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优先股的定义,比较了优先股与普通股、债券的区别,考虑到优先股权利设置的灵活性,分析了优先股的类型.优先股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工具,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并实现了在保持控股权的同时进行股权融资.根据国外公司发行优先股的实践,提出我国建立优先股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34):195-198
优先股是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优先股的概念及特征、优先股融资相对其他融资方式的优势以及国内外优先股的发展进程出发,主要研究了当前我国哪些行业比较适合发行优先股、优先股融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由于我国有关优先股的制度建立健全较晚,发行优先股会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一定风险,会给企业的管理层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因此,企业进行优先股融资时应当通盘考虑,使其利益最大,弊端最小。对此,国家应当健全有关优先股监管制度的法律法规,鼓励相关专家学者加大对优先股的理论研究、适度提高优先股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权,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大对财务状况的监管,保持良好的现金流情况。  相似文献   

3.
沈芳 《中国市场》2014,(26):118-119
随着中国股市改革的深入进行,为缓解银行弥补一级核心资本压力、国企改革、养老金缺口诸多问题,优先股改革被提上日程。优先股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随着优先股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资本市场将更加完善、健康。  相似文献   

4.
王朝阳  张大鹏 《商》2014,(1):187-187
优先股作为境外市场上成熟的证券品种,在我国也有很强的现实需求,随着近期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开展,市场对优先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优先股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对海外成熟市场优先股发展情况的分析,探讨中国优先股发行的特点并对优先股制度的实施对中国企业、投资者和证券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5.
《商》2015,(4)
2014年3月21日《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97号公布并正式实施。此前,优先股在我国长时间处于零法律规定的状态,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希望能够在介绍优先股制度资本内容以及优先股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落实到我国的优先股试点方案,对该试点方案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我国优先股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商》2015,(36)
随着201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公布《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优先股正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新兴金融工具。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优先股发行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优先股发行将给企业资本结构带来积极影响,特别是银行业发行优先股能够提高资本充足率,减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债务负担、扶持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优先股发行和存续期间也存在潜在的监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本文从优先股发行对银行业的影响出发,分析国内现有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关注点和易引发的风险问题,提出初步探讨性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十九世纪的优先股曾为英国铁路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一百余年来的发展使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在资本市场中引入优先股,不仅可以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观念,更可以用于企业并购从而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分析了相较于其他投资者,优先股股东更可能面临侵害的原因;并基于目前的法律规范,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优先股股东的基本权利,但同时也宜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兼顾发行公司的利益,方能确保优先股市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艺 《消费导刊》2013,(9):52-52,54
优先股是国际通行的股份种类,在投融资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西方,尤其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优先股已经作为筹赍的一种普遍融资工具,被广泛运用多年,成为多元化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优先股很少为人所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对中国资本市场,引进优先股制度显得更加紧迫。目前,证监会正在积极推进相关研究工作,条件成熟时将会尽快推出优先股制度。本文探讨优先股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应用,以加拿大优先股制度为切入点,希望对中国实施优先股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公布实施,优先股在我国正式确立并进入实践阶段。尽管我国的优先股制度设计较之发达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该制度的实施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具有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特殊的证券形式,优先股兼具股票与债券的特点,是企业传统融资工具之外的补充,发行优先股可作为解决我国企业目前融资困难的一种创新方式。本文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优先股合约及优先股、债券、普通股三类证券的主要特征,阐释了优先股的性质;在分析国内外优先股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发行优先股融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就优先股的发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优先股作为一种同时具有债券和普通股特点的"杂交证券",与债券和普通股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优先股试点运行实践出发,围绕优先股如何定价这一问题,通过了解当前我国优先股定价的政策并结合国外已有的一些定价理念,运用资产定价的模型和现金流贴现模型对我国优先股的定价问题进行简单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股票市场诞生已经有20多年,目前股票市场上发行的全部都是普通股,优先股作为另外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在发达市场上早已趋于成熟,在我国却一直都没有得到使用,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优先股有在我国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必要,可以预见,优先股的推行将对我国的股票市场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骁  孙健云 《商业科技》2014,(32):282-282
优先股相对于普通股票,在利润分红与财产的分配权上具有优先性。优先股的发行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既有促进之处,也有不良影响。本文试对我国企业发行优先股的利弊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4):74-75
2014年3月21日,证监会发布了《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符合要求的企业可以通过优先股的发行来筹措资金。试点开始后,各商业银行表现活跃。在公布优先股预案的9家企业里,商业银行占据6席。本文在整理了优先股在我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热衷发行优先股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军帅 《商》2014,(41):153-153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的发布,引起我国优先股发行的热潮,在众多企业竞相发行优先股时,优先股的优点和缺点也被人们了解,其优点在于稳定收益高,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经常性不分红。由于优先股有限表决权的特性,其权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如何保护优先股股东的权益是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共益权在优先股领域的适用,以期找出保护优先股股东权益的新途径,从而加强对优先股股东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王凯 《商》2014,(32):165-165
我国在2013年开始允许公司发行优先股,优先股表决权问题也开始成为重要问题。优先股是股票发展中重要的股票类型。其出现对股东表决权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意图从优先股的发展入手,对优先股表决权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状况进行阐述,从而对优先股表决权特别是恢复性表决权的重要性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17.
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政策的颁布,满足条件的企业相继公布了发行优先股的预案。但是,发行优先股筹资存在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既来自于企业方面,也来自于政策法规。为此,分析了优先股筹资方式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8 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此后,美国产生了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优先股融资。 目前我国对优先股的研究主要是对优先股制度的建议,对优先股案例的研究仅限于少数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或商业银行。 优先股融资还没有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优先选择。 文章对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的动机和效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上市公司优先股融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孟凡霞 《商》2014,(11):9-9
伴随着《关于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补充一级资本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发布,银行向着发行优先股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银行成为优先股发行的急先锋,这是在市场预料之中的。目前市场还是把优先股的发行当做利好对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行额度太大,就难免会让市场感觉到资金面的压力,届时优先股就有“多翻空”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优先股是特别管理股的一种,既有股本权益特点,也有债权稳定收益的特点,优先股有稳定的收益率,对剩余财产分配优先请求权,通常没有表决权。优先股是重要的投融项工具,可以对公司股权进行优化,是公司重要的股权管理工具,用来平衡公司、股东、债权人之间权利平衡,也可以作为并购时重要的收购手段,但在我国发展还是受限制,要响应国务院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要积极推动优先股,做好优先股制度设计,明确优先股权利和义务、优化公司治理设计,平衡股东权责、加强契约意识,规范章程治理、加强普通股股东及董事会信义意识,防止道德风险、加强对优先股回购条款设计,减少与普通股的利益冲突、要加强信息对称管理,加强优先股东的知情权等方面加强。真正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和法人治理上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