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菲 《会计师》2019,(22):53-54
IPO是企业改善财政状况、增强股权流通性、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企业IPO的过程中,因为出资问题而未通过审核的情况屡屡发生。本文从延迟出资、资产评估、形式不规范、出资资产所有权、抽逃出资五个方面探讨IPO企业出资审计的重点,降低和防控审计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我国的审计模式滞后的现状,从风险的一般特征到审计风险的具体特征;从审计风险的成因透析出我国审计模式的制约因素及未来趋势,提出了规范审计市场,转变审计理念,加强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4.
一、风险导向审计及兴起的原因。(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量化风险水平,据此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有效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珍 《金卡工程》2009,13(4):205-205
本文首先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进而阐述了它的实施程序和优点,从与其他审计模式的对比介绍中,论证了风向导向审计会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6.
王岚  闪辉 《投资与合作》2011,(12):107-107
随着企业财务欺诈案的不断出现,21世纪初期确立了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的主要目标也转变为降低风险,本文主要从风险评估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践应用的角度归纳,整理了风险评估在审计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的应用程序,明确了风险评估在财务审计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7.
风险基础审计也称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审计模式的最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上许多大的会计公司和企业内审组织纷纷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一审计模式,以缓解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审计资源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8.
运用风险导向审计降低央行内部审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和  周洁  高睿  季家友 《上海金融》2004,(12):50-53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传统审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审计理念和方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而且还可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在央行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将可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促进央行内控建设,并有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杨剑锋 《武汉金融》2002,(10):52-53
随着内部作案频率日趋增高,涉及金额日趋巨大,作案手段日趋隐蔽,内部审计任务变得日趋艰巨和复杂,面临的内部审计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讲求审计效率的同时,尽量避免内部审计风险,已成为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审计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产生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着手,试图探讨避免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央行内审借鉴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导向型审计在独立审计中广泛应用审计思想。风险导向型审计有效地应用于当前人民银行的内部审计,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1.
我的名字叫“审计风险”,英文名叫Audit Risk,朋友对我昵称AR。我的产生并非偶然。当注册会计师(CPA)的慧眼识破不了被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误或漏报时,就有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于是我就出现了。有的CPA职业道德败坏,为获得较高报酬而造假,这时我的身价会升高。 我的内部结构很简单,由固有风险 (Inherent Risk)、控制风险(Control Risk)和检查风险(Detection Risk)三部分组成,人们习惯称它们为IR、CR和DR。IR和CR源于被审单位,不易改变,CPA往往对其无能为力,善良的CPA只能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实质性测试上,以便将DR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任红梅  马雪梅 《中国金融》2002,(1):31-31,38
内审监督作为人民银行内部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整的综合性、高层次的再监督手段,是保证中央银行有效运行的基础。内审部门成立两年多来,在强化金融监管,加强内部管理,防洪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内审工作的深入开展,内审部门所承担的任务明显增加,所涉及的工作更加广泛,相应地,审计风险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是摆在内审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黄雅玲 《时代金融》2014,(12):158-159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运而生。在我国,只有提高广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水准,增强其识别、控制审计风险的能力,才能提升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水平,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主要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及在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其运用的必要性,并阐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推广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高压监管下,发现了一些上市公司有财务欺诈行为,并对上市公司和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给予了严厉的处罚,致使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极大风险.因此,如何识别审计风险并做好防范措施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根本利益.论文首先从审计风险的定义切入,并分析了其成因,接着对如何识别审计风险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提出防范措施,希望对会计师事务所防范审计风险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18.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防范高校内部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是指在反映高校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内部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时,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拟定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防范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蔡巧萍 《新理财》2006,(2):18-19
为放宽出资方式,同时避免增加过多的交易风险,新公司法采取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办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浅谈离任审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任审计风险是指由于审计人员本身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离任审计结论不实,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工作做出不恰当评价的风险.由于审计结论的不实和对被审计对象评价的不恰当,可能带来以下几方面的负面影响:1.导致用人不当.2.伤害好干部的积极性,姑息偷懒渎职,纵容违法犯罪.3.影响审计部门的信誉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