展开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8.
2012年,有44家上市公司由于申批违规、决策违规等原因受到交易所处分,涉及主板公司、中小板公司、创业板公司等。这一年,遭到交易所谴责的高管也是不计其数。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处分,确是因为公司在运作过程中有了违规的动作。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纪律处分自律监管执法机制,深交所日前公布实施中小板公开谴责标准。  相似文献   

9.
关联担保、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1998—2004年765家对外提供关联担保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关联担保程度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同时截取2004年的225个样本公司,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了非正常关联担保发生概率与股权结构、自由现金流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区信贷分配市场化程度的关系。最后,根据关联担保对象,以1998—2004年仅发生一种类型关联担保的390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类型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差异。我们发现,①关联担保程度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关联担保程度越大,对企业的价值侵害程度越高。②企业财务杠杆和自由现金流量水平越高,发生非正常关联担保的相对概率越大,而最终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所在地区信贷分配的市场化指数越大,发生非正常关联担保的相对概率则越小。③不同类型的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提供关联担保对企业价值的损害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何志聪 《董事会》2014,(4):31-31
正是否可以变换监管思路,将违规成本的聚焦由外至内,变外部惩罚为内部自律呢?这一转换的核心思想首先是须将管理层的利益捆绑进来,其次捆绑的必须是长期利益年报是评判上市公司优劣的重要依据,也是帮助投资者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窗口,短期内它对股价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1.
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财务报告并对外公开发布,是上市公司的责任和义务。2019年康美药业的财务造假行为,因其金额重大、性质严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几年来,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现象的监管,但是有些上市公司依然顶风作案,我国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状况屡禁不止。本文以2016-2018年证监会披露的典型会计信息违规披露公司为例,论述会计信息违规披露的原因、方式、危害以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监管控股股东滥用股权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滥用股权监管的方式可分为两种 :首先 ,来自上市公司内的监管 ,即中小股东利用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等上市公司内部机构对大股东的滥用股权行为提出异议甚至是民事诉讼而予以反对。其次 ,来自上市公司外的监管 ,即证券监督机构包括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媒体等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滥用股权予以曝光监管。本部分的分析表明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政府的立场、监督水平等原因 ,我国对上市公司大股东滥用股权的监管供给严重不足。一、公司内部监管博弈分析1.小股东监管控股股东的基本模型假设一家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共有 n家…  相似文献   

13.
《冶金财会》2011,(12):43-44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担保业务管理,防范担保业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本指引。第二条本指引所称担保,是指企业作为担保人按照公平、自愿、互利的原则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协议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推行工程担保制度,规范业主支付行为 一般来说,工程担保的形式包括投标担保,履约担保、支付担保、付款担保、预付款担保、保修担保等。总的来说就是工程承包担保和业主责任担保,工程担保机制是适应建设市场的运行规律而产生的,发达国家几乎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机制。我国的工程担保制度早在1996年就已经提出,随着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深入和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力度的加大,  相似文献   

15.
饶育蕾  徐莎 《董事会》2013,(5):83-87
撤回比例高的广东、山东、湖南等区域也是已上市公司违规处罚的高发地区,从2010年以来各省上市公司受到中国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对上市公司进行的罚款、出具警示等处罚看,湖北、山东、湖南、广东、四川也属于违规高发地区,违规公司比例超过6%。广西地区的违规上市公司占比更高达20%,也因此被列为最需要重点监管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2009,(2):16-16
江苏琼花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002)2008年12月26日公告,实际控制人于在青辞去蕈事长职务,仍担任董事。辞职原因是:“因其本人利用本公司及威亨公司公章,以本公司及威亨公司名义违规对外担保”。12月29日,琼花成中小板第二只被ST的股票。公司12月30日公告称,接受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立案调查。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广东通宇通讯公司和湖南金大地公司均因内控混乱IPO上会被否,安阳钢铁掺假门、贤成矿业违规担保案均因内控不善而爆出丑闻,浩丰创源内控制度甚至严重违规……必须承认,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内控水平仍然是非常低的。上证所也发出警示:内控信息的披露质量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如冗余信息过多、内控缺陷标准不明、披露不足等问题,内控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8.
现有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概念的界定,更多地是站在审计和会计监督的立场考虑如何理解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而较少将组织管理和人的行为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本文基于组织管理和人的行为视角,以担保集团企业风险防控为重点,针对担保集团现阶段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5种内控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杨芳 《董事会》2020,(3):66-66
国内的监管政策已经很多,也相对完善,未来的重点应该放在执行和细化上。在向着注册制行进的路上,我们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守规矩的上市公司操盘者和理性的投资人,要让这些制度落地,持续的教育和监督才是最重要的《证券法》去年12月修改;证监会2020年系统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要以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为重点。关键少数这个词,自2015年"两会"期间习总书记提出之后,成了各行各业监管部门的热门话题。对上市公司而言,关键少数就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核心是实控人。危害上市公司最大的,是实控人把上市公司当提款机,掏空上市公司资产,而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担保是按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为确定合理履行 ,保障债权人利益实现的法律措施。企业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 ,如果被担保单位不能在债务到期时偿还债务 ,则企业需要履行偿还债务的连带责任 ,因此债务担保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或有负债。为防范这种潜在风险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企业提供担保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一、对外担保要注意风险 ,坚持权责对等原则《担保法》第六条规定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 ,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和承担责任的行为。第 12条规定 :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 ,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