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目的/意义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非洲猪瘟疫情事件的叠加效应影响,进入2019年,四川省生猪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此背景下,对生猪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厘清上下游价格的传导机制对稳定生猪市场价格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2015—2019年的四川省生猪、豆粕、仔猪价格以及滞后16周生猪价格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探究互动关系。结果/结论短期内相关影响会对四川省生猪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冲击,但长期内随着相关因素冲击力的减弱,生猪市场价格恢复稳定。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采取加强政府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积极开拓生猪原料市场、加快进口替代生产、改善现有生猪补贴时机和对象、加快推出生猪期货和生猪价格保险等措施来稳定生猪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价格保险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不少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和试验这类保险产品,以适应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需要.但是业内对这类产品的性质、特点、适用、精算、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并不是都非常清楚.本文对农产品价格保险的几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做了粗浅探讨,以期引起大家的进一步讨论,保证农产品价格保险的试验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3.
"保险+期货"模式是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重要创新产品,融合了保险和期货的优势,实现了多方共赢.自2015年农产品"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开展及推广以来,国内有许多成功的项目案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保险+期货"模式有效保障了农户的收益,提升了农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分散了价格风险,对改善我国农险市场的供需、完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体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是全国蔬菜大省,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增收作用突出。根据安徽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蔬菜价格波动情况等提出蔬菜价格险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保险体系的介入应如何正确引导蔬菜均衡种植,以此稳定菜价,保障供给。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全国首个服务专业生产、供应销售和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保险互助社试点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保险互助社的特征、作用、优势,指正了试点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保险互助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和农业保险的准公共性使得政府成为农业保险的直接提供者,其具有的政策性属性却也面临着经营模式的困境。体制机制占优的合作制经营模式成了当前农业保险试点的一个突破口,文章通过构造市场主体的期望收益矩阵和博弈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作制经营模式表现出了相对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山东省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山东省农业保险开展的历史情况,以及目前的农业保险试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探讨符合山东省省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2年,江西省选择在6个设区市开展农村住房保险试点.为深入了解试点情况,扬长避短,更好地把这一保险安排发展下去,省政府有关部门于2015年1月中旬组成了专题调研小组对部分县市进行了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农房保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找到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猪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猪肉价格也成了人们热议的主要话题,易涨易跌猪肉价格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猪肉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因素:生猪养殖散户锐减造成供应结构失衡;生猪养殖方式的改变造成成本提高;政府扶持不当加剧价格波动;猪肉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稳定的对策:完善猪肉储备制度;构建猪肉信息平台;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转变政府扶持模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的猪肉价格持续经历剧烈波动,猪贱伤农、猪贵伤民现象交替发生.2007年以来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缓解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本文以2009年的猪肉价格"v"走势为例,结合猪肉和生猪价格变动的原因和生猪生产的特点,提出了调控政策分析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就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中产生的五种农业保险模式而言,青海省不能简单采用某种模式,需结合青海省农牧业区域发展状况,建立政府引导结合型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2.
考虑再保险要素的保险商品均衡价格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现实的保险经营中,人们对再保险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进而在保险产品定价时仅仅考虑到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并没有充分考虑保险市场中再保险要素等垂直经济关系对保险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此,基于对再保险要素市场价格形成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再保险的供给量同样取决于再保险公司中的资本实力;再保险市场供求的特殊性使得保险商品价格的形成更为复杂;再保险要素市场竞争状况和保险产品市场竞争状况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保险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8月起,我国保险业相继在江西、河南、四川、甘肃等九个省启动了农村小额保险的试点,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筹划准备,小额保险在我国正式问世了.小额保险作为一种主要为农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的简易保险,正在迅速发展以满足我国农村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笔者将就其现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促使小额保险真正为贫困百姓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暴露出我国生猪产业的诸多缺陷。国家发改委产业所课题组选择重庆市巴南区生猪生产区进行了调研,在深入分析生猪养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有效抵御农业风险、稳定农业生产的惠农政策.自从2007年7月陕西省在泾阳县试点开办奶牛保险以来,咸阳市通过政策创新,加大投入力度,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很快,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3年起我国开始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经营.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着有效供需不足、政府支持乏力、巨灾风险累积等突出矛盾与问题.在当前农民收入较低和国家财力支持有限的约束下,作为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客观上需要政府支持.同时由于农业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建立商业保险公司与保险合作社经营原保险、国家经营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化三个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作为政策性保险的补充,实现农业保险自身稳定经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手段,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农村保险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外部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已经进入试点阶段.本文首先对国外的农村小额保险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对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虽然“一元店”与小额保险是两种不同的构件,但它们在各个层面上都有相似的地方其目标客户同是低收入人群。小额保险本身不是一种高深的东西,本质上也是一种价格相对低廉的保险产品。在我国仍处于试点阶段的小额保险可以从“一元店”全球迅猛发展的经历中,在经营管理的产品设计、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于非价格保护,WTO有关协议提供了"绿箱政策",允许各国采用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如农业保险保护农业.因此发展农业保险,是在WTO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也是可行的政策之一.我国农业保险处于困境保险公司不愿意经营,农业保险也远未成为农民的有效需求和普遍选择.基于此种现状,我国农业保险的现实选择是根据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利用多种行政和经济手段吸引农民投保;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农业保险的利益诱导机制,吸引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实施财政支持型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的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20.
蒙古国正在试点的牲畜保险是以一个县牲畜平均死亡率为参数的指数保险,它能克服传统牲畜保险的主要缺陷。而且,这种保险更多地引入了市场力量,减少了政府的干预和财政压力,并有效地融合了牧户自保、市场保险和社会保险,对牲畜保险乃至农业保险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